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臺》是原創大型史詩話劇。yuwenm小編整理了話劇《雨花臺》觀后感,歡迎欣賞與借鑒。
話劇《雨花臺》觀后感【篇一】
《雨花臺》話劇巡演作為慶祝建黨95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之一,同愛國主義教育緊密相結合,并納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
話劇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1906年,中國最早的話劇團體春柳社成立,到今天已經110周年了。早期的話劇叫做“文明戲”,是同盟會進行革命宣傳的工具。
本尼迪克特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體》里面提到,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主要通過文藝進行想象。在觀看話劇的時候,觀眾全身心投入戲劇演出,觀眾變成了演出的一部分,要配合這個演出。臺上臺下融為一體,相當于上課教育。現代化的精髓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把社會成員組織起來,高效地用一種思想統一去教育。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具有如此強大的戰斗力就在于其擁有嚴密的組織性。從話劇里,還有《紅巖》的文藝作品里面,我們可以知道,即使在敵人的監牢里也存在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以至于可以在敵人眼皮底下“赤化”一個監獄警察班長。
不僅如此,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很重視領導文藝事業,以此來教育民眾,增強全社會的凝聚力。沈雁冰的弟弟沈澤民說過“文學者不過是民眾的舌人,民眾的意識的綜合者,他用敏銳的同情,了澈被壓迫者的欲求,苦痛,與愿望,用有力的文學替他們渲染出來。這在一方面,是民眾的痛苦的慰藉,一方面卻能使他們潛在的意識得到了具體的表現,把他們散漫的意志,統一凝聚起來。一個革命的文學者,實是民眾生活情緒的組織者,這就是革命的文學家在這革命的時代中所能成就的事業。”
具體來說,中國共產黨從來就很重視通過話劇來團結民眾、教育民眾、組織民眾,從而從民眾中獲得澎湃的力量,實現革命的勝利。抗日戰爭期間,戲劇界人士在民族解放的旗幟下匯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論是重慶、武漢、桂林這樣的大后方,還是各個解放區和根據地, 抗戰話劇運動都蓬勃發展。在這期間,涌現出了大批為抗戰吶喊的戲劇界人士和鼓舞人心的戲劇作品,對喚起民眾的愛國意識和一致對外、不做亡國奴的戰斗情緒,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揭露日寇的罪行、反對外敵入侵的斗爭中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
因此,話劇《雨花臺》必將對我們產生極大的教育作用,讓我們從中汲取力量,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革命精神,戮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凝聚磅礴的力量。
再者,我們可以看到早期中國共產黨員幾乎都是知識分子,早期的黨員中不少還是北大出身的呢,而且有些人家境很好,收入很高。他們為什么要跟工農走在一起呢?他們為什么要追求共產主義呢?如果他們不參加革命,也許他們可以在大學里獲得豐厚的收入,可以在海外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事實上這樣的日子只是一種茍且。魯迅先生當年在教育部工作,一個月賺300大洋。但是政府經常拖欠工資啊,有時候軍閥打勝仗了,掠奪了一些錢回來,便部分支付教授們的工資,還得先到先得。這說明了國家不光明,誰的日子也難得安穩。同理,自己的國家羸弱,也難免在海外被人欺凌。當然他們戰斗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知道中國的出路在于解決農民問題,解決土地問題;他們知道共產主義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有契合點,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近代以來,自此中國陷入西方列強侵略的屈辱中,知識分子就開始前仆后繼地探索救國之道。所以,當他們在監牢里各自闡述的理想,那也是近百年來仁人志士的共同理想和追求:為了天下人將來能過得更好。他們每努力一分,中國未來就更加光明一分。劇中國民黨反動派認為共產黨員違背了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是罪大惡極的。豈不知他們自己才是真正違背中山先生革命理想的背叛者。國共兩黨本來是合作的一家,在中山先生的旗幟下,同仇敵愾,發動革命打倒軍閥除列強。但是在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就公然背棄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并且大肆屠殺繼續革命的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正義人士。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共產黨才是中山先生革命理想道義正統繼承者,中國共產黨才是近代以來反對外來侵略,尋求民族獨立的抗爭的道義正統繼承者,也是近代以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領導者。然而,在西方列強的支持下,國民黨反動派忝然把自己當作政權的正統,瘋狂壓迫并屠殺革命的火種??中國共產黨員。在這種情況下,劇中的許包野和施?在聽著肖斯塔科維奇,談著普希金的時候,他們沒有沉醉在浪漫的享受中,他們聽到的是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統治的歡呼,他們談論的是最祖國最深沉的熱愛和最美麗的想象。
然而許包野和施?又是浪漫的。我覺得他們在夢幻中與各自的妻子相見真是神來之筆。革命者不是沒有文化的,更不是冷酷無情的,革命者也是有著浪漫情懷和纏綿的愛戀的。張愛玲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革命者是關注國家的災難和人民的疾苦的,他們是有良心的人,他們對國家和人民是多情的,所以他們也是心最軟的人,最懂得浪漫的人,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心最軟,骨頭才是最硬的!
《雨花臺》講述了雨花臺就義的烈士們為了信仰,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體現出來的信仰力量和人性光輝,從不同側面歌頌了雨花英烈信仰至上、對黨忠誠、舍生為民、勇于擔當的崇高精神。我們應該銘記歷史,崇尚英雄,傳承和發揚雨花精神,更加堅定我們的理想信念, 更加堅定堅定我們實現中國夢的意志!
話劇《雨花臺》觀后感【篇二】
曾多次講過,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而當時犧牲在雨花臺的烈士中有很多人也正是大好芳華,比如16歲的袁咨桐、17歲的石璞、17歲的曹順標,還有惲代英、冷少農、許包野等等,當中還不乏有書香門第、留學海外的知識分子。是什么支撐著他們,讓他們為了同一個信仰----共產主義而無所畏懼,慷慨赴死?
即使在國民黨暗無天日的監獄中,被敵人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依舊心懷家國大義,沒能讓審訊者們從他們嘴里得到紅色特工“寶爾”的真實身份,還把情報在層層封鎖中傳遞給了黨組織。為了共產主義,為了全天下的人,他們大義凜然地走向了雨花臺,用自己微不足道的磷火焚燒了整個舊中國,燒出了一個新中國。這讓我想起了詩人艾青的一首詩“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死后尸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
兩個小時聚精會神的觀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次次的心靈沖擊和洗禮,也不僅僅是對先賢英烈的事跡的一種瞻仰,更是一種關于當代青年的價值觀的思考。現在的和諧社會,雖然不需要我們在行動上拋頭顱、灑熱血,但也不希望我們在思想上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但依舊需要我們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擔當的態度,對黨組織和人民的忠誠等優良品質。至于如何奮發向上?我認為我們應該認真的系列重要講話的精神,充分抓住知行統一的辯證關系,使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同時具備求真務實的思想與艱苦奮斗的理想。當然,我們更應該摒棄一些虛無主義、功利主義等的念頭,千萬不要成為錢理群教授口中的“絕對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積極、純潔、先進地向黨組織靠攏。
5月6日,我們小組又去了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了很久。看到那些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群雕、忠魂亭等,我情難自已,也深深明白了我們今天的生活真的來之不易。英烈們為了我們今天美好生活,拋頭顱灑熱血,所以我們要格外珍惜當下美好和諧的生活,堅決擁護黨中央的領導,使這種和平和諧的生活一直持續下去。同時我們需要認真學好自己的專業,為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貢獻一份力量。最后,也希望自己可以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這些雨花忠魂,是民族的脊梁,愿你我有明珠一顆,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