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亂世佳人電視劇觀后感
一切仿佛是注定的。
前不久重看電影《亂世佳人》,心中再次升起這句話。
電影結尾,白瑞德離開了斯佳麗,要返回老家去尋找“美好的事物”,斯佳麗沖出去想找回白瑞德。
然而,等她沖到了院子里,有那么一刻,她呆住了,因為此時的情景,曾一次次出現在她的夢里。那個夢,她對白瑞德說過:“我在迷霧中尋找什么,可誰也找不到。”
優秀的小說,總是容易讀到宿命論的味道。然而,假若有命,命由誰定?
1993年的暑假,我剛讀大一,本來很怵英文的我花了整整一個暑假讀英文版的《亂世佳人》,很多地方似懂非懂,但還是被吸引,于是暑假結束后又在北京大學圖書館讀了中文的《亂世佳人》。
那時,還不懂得這部小說中隱含著的自傳的味道,對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在小說中制造的宿命論頗有點瞧不起,甚至不自覺中將這部小說列入了二流小說之列。
但16年后再看電影《亂世佳人》,理解力已完全不同,寥寥幾個細節,已然明白,這的確像是命中注定,問題只是,命是什么。
電影一開始,斯佳麗的父親騎著馬在莊園中飛奔,宿命已開始。
那一瞬間,我似乎全然明白了這個著名的故事中的一切道理。斯佳麗的父親是頗有點粗魯但頑強的愛爾蘭人。那么,白瑞德呢,不也正是桀驁不遜而又堅強的男人?再看看艾什利,他恰恰相反,是溫文爾雅的英國紳士一般的男子。
由此,立即便可以明白,斯佳麗為什么迷戀艾什利。因為,艾什利和她的爸爸是完全相反的男子。
套用我的理論,可以說,因為對自己的父親有不滿的地方,所以斯佳麗頭腦中發展出了一個“理想父親”的原型,而這也是她長大后的“理想男人”的原型所在。父親是粗魯的,而她理想中的白馬王子就是儒雅的。
斯佳麗最終明白,她并不愛艾什利,她發現艾什利是一個柔弱的男子,缺乏生命力。這時她也明白,她愛的還是白瑞德,這個總是諷刺她、戲弄她而又將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同時又具有剽悍的生命力的男人。
不過,在我看來,“她不愛艾什利”,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只怕無論如何醒悟,像艾什利這樣的男人,仍然會對斯佳麗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因為靠近這樣的男子,會讓她覺得,她的生命似乎圓滿了。
但更進一步講,她并不能真正和艾什利生活在一起。因為,其實她從來沒有學會和這樣的男子相處,她學會的,就是如何和白瑞德,也即父親這樣的男人相處,她可以和他們一樣粗魯無禮,一樣殘忍無情,但又在這種前提之下找到相互欣賞和共處的方法。
然而,到底該如何和艾什利相處呢?斯佳麗并不知道,她其實也從來沒有看清楚過艾什利的真實存在。艾什利的太太梅蘭妮,一開始就知道艾什利的真實的樣子,并尊重和愛他的真實,但斯佳麗不同,她是喜歡他的溫文爾雅,但她是否喜歡他沒有生命力呢?她是否能接受,艾什利其實根本無法依靠呢?
所以,盡管斯佳麗迷戀艾什利,但假若真和他生活在一起的話,她會很快失望并不能忍受。那時,她才會懷念像父親那樣的男人的好。
與此相反的是,盡管她意識上一直討厭白瑞德,但他們其實是天作之合,他們都知道如何刺激對方,如果挑逗彼此,同時又如何相處,這種相處中有著許許多多的默契,這種默契不需要再學習,因為她早已在和父親的相處中學到了。當然,相當一部分的學習要歸功于她的黑人奶媽瑪格麗特。
類似的故事,我在我的周圍也屢屢發現,很多人憧憬某類異性,但當對方真要接受自己時,他們卻開始莫名其妙地退縮,而最終選擇了一個自己貌似不喜歡的異性。接下來,他們和配偶在婚姻中不斷戰爭,同時也不斷思念那夢中情人的美好。但這永遠是水中花鏡中月,他們并不敢真正接近,那會令幻想破滅。
這不只是斯佳麗的宿命,這也是故事中白瑞德、艾什利和梅蘭妮的宿命。
斯佳麗迷戀艾什利,是因為艾什利與自己的父親正好相反。這個道理也可以用在梅蘭妮對斯佳麗的喜愛上??她之所以那么喜愛斯佳麗,是因為斯佳麗和她完全相反。是的,斯佳麗有些殘忍,有些為所欲為,而她卻是無比善良,極其善解人意。
但是,在似乎完全美好的梅蘭妮心中,是否藏著一個渴望,一個想做斯佳麗那樣為所欲為又無拘無束的女子的渴望呢?
