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有什么樣的校長就會有什么樣的學校,就有什么樣的教師和學生”?梢哉f,校長的教育理念是一所學校的靈魂。
為展現河北省各學校的教育要旨和辦學特色,人民網河北頻道推出“對話校長”系列訪談,通過對話校長,分享校長們精彩獨到的辦學經驗和教育理念。
在石家莊市第二中學,邵喜珍校長給教師的印象是平時笑容燦爛,工作一絲不茍。自1997年成為石家莊二中校長以來,她在校長的位置一干就是20年!皬奈磳處熯@個職業感到厭倦,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年我對教育都有新的領悟和感受!鄙巯舱溥呅呎f。
“學生好,一切都好”
“學生好,一切都好。”邵喜珍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學校的各方面工作也都圍繞這句話開展。在她看來,“學生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
“‘學生好’的指標,不僅包括關注學生身體、學業、人際關系等的‘寬度’,關注思想品德、胸懷志向的‘高度’,還包括關注學生現在與未來的‘長度’。學生好了,生命就有尊嚴,家庭就有希望,學校就有發展,國家就能富強,社會就能進步!鄙巯舱溥@樣解釋對“學生好”的理解。
“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水平需要通過學生的‘好’來衡量,需要通過追求學生的‘好’來引領!鄙巯舱湔J為,學校不能只滿足于高考成績和奧賽金牌,更不能一味追求一流的硬件設施,而應該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有利于‘學生好’的事情,堅定執行;反之,堅決不做!
據介紹,為了實現“學生好”的目標,石家莊二中建構了“科學與人文融合、基礎與特色并舉”的多維校本課程,并融合到學生社團之中,為學生搭建個性化發展平臺。同時,學校也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下功夫,讓學校成為教師發展的舞臺、學生成長的樂園。
“學生好,一切都好”也體現在了學校成績上。,該校高考本一上線率99.2%、985、211高校上線率95.1%;理科全校平均分630.47分,文科全校平均分605.29分,位列全省第一。
圖為石家莊二中校長邵喜珍接受人民網河北頻道專訪。王雅潔 攝
“校長應當為班容量超標問題負責”
與歐美一些學校實行小班教學、一個班只有十幾人不同,國內很多學校的班容量存在超標問題,動輒六七十人,甚至還出現了“百人班”。超額的班容量不僅加重了老師的負擔,也給學生成長帶來了不少隱患。
邵喜珍看來,由于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發展程度不同等原因,國內學校與歐美學校在班容量上存在差別是正常的,但是班容量不能盲目擴大,應當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進行設置。邵喜珍說:“河北省要求高中階段班容量不超過56人,學校也將班容量控制在50人左右,以此保證日常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協調均衡發展!
“一個科學的班級首先應當保持科學的班容量,校長應當為此負責!鄙巯舱浣忉,如果一個班級學生人數超標,一方面教師日常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后輔導等工作量龐大,容易出現“一刀切”教育,因材施教的難度增加;另一方面,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不易及時發現,也會對孩子的成長留下隱患。
“教育是個長遠活兒”
針對當前教育突顯出的短視功利弊端,邵喜珍表示,教育是愛心活兒、良心活兒、長遠活兒、神圣活兒,教育更是急不得也慢不得的活兒。
“教育是生命對生命的啟迪與點燃,而不是一種人生觀對另種人生觀的戰勝與占領。教育的核心不在于單一地給孩子灌輸知識,而在于能夠支持孩子、幫助孩子,讓孩子自然發展,在收獲學識的同時陶冶情懷、提升氣質、樹立志向、培育特長,而這個過程注定漫長。只為成績忽視成長,只為眼前無視未來,這不是理想的教育。”邵喜珍說。
在邵喜珍眼中,這些十幾歲的中學生們,正值人生的大好年華,他們的未來發展有無限的可能性。學校不僅要對孩子們的當下負責,也要對孩子們的未來負責!澳_踏實地辦教育,真真切切促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成長的過程!鄙巯舱湔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