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講述了東周末年,諸侯割據,相互征戰。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孤獨地和整個時代抗爭,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后感,希望大家有所收獲。
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后感一
在看《孔子》之前,我猜想,導演也許會犯這樣一個毛病??她為了顯示自己的創作功力,毫不手軟地把孔子還原成一個普通人,她用力過猛,一把扯掉了供桌上孔子神圣的畫像,換上一張彩色的普通相片。我想,孔子畢竟是個圣人,如果這樣做,恐怕會傷害到我們中國人脆弱的神經。直到看完影片,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顧慮完全是自作多情。導演如果真的犯下我所說這個毛病,那就好了。在《孔子》中,孔子就是孔子,他依然是個氣勢磅礴的圣人。而且,導演還企圖把他打造成一個超人,文武雙全,料事如神。可惜導演的這種企圖未能貫穿至影片末尾,從孔子周游列國開始,就半途而廢了。我想說的是,正是缺少了那種敢作敢為的氣魄,《孔子》才不那么好看,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
我看過馬丁西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誘惑》,還有梅爾吉普森的《受難》,他們所拍得耶穌,也是一個圣人,和孔子各有千秋,與之比肩毫不遜色。西科塞斯和吉普森的電影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有一股氣貫穿始終,這股氣保證了影片自覺地帶著一種狠勁兒。《孔子》就缺這一種狠勁兒。難道是因為導演的女性身份嗎?不是,而是態度的問題,她太過擔心,自己拍出來的孔子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孔子。所以她把《孔子》拍成一部溫情脈脈的電影,以至于有些濫情。在我看來,這些來路不明的情感就像女人肚皮上的贅肉,如果減掉,無疑會賞心悅目一些。
如果說,孔子的三千弟子是他龐大的粉絲團的話,那么顏回肯定算粉絲團的團長,他簡直是孔子的頭號粉絲。他對孔子的瘋狂追隨,保證了自己沾染上圣人的光輝。可惜對于這份難得的情誼,影片沒有絲毫鋪墊。這和影片的長度有關,也和影片前半部分過分地關注于官場斗爭有關。顏回的死,竟然是出于對書的熱愛。這也沒有絲毫鋪墊。觀眾不會對顏回的死報以任何同情,反而覺得無比雷人。
還有南子,她為什么會那么喜歡孔子呢?難得僅僅因為生性如此嗎?她是個胸有城府的女人,怎么會被孔子的三言兩語所打動,而對他頂禮膜拜呢?既然南子已經被孔子教化,那么孔子為什么又要逃跑呢?他的逃跑,只能說明,他意識到自己終有一天會把持不住,這又和他的君子理論相悖。
季孫斯對于孔子的情誼明顯過火。他有必要冒著大雪在荒郊野地里等待孔子嗎?這只能說明,季孫斯因為常吃生肉,而喪失了基本理智。
在《孔子》的編劇一欄里,幾個人名赫然在列。有時候,編劇多了,真不是一件好事。平心而論,《孔子》的前半段還是挺好看的。可惜從孔子周游列國開始,支離破碎的劇情陸續展開,不著調的細節也接踵而至。從這一點上,《孔子》和《梅蘭芳》是一樣的,都只有半部好戲。導演胡玫駕馭宮廷官場戲,真是得心應手,畢竟拍那么多此類的電視劇。可是她沒有拍好公路戲。一提到孔子,我首先想的就是周游列國。這是孔子一生中最牛逼的事跡。所以我一直覺得,拍孔子,應該拍成一部古代公路片。可惜導演浪費了這樣的題材,她最終把《孔子》拍成了宮廷片,甚至孔子周游列國的事,也只是宮廷官場斗爭的插曲罷了。
孔子電影的優秀觀后感二
客觀而言,《孔子》引發這么大的爭議,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為一部工整流暢的準文藝片,本不該有什么太大的波瀾;但作為萬世師表的人物傳記,成為輿論焦點也不足為奇。真正有價值的爭議,是冷靜的聲音、相對理性的批評,以及可以探討的誠意和余地。胡玫導演在《孔子》開拍時就說過“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心情,這或許是她想象之中的局面,但也可能始料未及。
無論如何,電影主創對《孔子》的詮釋還是充滿誠意;無論他是圣人,還是凡人,“孔子”在當代都需要知音;在這個時候,通過電影去討論甚至爭議《孔子》,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一、詮釋圣人:理想主義者的實踐論
胡玫版中的孔子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但不是把理想掛在嘴上高談闊論,而是熱衷于躬親實踐,用事實去證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
孔子是一個圣人,這是早已定評的歷史。回到彼時生活中,孔子又只是一個普通人,從政未果致力于教育事業,這也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圣人也是人,要食人間煙火,有生老病死的問題,更有理想和現實的權衡掙扎。反之,圣人之所以最后成為圣人,是因為能憑借智慧超越這些羈絆,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蕓蕓眾生,去改造周圍的世界。影片的說服力,精華與窠臼都來自于這個矛盾。電影開頭,孔子以倒敘的形式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就是一個老人在回憶從前走過路,為自己充滿遺憾的一生做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