人性是矛盾的,這導致我們有時候看上去在某一方面很極端,例如梅蘭妮的善良就達到了一種極致。但人性又是渴望圓融和平衡的,若只有某一個極致,一個人就會失去平衡,所以在這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會和在相反的那一方面達到極致的人莫名其妙地糾纏在一起。所以,梅蘭妮會喜歡斯佳麗,這可以從她第一次見到斯佳麗時找到答案,當時她由衷贊嘆說,斯佳麗,我多么喜歡你的活力。
艾什利也一樣,他和他生命中最愛的女人,都是儒雅而柔弱的,那么,斯佳麗又如何不對他構成致命的誘惑呢?但他是那么善良,而他又是那么離不開梅蘭妮,所以他最多只能是和斯佳麗有一吻。
那一吻產生后,梅蘭妮對斯佳麗似乎沒有任何嫉恨。表面上,她說,她相信艾什利和斯佳麗,深層中,是不是她對斯佳麗也有一種渴望?
同樣的,我們會看到,白瑞德對梅蘭妮無比敬重,稱梅蘭妮是他遇見的“唯一真正的好人”。這樣一個“唯一真正的好人”,會平衡他和斯佳麗為所欲為的世界。
其實,可以推測,白瑞德的媽媽,要么像斯佳麗,要么像梅蘭妮,而且像斯佳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看起來,他的宿命,是他成年后和斯佳麗的糾纏,但這種宿命,首先是他和他的媽媽的命運的糾纏。
并且,白瑞德和斯佳麗的命運,從他們第一次相遇就可以看到,這將是一個悲劇。
這是由他們的互動方式所決定的。白瑞德很會刺激斯佳麗,他說,我知道你是什么樣的女人,你別玩游戲了,你和我一樣自私,我們是一伙的。然而,他又說,我愿意寵愛你這樣的女人。
這都是真的,電影和小說中我們看到,白瑞德甘愿為斯佳麗付出一切。
但這都只是他內心的一部分。他內心中藏著的另一個答案是,像你這樣的女人,假若我為你付出了一切,你能不能真正愛上我呢?
這是一個沒有完成的愿望。他首先在媽媽那里玩過,假若他的媽媽像斯佳麗一樣自私任性、為所欲為而且有點殘忍,那么這個愿望不可能會實現。
未被完成的愿望是一個詛咒,所以他不甘心,所以,等他長大后,他要再找一個像媽媽那樣的女子,再玩一回類似的游戲,希望這次能實現這個沒有完成的愿望。
這次,從根本上講,他是完成了的,因為斯佳麗最后明白,她愛的不是艾什利而是白瑞德。
但是,無論梅蘭妮如何澄清,白瑞德是不回相信的,他還是相信,她更愛艾什利多一些。
這是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或許白瑞德在艾什利這種男人面前是自卑的。他原來的家庭中,有這樣一個男人嗎,譬如父親或兄弟?在與這個男人競爭媽媽的愛時,他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假若是失敗的,那么在白瑞德看來,這是宿命的重演。
其實,這也是他的追求。當他從歐洲回來,見到斯佳麗的第一句話,就充滿嘲諷,結果,令本來想向他表達滿腹愛意的斯佳麗立即變成了一個刺猬,他們又一次開始相互傷害,玩起了這種他們不需要學習的游戲。
最后,完全美好的梅蘭妮死了,她盡管虛弱,但她卻是能平衡這四個人的中堅力量,沒有了她,這個錯綜復雜的關系立即崩潰了。
所以,白瑞德才說,他要離開斯佳麗回到家鄉,去尋找美好。梅蘭妮是一個美好,那么,他家鄉的美好又是誰?他的尋找將要遭遇的,會不會和斯佳麗一樣是一團迷霧?
《亂世佳人》的小說和電影都成了傳奇,感動了無數人,那是不是因為,我們都生活在這種宿命中?我們斟不破自己人生的那團迷霧。
其實,《亂世佳人》也是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的自傳。小時候,她是梅蘭妮一樣的善解人意的女子,成年后,她變成了斯佳麗。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艾什利一樣的男子,而第二任丈夫則像白瑞德,并且名字也叫瑞德。
并且,她預言自己會死于車禍,而后來果真死于車禍。但車禍到底是偶然發生的,還是她所追求的呢?
