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老人院觀后感600字篇【一】
《飛越老人院》,這是我今年看的為數不多的幾部好電影之一。沒想到我們的導演居然能關注現實,更沒想到關注的還是老年人這一容易被人忽視的群體。說實話,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對老年人的生活以及老年人的心態并不了解,以為人到老年就心如止水,除了整天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就沒別的事可做了。這部電影讓我知道,看來我雖置身現實,但卻并不了解現實。
如果除去各種意外疾病事故,每個人都會毫無例外地步入老年。現在朝氣蓬勃的我們都不想過多想象自己年老時候的樣子,也許因為人就是一種總是喜歡往好處想的動物。盡管我們在心里深深明白:自己遲早也會有衰老的那么一天。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大的震驚,同時也很快驚醒:我的父母,也將很快步入老年。作為他們唯一的兒子,我想平時對他們的關心真是太少了。這種驚醒讓我重新回到當年創業的欲望中,我想,也許只有我的成功才是給他們的最大慰藉。我不想因為我的失敗而讓他們在步入老年后依舊對我的前程每日牽腸掛肚。
想起老人院那些孤寂中顫巍巍的老人們,有的甚至生活已經不能自理,有的已經陷入老年癡呆,甚至還有被用繩子日日綁在床上的……回想起這些畫面,我有一種難以說明的情感。中國的老人也許是世界上最悲催的,他們為子女奮斗一生,但到最后,子女繼承他們全部所得后,未必會如愿孝順。中國人一向說自己是孝行當先的,但我們也許是世界上最不孝的一個民族。上世紀美國作家亞瑟?亨?史密斯在《中國人的德行》中就有這樣的觀點。我不知道這種言行不一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是否也有幾千年封建體制的原因。但另一種事實卻是這樣的:我們通常向世界所宣揚的東西,大多都是我們根本不具備的東西,恰恰是自己最欠缺的。
人老萬事休,這是中國老年人最真實的呼聲和寫照。我們也會有顫巍巍的一天,沒人會想自己的老年將在無盡的孤寂中渡過。我想凡事都是因果的,要想自己的老年獲得安穩境遇,自己就要為子女們做出表率,別讓自己的父母的余生在孤寂中度過。人老之后,因為心境以及精力的原因,很多愿望靠自己已然無法實現,我們做子女的,除了在物質上給他們的關心外,最好就是想方設法幫助完成他們的愿望。也許忙碌的生活會讓我們無暇顧及這些,甚至會漠然視之,但相對于雙親為我們付出的所有,繁忙的生活不應該成為我們孝行的羈絆。自私一點來講,孝順雙親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樣做你會在一定程度上稱為子女們的表率。要相信,你怎么對待雙親,子女們將來也會這么對待你,你父母的今天,也許就是你的明天。
關于這部電影的情節以及其它細節,在最近中國的電影中是比較出色的,但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反映的現實。如韓寒所說,只要是表現現實的電影都不會太爛,誰讓現實那么爛。但請看到這篇博文的人一定去看看。
飛越老人院觀后感600字篇【二】
老人都是容易感動的。老人都是脆弱的。或許武斷,但是大多如此。
這個時候的他們是七零后,是八零后,是九零后。他們聲音聽不見,他們口齒不清話說不明,他們腿腳不麻利走不快,他們老年癡呆臥床不起。他們有自己的兒子,他們的兒子是某某集團CEO,是大律師,是大醫生,是學校教授,但是他們依然在瘋人院一樣的老人院里面"安享晚年"。并不是一定要描繪一個病態的老年人還有樹立一個不孝的后代給大家看,只是事實上的確有很多的子女在口口聲聲吼著責任的時候卻把老去的父母當成是一個負擔。
