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后一次稱贊你的兒子是什么時候?”兩分鐘前?兩小時前?還是兩天前?這似乎是個很簡單的命題,可當有人告訴你,他們最后一次給自己小孩贊美的記憶停留在小孩兩歲時,這是多么的難以置信,可這些事實就發生在我們周圍……
小孩不笨2觀后感--第1篇
“你最后一次稱贊別人是幾時?你最后一次被人稱贊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這三句問句出現在影片一開始,叩問每一個人的心。也讓我想起了曾經最初想找尋的那把走進可愛的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
《小孩不笨2》里的每一個故事都那么平凡卻往往又更能觸動我內心的那份感動。我為學謙花費了自己卡里所有的錢給父親買剃須刀修電腦而感動;為杰利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為學謙媽媽為了兒子辭去工作而感動;為了學謙父親為了兒子下跪而感動;為成才爸爸??一個不識字又殘疾的男人對成才的愛并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感動……
其實在整個情節里無論是成才的爸爸、學謙、杰利的父母、還是華文老師,每一個角色里都流淌著滿滿的愛,而也正因為這深沉的愛的名義讓成才的爸爸對成才拳打腳踢以為那是最好的管教方法;讓學謙、杰利的父母每天忙著工作賺錢,同時對兩兄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值;讓很敬業的華文老師總是帶著一份焦慮責罵學生,也許孩子不夠優秀,是因為我們一直沒有給足夠的舞臺讓他們表達,以至于離教育的幸福感越來越遙遠……這一切明明都是美好的,可卻成就了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悲劇。一切只因為缺乏溝通,沒有溝通,就注定會產生沖突;沒有溝通,就失去了彼此了解的機會;沒有溝通,我們無法正確對待彼此的愛;沒有溝通,我們不知道對方在什么時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沒有溝通,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失去的、錯過的是什么。從而讓愛的表達方式偏離了正軌,進而迷失了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份帶著賞識的溝通。
“其實這把鑰匙一直都在大家的身上,記得在我們小的時候, 我們經常都在鼓勵和稱贊下,跌倒了又站起來,當時有多幸福,自己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時候,稱贊和鼓勵我們的話,在我們長大后,也慢慢變了,門也慢慢關了。”
這讓我想起了偶然看過的一篇文章《心的第三道門》:我的心有三道門,第一道門是開著的,爸媽隨便進,第二道門是關著的,爸媽總是不敲門就進,第三道門鎖上了,鑰匙藏在我的心里,想進來就得先要鑰匙,須用心來。因而帶著一份賞識之心去溝通去打開他們心中那把鎖、那扇門才是必要的。作為老師的我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把鑰匙??學會用放大鏡來鼓勵、贊美和欣賞孩子的優點。往往學生只需要老師一句暖人的話語,一個贊許的目光,就能使他們從軟弱走向堅強,從懶散走向勤奮,從失敗走向成功。“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師的贊美和鼓勵就如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料,教師的贊美就如一座橋,能溝通師生間的心靈之河,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
工作第一年的第一節課上我記住了一個叫李小穎(化名)的女孩,她也許不算聰明甚至反應有點慢,但從最開始她回答問題時我都用心的關注她,鼓勵她,她有什么學習生活上的心事會來找我溝通,在后來的每次單元測試卷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我同樣感受到了她的努力。賞識就是一股強大的推動力,而這股推動力的發生,是因為你簡單的幾個字,幾句話,或許是你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就改變了許多事,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是的,每個小孩的潛能都是無法估量的,只要我們給予他們更多的贊賞,他們的潛能就可以更好的被激發出來。
所以我喜歡在學生的作業評語中畫上一張笑臉,有時會寫上“加油”!我覺得這樣的評語能鼓勵學生。這正如影片結尾杰利所說的“在每個小孩里面,都有一個好孩子和壞孩子,只要喚醒他們的好孩子,他們就會把最好的拿出來,有句話說得好: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而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
事實上需要鼓勵的又何止是孩子,每個人都追求別人對自己的尊重,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贊揚和欣賞。在孩子們的筆記本里曾經寫著的一句話“我喜歡政治,因為您而喜歡”,何嘗不是對我的一種真誠贊賞,07(2)班的一個叫趙小康(化名)的智力相對較弱的男生的一個祝福電話(我當時很好奇他怎么會有我的號碼,他一句不經意的話傳遞著他的一份用心“老師我是以前悄悄在門衛室記下來的”)這些何嘗不是一直鼓勵著我工作兩年多以來的每個日夜。
