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兩會限行怎么規定,北京兩會限行時間和單雙號規定
如何緩解交通擁堵?何時征收擁堵費?公共交通是否延伸到“最后1公里”?針對這些北京未來交通發展的熱點問題,“十三五”規劃中是怎樣闡述的,本報記者為您進行詳盡解讀。
□小客車總量控制
要點1
堅持小客車總量控制,嚴格機動車調控。以更大力度、更有效的措施調控交通需求、改善交通服務,讓市民更多綠色出行。
>>解讀
新能源車指標“先到先得”
公開數據顯示,從2001年至2010年間,北京機動車保有量從169.8萬增長到480.9萬,其中2009年就增加了將近80萬輛。為控制機動車新增數量,北京市自2011年起實施搖號政策,機動車保有量增加放緩。
2013年9月,《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中提出實行機動車總量控制,在2017年底將全市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600萬輛內。十三五規劃中提到,繼續實施總量控制,交通專家認為,這也意味著北京市購車搖號政策將繼續實施,以確保總量控制的原則得以落實。
根據目前小客車指標分配情況,無論是普通小客車還是純電動車都設定了一定的增長量,為落實國務院相應精神,純電動小客車實行不限行、不限購舉措。今年,普通小客車指標由去年的12萬降至9萬,純電動車指標從3萬增加至6萬。另外,純電動車不再實行搖號的限購措施,6萬指標“先到先得”,超出部分按申請時間明年優先配置。
要點2
研究完善機動車限行政策。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多種措施,降低全社會用車強度。
>>解讀
嘗試供暖季單雙號限行
自2007年奧運會測試賽時期,北京開始實施單雙號限行,此后衍生為目前的尾號限行。去年年底,北京市交通委緩堵處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北京可能要在目前5日限行的基礎上實行更嚴格的限行措施。日前,北京市交通委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冬季供暖季單雙號限行。
著名交通專家徐康明認為,北京可以研究實行特定時間段或者特定范圍的單雙號限行。近幾年,北京遇到重大國事以及重污染天氣時,曾多次嘗試單雙號限行,并且疏堵和減輕重污染程度效果明顯,這就是特定時間段的限行舉措。
徐康明提到,考慮冬季供暖時期污染頻現,北京也可以嘗試供暖季單雙號限行。這也是特定時間段的限行,只是之前是三四天而現在持續三四個月,其出發點和目的是相同的。不過,持續性的單雙號限行措施與尾號限行措施一樣,也是一種臨時性舉措,并非正式法律文件,需要市人大進行臨時授權。
另外,除了特定時間段限行,北京市也可以對特定區域實行單雙號限行,比如五環內,或者一些重要商業區周邊,這種限行主要從緩解交通擁堵的角度考慮,同時也能對大氣污染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要點3
推動實現區域高速公路主線和匝道收費站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全面覆蓋,推進標準廂式貨車使用ETC,開展汽車電子標識試點工程,提高車輛通行便利。
>>解讀
將有望推行電子車牌
去年年底,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今年有關擁堵收費的試點將有新政策出臺。不過,只是啟動試點研究,至于如何收取,具體范圍還要繼續探討。
市政協委員、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朱良認為,推行電子車牌(汽車電子標識)可以使限行更加精準化,同時為收交通擁堵費提供技術條件。他透露,有關部門已經在起草相關的國家標準。
據悉,2010年12月北京市宣布出臺28條緩堵措施時首次提到,研究制定重點擁堵路段或區域交通擁堵收費方案,擇機實施。2013年9月,《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發布,征收交通擁堵費作為提高用車成本、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的公共政策再次被提及。
要點4
推動停車等交通領域立法,研究按區域分類供給公共停車位,實行公共停車位差別化、累進加價收費,實現“動靜結合、以靜制動”。大力整治停車秩序。
>>解讀
分區域差別化收停車費
老舊小區停車難、停車亂收費、停車場經營權層層轉包經營不規范,近幾年,北京市的停車問題一直備受關注。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去年市人大已經多次進行立法調研,但最終進展并不十分順利。
