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政府
關于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
實 施 意 見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實現全省新型城鎮化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適應以人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統籌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和相關經濟社會領域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提供堅強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緊緊圍繞以人的城鎮化,依法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擴大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
???堅持自愿、分類。充分尊重農民意愿,不得采取強迫做法辦理落戶。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區別情況、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地實施差別化落戶政策。
???堅持存量優先,有序引導增量。把優先解決進城時間長、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人員的落戶問題作為首要任務,合理引導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的預期和選擇,有序引導人口流向。
???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協調。以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產業集聚區、城中村為重點,著力提高縣域城市、城鎮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能力,增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經濟集聚能力,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
(三)工作目標。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穩步推進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衛生、計劃生育、住房保障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部常住人口;重點解決一批已進城就業定居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成建制轉化一批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居民,有序轉移一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到2020年,努力實現1100萬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6%。
二、進一步調整戶口遷移政策
(四)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堅持產業為基、就業為本,強化住房、教育牽動,重點提高縣及縣以下城鎮的綜合承載能力,凡在城區人口50萬以下的小城市、縣政府駐地鎮和其他建制鎮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五)進一步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在城區人口50萬至100萬的城市合法穩定就業并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壓力小的城市可參照建制鎮和小城市標準,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壓力大的城市可對合法穩定就業的范圍、年限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范圍、條件等作出具體規定,但對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不得設置住房面積、金額等要求,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的要求不得超過1年。
(六)有序放開大城市落戶限制。在城區人口100萬以上的城市合法穩定就業達到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同時按照國家規定參加城鎮社會保險達到一定年限的人員,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各地可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對合法穩定就業的范圍、年限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范圍、條件等作出具體規定,但對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不得設置住房面積、金額等要求,對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年限要求不得超過2年。
(七)合理確定省會城市落戶條件。省會城市要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指標,合理設置積分分值。按照總量控制、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達到規定分值的人員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在當地申請登記常住戶口。
(八)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的人員進城落戶。優先解決進城時間長、就業能力強、適應城鎮和市場競爭環境的人員進城落戶問題。不斷提高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畢業生等常住人口的城鎮落戶率,努力吸引各類人才、技術骨干和有貢獻人員進城落戶。合理設立集體戶口,方便符合條件但無個人合法房屋產權的人員進城落戶。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產業集聚區、城中村和城郊村失地農民可就地登記為城鎮常住戶口。
河南省無戶口人員落戶政策
公安部近日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據了解,會議由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主持召開。會議上提出,依法登記戶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事關社會公平、和諧穩定。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把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作為公安改革的出發點,切實落實無戶口人員落戶政策,著力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
解決原則和方式
會議中透露的信息是“要堅持依法辦理、保障權益,切實維護每個公民依法登記常住戶口的合法權益;堅持區別情況、分類解決,分類實施相關政策;堅持部門協同、綜合配套,將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與相關領域政策統籌考慮、協同推進”。會議還要求抓緊修改完善意見后按程序報審。
什么叫“黑戶”
在我國,就戶籍制度來說,“黑戶”一詞就是在全國人口普查中沒有戶籍資料,沒有戶口卡(常住人口登記卡),并且沒有身份證的人。
他們占全國總人口1%
河南商報記者查詢得知,2011年國務院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國登記到沒有戶口的人有1300多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
河南省一位公安戶籍民警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造成孩子“黑戶”,一般系違反計劃生育法規,沒有繳納社會撫養費,無法辦理戶口;或者是孩子在非醫療機構外出生,無法獲取《出生醫學證明》等原因,導致孩子不能入戶。
“黑戶”約50%是超生造成的
去年,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萬海遠所帶領的調研組,曾對分布在全國15個省份的1928個有效黑戶個體進行了調查,在最終形成的報告中提到,黑戶形成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不符合政策超生、未婚生育、沒有主動登記和畢業遷移證丟失等。
其中,不符合政策超生占比約50%,這是因為在很多地方,戶口登記與計生政策是捆綁的,如果沒有準生證或不預先繳納社會撫養費,將無法登記戶口。
【“黑戶”困境】
八旬老太因無戶口
曾跟各種福利無緣
在河南省洛陽的一個村莊里,一位村民向河南商報記者講述了他八旬老母親的經歷。
由于歷史原因,他的母親沒有登記戶口,“多少年里,國家、縣里、鄉里給老人們搞的福利,都沒有我母親的份兒。”直到前兩年,上頭又有了給80歲以上老人發放福利的政策,家人找了鄉政府、派出所等,最終給老太太登記上了戶口。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曾說,清楚戶口人數是了解國情的重要方面,而個人沒有戶口的話,諸如教育、醫療、出行等方面的正當權益都將難以享受。
在萬海遠的上述調研中,“黑戶”的普遍存在已經導致不良影響,包括“黑戶”人群自卑心重、缺乏安全感、游離于正常社會之外、無法享受公民的基本權利等,從而也制約了人口流動,增加了社會不穩定、加劇了社會不公平。
解決“黑戶”問題
要基層公安主動作為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對于“黑戶”問題,基層公安也一直在設法解決。
在舞鋼市楊莊鄉瓦房溝村,一位朱姓男子幾年前在方城與舞鋼交界處放牛時,認識了一個流浪婦女并帶回家一同生活,后來生育了三個孩子,最大的已經7歲多,一家5口人,4個人沒戶口。
當地警方了解情況后,一邊和鄭州大學親子鑒定中心進行聯系,一邊將該流浪婦女的DNA進行采集,輸入打拐系統,為其尋找家人。
11月親子鑒定結果寄回后,派出所民警便整理完所有入戶手續并上報領導,最終3個孩子都有了戶口。
【一個好辦法】
集中開展親子鑒定
5月22日,河南省滑縣公安局戶政部門曾邀請河南誠信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所工作人員,在滑縣婦幼保健院內,為全縣18個鄉鎮申請親子鑒定的25個家庭的32對父子女、母子女,集中開展親子鑒定工作,以解決“黑戶”孩子入戶問題。
據了解,當日進行親子鑒定的最大“黑戶”孩子已年滿21周歲;另一名男戶主聲稱外出打工時“撿來”一個年輕的外國媳婦,為他剛生下一個年僅18天的男嬰,醫院因無法核實產婦身份而不予開具嬰兒出生醫學證明,男戶主聽聞通過父子親子鑒定后孩子也能隨父入戶口,而前來申請。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父母為新出生小孩申報戶口,必須向公安機關提供醫療機構開具的出生醫學證明,以證明其親子關系。
為解決“黑戶”孩子入戶親子鑒定難題,河南省滑縣公安局戶政部門經多方協調,專門邀請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遺傳研究所、河南誠信法醫臨床司法鑒定所工作人員,定期到滑縣為“黑戶”家庭就近開展親子鑒定工作,一旦確認其父子、母子關系,滑縣公安戶政部門將及時為“黑戶”孩子辦理入戶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