心理學家為威廉杰姆斯曾說過這么一句話:人性最深層的需要就是渴望別人的贊賞。原來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尋尋覓覓的那把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一直都在那就是??賞識之匙。
小孩不笨2觀后感--第2篇
記不清是第幾次看電影《小孩不笨2》了,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去觀看,對于我來說還是第一次。第一次這樣認真的記錄每一個細節,第一次這么專注的寫下每一句精彩的臺詞,第一次這么認真的去思考每一個畫面背后的教育意義……太多的第一次讓我對這部新加坡的電影有了重新的認識,對那種一直被我們強調卻重未被重視的教育理念??賞識教育有了全新的解讀。
影片以賞識教育貫穿始終,以一種詼諧幽默的方式演繹了父子之間,師生之間那種被塵封了多年的“愛”從禁錮到慢慢被打開的過程。在觀影過程中,或許我們會不斷的在埋怨這個家長怎么能這樣教育小孩,這個老師怎么能這么刻薄的說話,可當整部影片落幕時,當一句句摘抄下來的臺詞活生生的擺在我們面前時,一種前所未有的愧疚感頓時充斥了所有的思緒:
“現在的孩子已經越來越不好管教了,他們的門已經關了.你需要一把鑰匙,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就是這把鑰匙了,有了這把鑰匙,就容易溝通了.”
“如果有一個爛蘋果,我們應該怎樣處置它呢?扔掉嗎?好象有點浪費,也許還有能讓它再一次成為好蘋果的辦法吧?那個辦法就是:把爛的部分切掉,剩下的部分還能吃,而且還是特別甜的。”
“你知道每個小孩子心里都住著誰嗎?是一個好孩子,一個壞孩子。只有常被稱贊的小孩子,他們心里的好孩子才不會被壞孩子藏起來。”
你爸爸太愛你了,可是你爸爸也太不會愛你了!田螺生子,為子死!”
“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影片中的一個個畫面,一句句臺詞,一個個問題,如同一本本生動的教育理論,一聲聲尖銳的質問拋向了我們教育工作者。我不斷的在回憶與學生生活的日子,不斷的在質問自己:我給過孩子們多少的鼓勵和稱贊?自己是不是一個吝嗇的老師?
現如今,一方面素質教育如火如荼的展開,可另一方面,中考,高考評價方式在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的情況下,我們又不得不面對應試教育重重壓力,分數的高低依然是評價學生好壞和篩選學生的重要方式。這就使得老師和家長們往往把高分的孩子“供上天”,把低分的小孩“打入地”。這種惡性循環讓現在教育走向了兩個極端,好的越來越好,差的只會越來越差。其實,每個孩子的天賦秉性各不相同,古人云:“術業有專攻”,并不是每個學生都會學習,成功的方式也絕不僅僅只有學習這一條路,如果我們能夠順應孩子的特點來教育的話,多看他們的優點,少看他們的缺點,讓他們做最好的自己,盡可能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他們一樣會取得成功的。影片中的成才,學習成績差,但很喜歡武術。如果你一味地要求他學習好,他是很難達到的,反而常常打架,惹是生非。后來,老師看到了他的優點,讓他學習武術,發掘了他的潛能,最后學有所成。
俗話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還記得北京的教師王君說過:她曾經僅僅是在一位學生的作文本上不經意的寫了“我很欣賞你的文章”幾個字,便使這位原來的學困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終成了作文尖子生。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9班就有這樣一位學生,小學階段曾經號稱是“四大天王”之一,重來不學習的他上了初中之后依然如此,在我的重壓之下終于答應背誦一首古詩,可是連續三天都只背同一首,每天我都點他起來背誦,“很不錯,能背書了,”“很好,昨天背的今天還記得,”“非常好,看來你每天都記得去復習,”這是我每天對他的評語,就這樣,在第四天時,他很不好意思的開始背第二首了,在老師的不斷鼓勵下,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里,他把整本書里的古詩詞全部背了下來,期考成績也從原來的一二十分上升到了60多分。現在,他不僅經常利用課間與同學討論問題,還成了我們班校門禮儀隊的成員!學生的進步,家長的感謝讓我感受到了賞識教育的巨大作用,學會贊美學生,會讓我們的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其實掐指算算,孩子們和我們相處的時間也就是三年,27個月,810天,當孩子們離我們而去時,希望我們留給他們的不僅僅只是埋怨和責罵的回憶,把握每一次贊美的機會吧!畢竟沒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是啊,就像那首歌唱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還在等待,當教育方式已經淪田桑海,我們是否還會去愛。”其實我認為,教師不僅是個教育者,也是個慈善家,我們的工作是在行善,是在積德。人在做,天在看,孩子們不會忘記當初是你或許是不經意間的一聲贊許、一個擁抱,才有了他們今天的鷹擊長空,一飛沖天。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給孩子們一個微笑,他們會還你一份驕傲。
夜已深,我關上了電視,坐在床前,久久的回味著我與孩子們之間的那一份份快樂……
小孩不笨2觀后感--第3篇
你知道孩子的心聲嗎?
