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特別報道
【開欄的話】
為深入推進學前教育改革發展,2015年,教育部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選擇部分地區開展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經驗,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實驗區目標是:按照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總體要求,落實地方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主體責任,健全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結合本地實際,重點圍繞提高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條件保障和推進體制機制建設開展先行試點,建立促進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同時,明確了9大試點任務。2月,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經專家評審,教育部確定了36個地區為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為探訪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試點任務新進展,本報今起開設“走進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特別報道”欄目,對改革力度大的有益探索進行報道,以供借鑒。
番禺區試點任務:
●建立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財政投入保障機制
●規范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監管
●健全學前教育教研制度
王朗培小朋友轉回了家門口的欖塘幼兒園,因為這所幼兒園已從辦學條件薄弱園“華麗轉身”為百姓點贊的優質公辦園。
近年來,廣州市番禺區通過做大增量,轉化存量,啃下了“入園難、入園貴”的硬骨頭。如今,許多像欖塘幼兒園一樣的薄弱園均變成了低收費、高質量的優質園。此外,該區還在科研引領、打造品牌、幫扶帶動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學前教育質量“上臺階”;在師資建設方面,給教師漲工資、精準培訓,讓幼兒教師留得住、教得好。
2月,番禺區被確定為國家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打造了快速城市化地區推動學前教育公益普惠、規范優質發展的“廣州樣本”,真正讓學前教育從“痛點”變“紅利”。
學前“協奏曲”讓家門口就有普惠園
女兒陸曉橈端上的一盤炒雞蛋,讓番禺區沙頭街南雙玉村村民崔淑群流下了幸福的眼淚:“入讀南雙玉幼兒園一年多,孩子會主動做家務了,才藝也有不少。”曾經的南雙玉幼兒園被附近百姓稱為危房中的“爛園”,村民大多把孩子送到鄰村民辦園上學,開車要10分鐘左右。
在番禺區教育局的協調下,南雙玉村收回場地,區、鎮、村投入近800萬元,建設一棟3層教學樓,配齊玩具等設施,使得本村幼兒紛紛轉回。
番禺區教育局調研員李珈介紹,為動員村集體將幼兒園從對外承包轉為自辦,該區黨政群齊抓共管,制定指導、支持方案,在“樣板基地”開現場會示范引領。由于各村集體、鎮街履職得力,石?、石壁、新造、化龍等鎮街普惠性幼兒園規范化達標率均達100%。
番禺區教育、規劃、國土等部門共奏“交響曲”,努力做大增量,高規格、高標準規劃布局學位,每千人幼兒園學位數從35提至50。
為盤活存量,番禺區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小區配套教育設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辦牽頭,教育、規劃等部門緊密聯動,落實“一事一案”,將小區配套園轉為公辦園或普惠性民辦園。近3年,該區接收開辦普惠性民辦園11所。
番禺區還鼓勵民辦園轉為普惠園,按照區一級及以下1000元、市一級1300元、省一級1600元分級別設定每月保教費標準,允許民辦園通過完善條件、提高質量核定收費。對社會力量租賃國有園舍辦園,一次性投資300萬元、500萬元以上的,分別連續3年、5年減半收取國有資產租用費。
“近3年新增普惠園69所,公益普惠成學前教育‘主旋律’。”番禺區政協副主席、教育局局長馮潤勝說,該區現有幼兒園318所,其中普惠園261所,占比82.1%。全區70%以上的幼兒園月收費在最低限價1000元以內,真正實現了“政府促普惠,群眾得實惠,幼兒添智慧”。
科研引領讓孩子都能“入好園”
教師潘適華向3瓶水中加入吸水樹脂,往孩子們頭上潑,躲到遠處的孩子們驚奇地發現水“凝固了”。這是番禺區直屬機關幼兒園科技魔術秀上的精彩一幕。當天,學前第一學區20多所幼兒園的科學教師前來該園“拜師學藝”。
“發揮示范園龍頭帶動作用,開展‘大學區教研’是我們的有益探索。”李珈介紹說,番禺區按照城鄉區域及質量層次,劃分7個學前教育責任區,自起,每年投入600萬元,開展教研共同體建設,探索區域保教制度樣本、園本教研模式和質量監測體系。
為引來“源頭活水”推動學前教育質量“揚帆破浪”,近兩年,番禺區引進北師大等高校頂尖團隊指導課題研究。同時建立完善“行政發起推動?園所內驅發展?專家引領示范”實驗研究機制,提升幼兒園課程建構能力。至今,番禺區每年安排600萬元開展課程建設,打造20所品牌名園。
“優質園如同星火,通過輻射帶動形成燎原之勢,對提升薄弱園辦學質量有積極影響。”番禺區教育局職成幼民辦教育科教研員韓秀云介紹說,該區積極探索“名園辦分園、強園扶弱園”,通過捆綁考核,促進優質資源輸出。
番禺區機關園保教主任梁曉英剛到欖塘幼兒園幫扶時,發現該園教學方式單一,孩子畫的鳥都朝一個方向飛。通過“一周教師互派學習與指導”等“七個一”措施開展幫扶,如今欖塘幼兒園日常課程從認字識數轉變為活動游戲。
此外,為了有效杜絕“小學化”,番禺區每年開展幼兒園保教質量分級量化考核,運用80多個考核細項進行綜合評價。并且,發揮資金杠桿作用,按照規范化、區一級、市一級、省一級四個等級,每年分別給予1420?2140元的生均經費補助,促民辦園提高質量。
“近三年,我區優質園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馮潤勝說,番禺區規范化以上等級幼兒園從216所增至304所,占比95.6%。
強師工程培養幼兒成長“引路人”
原來,欖塘幼兒園每學期近半教師離職。轉為公辦園后,三年半只有兩位教師離職。在該園教師陳木蘭看來,工資待遇的提升是教師們留下來的關鍵。原來她月收入約1600元,而現在增至4500元。
自起,番禺區屬公辦園非在編教師年收入提高至8.2萬元,鎮街中心園參照執行。集體辦園和民辦園增加從教津貼項目,教師每年補貼最高2.04萬元。普惠性民辦園參照廣州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落實教師待遇,省、市一級園不低于2.5倍,其他園不低于1.8倍。目前,該區公辦園、民辦園教師人均年收入分別為62520元、58716元,比分別增長44.1%、63.6%。
番禺區還用經濟杠桿提升幼兒教師學歷合格率與持證率。2015年起,凡區內幼兒教師取得資格證,一次性獎勵500元;取得大專等學歷,分三年返還學費。李珈給出了一組數據,番禺區現有幼教專任教師6167人,學歷合格率達100%。近三年參加大專以上學歷進修1800多人次,通過培訓取得上崗證800多人次。目前,取得資格證5125人,占比83.1%;大專以上學歷4740人,占比76.9%。
為解決幼教工作者不同職業發展階段“痛點”,番禺區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經費,開展分級分類培訓,100%涵蓋園長、教師、保育后勤人員和幼兒園舉辦者。
“我區在培訓幼教師資時,注重將‘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李珈介紹說,近年來,番禺區組織骨干園長教師到臺灣、安吉等地學習、“取經”,邀請高校學前教育專家來開展園本教研和質量監測等課題研究和骨干培訓。
南村鎮萬科紅郡幼兒園教師方靜凡嘗到了“請進來”培訓的甜頭。“原來孩子們不會調節氣息,唱歌時就大聲喊,我自己會唱,卻不知如何教。”她說,后來自己在星海音樂學院教師劉嫣嫣的指導下,教孩子們掌握了發聲技巧,還帶他們奪得了省賽金獎。(本報記者 劉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