假若瑪格麗特?米切爾有現代小說之父卡夫卡的風格,相信她的小說就不只是靠故事打動人,也會多很多哲學式的思考,宿命論會濃厚很多。
這種哲學式的思考,我常常看到,其實不過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拔高,或者說是一種逃避。
一個男子對我說,他有一種很深的信仰,他覺得一切都是注定了的,無論他怎么掙扎,結局都不會改變。
聽起來很哲學,聽起來很宿命,而假若辯論起來,他也極有說服力。但我知道,根本在于,他的父母控制欲望極強,一切都幫他安排好了,他只能接受而不能反抗。
第二篇:亂世佳人電視劇觀后感
如果性格可以用顏色來描述,那么《飄》的作者在定下角色的名字時就有了定論。斯佳麗Scarlet猩紅色,瑞德 Rhett 紅色。媚蘭 Melanie 黑色,阿希禮 Ashley 灰色。兩對夫妻的名字是同一色系的。想起瑞德對斯佳麗的話,第一次見面,我就知道你是我一輩子等待的女人,因為我們是同一類人。
這一對互相斗氣的愛人,一樣對生活充滿激情,對命運絕不認輸。自私,堅強,吝嗇給與,仿佛每一件事情的付出都要合算對數。如非因為阿希禮在心目中舉足輕重的地位,斯佳麗也不會冒著生命危險救助媚蘭,甚至失去了見母親最后一面的機會,她不會像梅蘭那樣無怨無悔,不冷靜的咒罵和哭泣是她給自己的護身符。而風度翩翩的白瑞德船長,即使看見穿著窗簾改裝的衣服的斯佳麗,滿眼是藏不住的贊嘆,還是因為識破了斯佳麗的欺騙而狠心地拒絕了她。他們對對方的愛,因為太像愛自己,而變的掙扎,無奈。哪怕后來他因為在忘不了阿希里的斯佳麗身上吃盡難堪,只好將愛轉注在女兒身上,其實不也是因為邦妮像極了起初令他心動的斯佳麗么?狂妄地可愛,熱情而沒有心機,卻沒有后期成熟的斯佳麗的堅忍殘酷。是邦妮,令白瑞德船長找回了一個男人受人依賴的尊嚴。
影片中最曖昧不清的是媚蘭和阿希禮這一對。一直在懷疑,阿希禮對斯佳麗究竟是什么樣的愛。像一開始他看似安慰地對斯佳麗說:“你多么希望擁有你對生活的熱情。但是我不能娶你,梅蘭了解我,我們是同一類人,我們會幸福。”阿希里的十二棵橡樹,最終毀于戰火,而斯佳麗的塔德卻因她不擇手段的挽救而幸存下來。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把塔拉莊園比作從浩劫中浴火重生的南方,而阿希利的十二橡樹莊園則是再也回不來的美好記憶。像阿希里本人,始終是溫潤如玉的貴族,在劫難中只能靠斯佳麗這樣不拘小節的人來保全。有的人很不喜歡阿希里,梅蘭夫婦這“溫柔而無用”的一對。其實,讀過小說的人都看得出來,作者在阿希利身上傾注了更多感情,算是對隨風而逝的優雅的老南方的挽歌。同樣,白船長最敬愛的人始終是梅蘭,這個柔弱得沒有人氣,圣潔得像天使的女人。從她應對警察的冷靜機智,和不計前嫌在宴會上保全了斯佳麗的面子,還有對妓女貝拉的友好,都看得出來,她是這出劇里最聰明的人,像上帝一樣旁觀著和悲憫著。她和阿希里是真正相濡以沫的一對,然而他們的相像,不像另外一對那樣針鋒相對,而是融為一體,在這混亂的時代保全舊時的優雅,又何嘗不是一種可貴?
斯佳麗一直崇拜著她高貴善良的母親,不知道她有多少次哭泣著說,幸虧媽媽看不見我現在的樣子。她對母親的崇敬,和對阿希里執拗的愛,就像對老南方的高雅生活的追憶和向往。而磨難賦予她身上的蛻變,終于使她堅強地面對了現實,哪怕和“曾經迫害,殺戮我們的北方佬”合作。她堅守的,只是阿希里的愛,再是塔拉莊園,然后是瑞德,最后又回歸到塔拉。她是始終是如此純粹的一個人,像猩紅色,熱烈而徹底。當她在漫天紅靄中立起身來,對自己說出“tomorrow is anther day”的時候,我知道她終于明白了自己最離不開的東西,是塔拉,是瑞德,是自己的根。在曾經和父親并肩站立的土地上,那些失去的東西,她一定能等到它們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