在電影進行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時候老周和自己的孫子在夜晚的河邊聊天,老周講了一個麻雀的故事給他的孫子聽。麻雀的故事講的是一位年邁的父親在和兒子聊天時候像是假裝癡呆一樣問兒子站在樹上的鳥兒是什么,連續問了三次。兒子不耐煩的告訴說是麻雀,最后一次回答甚至吼起來了。這個時候老父親眼里面噙著淚,從自己的荷包里面拿出一本日記本,上面記錄著這個年輕的兒子小時候剛剛學會說話不久父親帶他出去郊游的事情,那個時候,兒子天真的問著父親樹上的鳥兒是什么,父親高興的說那是麻雀,兒子每問一次父親就欣喜的回答一次,說不出有多幸福。講完故事之后老周的孫子給了老周一個擁抱,爺孫倆都哭了。
全社會,都應該為我們的老人們做點事情。每個人都會老去,我們不能不顧一切的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再去哀嘆,人老了不中用了。而是需要每一個兒子,每一位女兒,莫要覺得給了自己的老父母每個月六百塊就以為是盡到了孝道,莫要覺得把自己的老父母送去了老人院,就是盡到你們的責任了。他們要的不是六百塊,要的只是你在身邊,哪怕只是一年短暫的一兩次,他們都心滿意足了。
我看著他們表演都不自覺的笑了。是真心的笑,幸福的笑。我贊同他們的生活方式,我覺得他們可以飛躍老人院,不光是老人這樣,任何時段的人都不能過得太安穩把夢想擱淺,尤其是這個年齡階段的我們更應該是這樣。他們告訴我要跟著自己的心走,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要去邁開第一步。走著走著。我也會在者不自覺中,找到我們自己了。
再多的誤解都會化解的。搞不懂為什么有的子女榮華富貴而自己的老父母卻沒有落腳之地。這是一種變態畸形的社會發展形態,應該要改善而且必須要改善。
愿他們就像奔馳的駿馬一樣,老驥伏櫪,卻志在千里。擁抱生活去,在陽光下,在河流邊。放聲大吼放聲大叫,該忘得都忘掉,這才叫幸福。
飛越老人院觀后感600字篇【三】
同學推薦我看的《飛越老人院》,看完之后,深受感動。它借著一群老年人來講述了一個本應該是屬于年輕人的故事。用最青春爛漫、最動感歡樂的方式向現實社會發出嘹亮的吶喊。這群生活在老人院里面的“高齡團體”天天面臨著讓人心酸心寒的生老病死,不過他們積極樂觀、頑強勇敢,捍衛著殘存的點點尊嚴,自娛自樂向著夢……
時長一個小時44分的《飛越老人院》,看似很長,但是就像是一位長者給我們訴說他那個年代關于時光的過往故事,這部電影讓我看的從頭哭到尾,想起了自己的父母親人,想起了已故的爺爺,想起了太多需要關愛的老一輩,想到自己的家。影片的整個劇情結構完全迎合著觀眾,在該煽情的地方也使勁煽情。影片開始十多分鐘之后,我幾乎可以把后來的所有劇情全猜到。但是就是這樣的俗套和預想之下,影片的后半段還是讓我幾度忍不住哭了起來。不管爛俗不爛俗,能讓我專心致志看下來,又能感到我的影片,我就是喜歡的。如果觀影的時時刻刻都要想著藝術價值或者直指現實什么的,這樣也真心太累了。
大多數的中國人不懂得怎么表達自己的感情,很少對父母說出類似“我愛你,你們辛苦了”之類的話,也很少給父母一個擁抱、一束鮮花等,我所見過的最多是打個電話,聊一些家常,或者親自下廚給父母做一頓豐盛可口的菜肴,抑或是買件衣服等相對來說比較含蓄的表達方式。我們總說要及時珍惜身邊的人,及時孝順他們,不要等來“風雨靜而風不止、人欲孝而親不在”的悲慘境地,我們可以不懂得表達,可以不會煽情,可以不買任何禮物,但是對待老人的孝心一定要有,打個電話,聽聽他們的嘮叨,其實是一種很大的幸福。父母并不希望我們大富大貴,真正希望的是我們能過的好,以后有個好的歸宿,平平安安的也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