昨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停車立法需要權衡各方利益,同時,可能涉及《物業管理法》、《物權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多部法律的修改,因此制定一部科學的、合理均衡各方權益的法律不能一蹴而就。
但目前,北京在停車管理方面的確有些問題必須盡快解決,比如現在如果車主不交停車費,只能算與停車場的經濟糾紛,并不違法,這就造成停車場經營方權利難以維護,停車糾紛問題多,應盡快將停車收費入法。另外,如果不能盡快制定一部全面科學停車法,那么僅針對路側停車問題是否能盡快立法,解決路側違法停車的各種問題。
近日,常務副市長李士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還要出臺停車收費差別化的價格改革。郭繼孚認為,2011年以來,北京開始分區域差別化收停車費,但不夠精細化,停車位價格應該與市場需求、資源供給掛鉤,即便是馬路對面也可能實行不同的價位。另外,社會停車場、小區停車場的價格也應盡量市場化,但考慮對周邊道路交通影響,政府可制定最低價。
【故事】
期盼搖上普通小客車指標
2011年1月,孫晨工作兩年,租住在二環內的單位附近,基本無用車需求。當月,北京市正式實施購車搖號政策,孫晨看到搖號池里11:1的中簽比時,心里感覺“不咸不淡”。
2013年3月,孫晨結婚了,和老公搬入五環外的家里。雖然每天要在地鐵公交上待兩三個小時,但作為年輕人的她覺得“這點苦還能受得了”。不過,此時她已經意識到,想買車必須先跟七八十人“搶”號,這是個嚴峻的問題,必須趕緊加入搖號大軍。
6月,孫晨懷孕了,她不敢再擠地鐵上班,但是每月至少三分之一工資貢獻給出租車。為了出行方便,孫晨花了7萬元買了輛二手車,掛上外地牌照。為避開外地牌照高峰時段禁入五環的限制,從此,孫晨過上朝六晚九的日子。但是,寶寶出生后,孫晨深感無京牌車的不便。
最近,孫晨看到微信朋友圈里在傳將來可能單雙號限行,她考慮購買一輛純電動車,但是充電不便又令她擔憂,而且純電動車續航里程有限,電池性能相比汽油車穩定性差,孫晨猶豫不決。
從新聞里,孫晨知道未來北京還會繼續限購,而且會通過提高停車費、嘗試收擁堵費等方式降低用車強度,目的是減少擁堵擁抱藍天。但是,未來五年,孫晨最大的愿望還是想搖到一個普通小客車購車指標。不過,隨著用車成本的提高,孫晨覺得,即便有京牌車也是應急使用,上下班她會盡量減少開車。
□公共交通規劃
要點1
加密軌道交通路網。以加快實施北京市軌道交通第二期建設規劃,將總里程提高到900公里以上,實現區區通軌道。提升中心城線網密度,中心城軌道交通站點750米覆蓋率達到90%。商務中心等重點功能區線網密度達到世界城市核心區水平。建成S1線、京沈客專、軌道交通平谷線,實現門頭溝、懷柔、密云、平谷等新城與中心城的快速軌道交通聯系。
>>解讀
10郊區與城中心全通軌道交通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截至去年年底,北京軌道交通開通18條線路,總里程達到554公里。今年,新開工3號線一期和八通線南延,推動12號線、17號線、19號線一期、16號線、燕房線、7號線東延、6號線西延、新機場線等15條軌道交通線路的建設。力爭2020年,北京市軌道交通網絡規模達到27條線、總長982公里。
據記者了解,目前10個郊區城中,通州、昌平、房山、大興、順義均已通地鐵,延慶區也已通S2號線直通西直門。十三五規劃中,門頭溝連接城中心的S1號線將開通運營,目前線路已經開工建設。平谷線作為京津冀區域快線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通車后平谷、燕郊上班族的出行環境將得到改善。
京沈客專也將在未來五年建成,該線連接北京、河北以及遼寧,終點為沈陽。北京市范圍線路全長約98.6公里,設星火站、順義西、懷柔南、密云東4個車站。線路通車后,密云、懷柔上班族進城不足30分鐘。
要點2
開展自行車、步行交通路權整治,嚴格治理占用非機動車道的行為。建設林蔭綠道、重點商業街區空中和地下連廊、文保區慢行胡同,五環路內形成3200公里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路系統,促進自行車、步行交通和公共交通無縫銜接,構建綠色交通體系。加強公共交通專用道施劃力度,構建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系統。
>>解讀
5年增施500公里公交專用道
據北京市交通委介紹,“十三五”期間,將編制出臺自行車步行發展規劃,改善自行車步行出行環境。到“十三五”末,實現四環內自行車步行道完整、連續、無障礙。
“十三五”期間,重點以月壇等國家行政辦公區所在地、金融街、東直門樞紐、王府井商業街等地為試點,推動自行車步行示范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公共自行車與公交、地鐵接駁,擴大公共自行車系統規模。“十三五”末,全市公共自行車規模達到10萬輛以上。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公共自行車數量已達到5萬輛,今年預計再增加1萬輛。
