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熱議“減負”問題,社會各界給學生“減負”的呼聲更是不絕于耳,一浪高過一浪。
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學生負擔的輕重,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決定的。因此,要減輕學生負擔,必須關注并切實減輕教師負擔。很多教師每天看似只上幾節課,其實,備課、批改作業、制作課件、撰寫論文、教研進修、管理學生、處置突發事件等,要耗去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更讓教師疲于應付的是,校內外形形色色的各種考核、達標、檢查、驗收、評比,等等。部分教師負擔過重,除了可能會將這種壓力轉嫁到學生身上,還可能會讓教師產生職業倦怠。
為教師徹底減負,一方面必須減少流于形式、重復性的和其他不必要的評估檢查,減少無關的會議、無實質意義的考核達標,減少教師非教育教學活動,讓他們能夠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另一方面必須下力氣提高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使教師負擔過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素質不高,管理能力不強,水平有限,在對學校和教師管理上缺乏整體意識和統籌思維,無形中給教師增加了很多負擔。
還有一些學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對于來自外界對學校和教師的諸多莫名其妙的負擔,一味遷就迎合,沒有說“不”的勇氣,沒有讓相應的干擾得以消解的智慧,更沒有對教師的關愛和呵護、對教育形象與尊嚴的捍衛和保護的情懷。
當每一個教育管理機構和管理者,都能敬重每一個教師,那“教師減負”就能在以人為本、以心換心的良好氛圍中漸次達成。
一些地方和學校對“分數”和“升學率”的片面追求導致教師拖堂、補課、占用一切可以占用的時間、超量布置作業等,這既使學生原本繁重的負擔“雪上加霜”,也讓教師的負擔日益加重。因此,要切實轉變教育政績觀和教育質量關,通過推進中高考制度改革,突破建立多元評價體系的阻力,切實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以徹底扭轉唯分數和唯升學率的束縛。
當然,在“減負”的同時關注中小學教師負擔,還應該關注他們的權益保護問題。比如,不少家長關注的“三點半難題”,在接送孩子上給家長帶來了煩惱。很多聲音傾向于推行“彈性離校”,也就是學生在放學后可繼續留校,學校免費提供“托管”服務,讓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各種社團活動、輔導補習,這不僅能夠讓家長放心、省心,還能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值得點贊。但必須考慮到的是,如此一來,老師們在滿負荷工作的同時,又要額外增加工作量和負擔。如果讓老師們無私奉獻,一天兩天、一月兩月還可以,但是長久下去,則應建立一種補償和激勵機制,不僅給予其經濟上的補助,還可以在評優評職、專業發展上給予支持傾斜,這樣就能夠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只有教師的負擔和權益得到了充分關注,他們才能收獲職業幸福感,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如此也才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