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種》緊緊圍繞“不忘初心”這一主題,依托紅色文化遺址和紅色文物,通過權威專家的深刻解讀,梳理了從辛亥革命至上世紀20年代這段時間里,馬克思主義進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發芽,直至山西黨組織成立這一基本脈絡。
黨員教師大火種觀后感【篇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種》一片分為六個分篇,從《求索》到《創立》,詳細生動地再現了我省優秀共產黨員的人生履跡,精彩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我省的光輝歷程。
《火種》緊緊圍繞“不忘初心”這一主題,依托紅色文化遺址和紅色文物,通過權威專家的深刻解讀,梳理了從辛亥革命至上世紀20年代這段時間里,馬克思主義進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發芽,直至山西黨組織成立這一基本脈絡,勾勒出一幅我黨在山西創建組織的動人畫卷,深刻詮釋了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必然。觀看過程中黨員同志們神情專注,有的甚至熱淚盈眶,三晉大地百年浮沉宛如昨日重現。高君宇、彭真、王振翼、賀昌等等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仕深深地感動了大家。該片立足文獻,集學術性和故事性為一體,對于教育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覺悟具有重要作用。
看完該片,我們獲得了深深的感悟,今后應自覺加強學習黨的歷史,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注重個人品行鍛煉,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為學院的建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以觀看《火種》為契機,以紅色文化熏陶心靈,促使我們養成艱苦奮斗、吃苦耐勞、不忘初心的紅色精神,進一步強化理想,筑牢信念通過觀看《火種》記錄片,全院師生黨員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禮,同志們紛紛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要不斷加強黨性修養,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和踏實的工作作風,推進各項工作有效、有序開展,為學校,我黨的發展而努力奮斗!
黨員教師大火種觀后感【篇二】
《大火種》再現了1926年冬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如火種般在愛國黨員和人民群眾之間傳遞的故事。女主角劉雨心帶著中國首版《共產黨宣言》來到廣饒,她不知道風聲早已走漏,警察局局長糾集一班人早已等在廣饒只等甕中抓鱉。敵人抓緊圍剿,共產黨員卻依舊在各個農村活動、向群眾宣講《共產黨宣言》的內容。一個個愛國群眾為了保護《共產黨宣言》不惜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革命的種子也終于在這片土地生根發芽。五十年后,當年負責保管《共產黨宣言》的群眾將這歷史的信物交給政府,保存下了這本珍貴的《共產黨宣言》的中文譯本,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影片中,中國人民身上所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博大胸襟,令我感動。革命伉儷劉雨心和魯真,為了培育“種子發芽”,甘當“泥土”,冒著極大的危險在農村根據地宣揚馬克思主義,激起農民們的斗志和反抗意識,將革命精神深深地植入勞苦大眾的心中,最后即使死,也絕無怨言。劉雨心,一介女流,盡管被押赴刑場行刑,她義無反顧,她死得剛強。魯真,雖是一個配角,但子彈穿透他胸膛的一瞬間,深邃的眼神仰望蒼穹,似乎看到了光明的未來,他死得其所。可以說,沒有這樣的人,中國的近代史不會這么得燦爛。就是這么一個個寧死不屈的鐵漢子,賦予了中國共產黨光輝的形象。
為了擺脫貧困,窮苦的農民們也團結了起來,操起長纓槍,與封建頑固勢力抗爭到底。革命帶頭人劉忠良,被殘酷得釘死在木樁上,他的妻子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起誓效忠黨的偉大事業。正是這堅定的信念,引領著廣大勞動者行動起來,奮起反抗,做自己的主人。于是這樣,倒下了又起來,起來了又倒下,周而復始,猶如涓涓細流,注入了黨的血脈。多么感人啊!
黨員教師大火種觀后感【篇三】
《大火種》這部改編自榮獲“五個一工程獎”的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記憶》,就具有極為堅實的劇情根基。此外,影片導演苗月也擅長拍攝經典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用詩意的現實主義風格詮釋歷史故事。在陳瑾、白威和王檸等幾位演員出色的演繹下,《大火種》將唯美的畫面與充滿了穿透歷史力量的劇情完美結合,表現出一個關于土地,關于卑微者的生命尊嚴和革命是如何發生的故事,使影片內涵更具廣度和深度,口碑上也比同類影片更占據優勢。
7月6日,廣州中山紀念堂面向千名中學生包場放映之后,就有學生寫出長篇觀后感,直言看完影片《大火種》后切身體會到“我們后代的幸福與美好,是幾代革命前輩們用鮮血與汗水換來的”,并稱贊電影“是一部讓人能尋找到信仰的優秀影片。”成都東方世紀電影城觀看完影片的沃爾瑪超市員工也認為,“相比那些外國大片,《大火種》更具內涵和教育意義,參加觀影的幾個小學生也都能看得懂。”還有觀眾在網上留言稱“吸引我來看這部電影的原因是可以學到很多歷史知識,但看完之后除了獲得了知識,還由衷地感受到對黨和國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