你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
記得你最后一次稱贊你的孩子是什么時候嗎?
“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看過《小孩不笨2》的觀眾幾乎都有同感。在新加坡,該片成為其史上票房排名第二的本土電影;在香港,又被教育部門推薦為父母與子女必看電影之一;在內地,受第15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主辦方邀請在杭州作中國首映,看哭了不少家長。(是的,今天也把我給看哭了)
一部電影,讓人感慨唏噓是起碼的,若是到了讓觀者自省的地步,那應該算是成功到“有意義”的地步了。怪不得《小孩不笨2》讓香港當局下官令建議孩子、家長、教師齊齊觀之。
小孩不笨,那誰笨?是那個叫Jerry的小男孩嗎?剛入學就遭遇性問題,不笨才怪。就是親個嘴,躺在一起,他女朋友肚子大了!他真誠地問老師、問父母、問兄長、問路人,到底女人的肚子是怎么大的。誰會正視小孩子這樣的問題呢?自然是笑話不斷。最讓我感慨的是那位大肚子老師的回答。瞧她標準的表情變化表演:和藹??驚訝??莫名其妙??有點惱怒??壓著不耐敷衍幾句……
小孩不笨,那個Jerry的哥哥笨嗎?中學生,一表人才,酷愛blog。電影開場就是他在臺上獲獎的場面,可惜,臺下的父母是“失望”的,原因很簡單,這個獎僅僅是愛好類的,與“學習”無關。無視孩子的興趣(真天性),一味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小孩不笨,那個最終成為武術冠軍的小孩笨嗎?單親而貧困的家庭、殘疾而暴力的老爸,你指望孩子發展成什么樣?當仗義都變成缺點,唯一的人性光芒都變成問題少年的典型特征,矛盾的爆發??師生當堂武斗、兄弟校外抗暴就變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你說,到底誰笨?他的父親就不必說了,是那個教育的標準形象“校長”嗎?是那個文明的標準載體“教師”嗎?是拒絕了他的全新加坡的學校嗎?唯一不笨的是社會上的那群小混混。他們最聰明,賞識他能打,收編旗下,用其所長。
其實,我還是有點冷靜的鑒賞力的。都說編劇是騙子,演員是瘋子,觀眾是傻子。可以看穿編導的良苦用心。1.5小時的電影,想全方面表現教育問題,家庭、學校、社會無一遺漏,窮人、富人;藍領、白領;愚者、智者統統暴露在“鞭撻”刑臺上。銀幕上是小哥哥被鞭打屁股,銀幕下是眾觀眾被拷問責任。
電影要表達的意圖很清楚:一切問題的核心在于“溝通”!在于“賞識”!只要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師生之間、父子之間、路人之間、乃至沖突者之間,溝通了,賞識了,就可以避免矛盾,一切可以變得美好。就像那位老師改變了態度,孩子們就好了;校長改變了態度家長就樂了;被打劫的老太太改變了態度,警察帶走的人就不一樣……
看完電影,我上網查閱了些資料,原來在這電影之前還有同名電視劇《小孩不笨》同樣也很精彩。最近京華出版社也出版了《小孩不笨》圖書,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去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