按照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規劃,“十三五”期間,將編制落實公交專用道規劃,到“十三五”末,力爭實現公交專用道1000公里且連續成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公交專用道里程約400公里,今年將繼續施劃50公里,也就是說未來5年北京將增施500公里公交專用道。
要點3
加快建成姚家園路、麗澤路等快速路,提高進出城交通效率,實現“環路+放射”規劃城市快速路網格局。建設長安街西延、永引渠南路、南中軸路南延、化工路等城市主干路。完善環球影城主題公園等重點功能區和星火站等交通樞紐周邊路網,提供快速便捷道路交通服務。
>>解讀
南中軸路南延服務新機場
據了解,南中軸路北起永定門南至大興茲各莊附近,目前部分建設等級為一級公路,另有部分路段等級更低,路面窄路況不佳。記者從交通部門獲悉,按照規劃南中軸路將南延至市界,途經建設區周邊的線路提高等級,改造為城市主干道,設置輔路,主路至少為上下各2車道。線路通車后,可服務北京新機場,同時,對于南城經濟發展起到一定帶動作用。
另外,姚家園路和麗澤路都要改造為城市快速路。姚家園路改造完成后,市民可從長虹橋一路無紅綠燈抵達五環的平房橋,與機場二高速相接,全長七八公里。開通后,可分流首都機場壓力,同時改善平房橋擁堵的現狀。麗澤路連接西二環與西三環,該路提級后,北京的快速城市路網進一步完善。
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提高城市道路網承載能力。完善“環路+放射線”架構的快速路系統,到“十三五”末,中心城內快速路網全部實現規劃。同時,圍繞支撐通州行政副中心、新機場及重點功能區等建設,建設路網總計66.8公里。
要點4
構建京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形成多節點、網格狀區域交通格局。加快京沈客專、京霸鐵路、京張鐵路等干線鐵路建設,加快京唐、京濱、京石、城際鐵路聯絡線(S6線)等城際鐵路建設。
>>解讀
建設3400公里城際鐵路網
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曾表示,為落實國家對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相關要求,三地積極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即按照出行距離、出行時間、出行頻率等不同交通需求,通過國家鐵路干線、城際鐵路網、市郊鐵路、城市軌道等不同層次的軌道方式,形成重要節點城市1小時出行圈。
從城際鐵路方面看,按照京津冀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布局,建設高效密集的3400公里城際鐵路網。實現區域交通和城市交通有機融合,航空、鐵路、公路等交通方式協調發展,區域交通暢達高效。
在公路建設方面,打通“斷頭路”和“瓶頸路段”,提高京津冀區域公路互聯互通水平。推進京臺高速、京秦高速、興延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設以及G107、G105等國道建設,實現京津冀地區干線公路網有效連通。
【故事】
希望“最后1公里”更便捷
迎著冬日透骨的涼意,翟娟琴走出1號線國貿地鐵站A口,涌入高樓林立間的白領人群中。從通州到國貿,需要乘坐八通線再換乘1號線,快則1小時10分鐘,慢則1個半小時。在通州居住4年,她基本習慣了擠得密不透風的八通線和1號線。
“我們天天這樣習慣了,家里人看了可心疼了。”翟娟琴說,有一次姐姐從外地來找她,乘晚高峰地鐵回家,四惠地鐵站烏泱泱的人群以及人聲鼎沸的場面著實嚇了她一跳,一度勸她回老家發展。
起初,翟娟琴乘坐家門口的805路公交車直接到國貿,但是車輛總被堵在路上,遲到幾次后便放棄了。“地鐵雖準時但是太擠了,每天上下班在四惠站排隊就得半小時。”
翟娟琴知道,想解決道路擁堵問題,給公交車提速并非朝夕之事。當然,緩解地鐵里的擁擠狀況也不容易,之前聽地鐵工作人員說,早高峰八通線發車間隔不宜過密,否則1號線難以承受壓力,但是晚高峰八通線也擁擠不堪,“不知道晚高峰八通線的運力是否能提升。”
另外,翟娟琴提到一些出行的細節問題。每次她從國貿站下地鐵要步行1公里多才能到公司,雖有公租自行車但是站點距地鐵遠,且還車不便,時而自行車道還被私家車占據。貿商圈內班車車次少,難滿足需求,她經常步行15分鐘以上才能到公司。
她覺得,解決好最后1公里,上下班一天能節省20分鐘。“細節決定成敗,用于公共交通服務也該如此吧!未來五年,希望公交再快點,地鐵不那么擠,最后1公里也能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