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主要講述了由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以檢察官侯亮平(陸毅飾)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復雜的官場關系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人民的名義觀后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心得體會(一)
今天觀看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聯合出品的反腐題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讓我從中看到了兩個詞:欲望和失控。
檢察官侯亮平,深入各階層展開抽絲剝繭的調查工作,還以身涉險與位高權重的貪官“老虎”斗智斗勇,不遺余力消除一切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蒼蠅老鼠。
記得那里面侯亮平說:“欲望用到正常的方面就是理想,用到這方面就是毀了,就下地獄了!”其實地獄離我們多么近啊。現在的社會,壓力大,矛盾多,社會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加大,總有些人看到別人日子過的紅火,看到別人買車買房,享受奢華的物質生活,心里就不平衡了,就眼紅了,想要得到自己本不應當得到的東西,想用自己手中的那么一點點權力去換取物質上的享受。
還記得抗日英雄吉鴻昌的一則故事??他把“做官即不許發財”7個字寫在細瓷茶碗上,交給陶瓷廠仿照燒制。瓷碗燒好后,他用卡車拉到部隊,集合全體官兵,舉行了嚴肅的發碗儀式。他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我絕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家父的教誨,做官不為發財,要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接著,他親手把碗發給全體官兵,勉勵大家廉潔奉公。自此,吉鴻昌就將那只寫有“做官即不許發財”的細瓷茶碗帶在身邊,用它作為一面鏡子,時刻提醒自己應如何為人做事。身為人民公仆,就應當努力學習,努力培養自己的廉潔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片中的齊斌也一直在講,他自己的教訓就是學習不足,法律法規的這些學習高度沒有拔上去。只有個人的思想境界到了一定的高度,才能免于那些社會流毒的侵蝕。
人,無欲則剛。不去渴求那些看上去華美,其實燙手的東西,才能保持自身的剛直,行得正走得端;才能“不怒而威”,成為別人的表率。“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古人誠不欺我。
“一些別有用心之人,之所以會盯上領導干部,是因為,他們嗅到了某些臭味兒。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人應當是自我約束的,但是在這里我看到了“失控”。就像片子里張琨的那句話:“腦子里的那根弦就繃得松了。”于是自己就開始失控了。
貪腐者的失控其實很簡單,我們中國本來就有著請客送禮的傳統,逢年過節,親戚朋友坐一起喝喝酒,聊聊天,聯絡一下感情,再正常不過了。但是,身為一名人民公仆,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比常人更加的自我約束。齊斌講了他的第二個教訓,就是交朋友。“權錢交易的朋友不可用。”那些人總是從一點兒小恩小惠開始,漸漸的將你拉入墮落的深淵,到后來就成了明目張膽的好處費,甚至自己收錢成了習慣,竟然完全不再把這當成犯罪。片子里張乾德就將自己講的很清楚,從05年開始的吃喝、煙酒、衣服,到后來按比例收取好處費,一個擁有大好前程的農機技術人員就這樣成了國家的蛀蟲。
從收禮到貪污,他們僅僅只是走錯了一步,卻不得不用自己的自由與家庭來彌補。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這些現身說法的罪犯,用他們聲淚俱下的懺悔,用他們對自由和家庭的渴望,給我們實實在在的敲響了警鐘。一旦私欲膨脹,利欲熏心,權力就會成為埋葬自己的墳墓。一旦放松警惕,心存僥幸,罪惡就會如洪流一般將自己吞噬。
每個黨員干部都應當正確的看待個人的榮辱得失,努力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端正態度,認真學習,時刻將黨的宗旨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放在心頭,才能保證自己成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成為對家庭、對兒女負責的人。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心得體會(二)
“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對于我們這個把“人民”二字銘刻于心的政黨來說,反腐敗永遠沒有劇終
騎自行車上班,在陳舊簡陋的家中吃炸醬面,每個月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元生活費;然而在另一處隱秘的豪宅,壁柜里、床上、冰箱里,卻塞滿了一沓一沓的現金,總數超過2.3億元……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一開篇,就為我們勾勒了這樣一個腐敗官員的“兩面人生”。反腐決心之強、貪腐為害之烈,通過視聽語言呈現,讓人尤覺震撼。
“厲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義》甫一播出,便收獲觀眾熱情的點贊。除了跌宕的劇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它反映著當前中國反腐敗斗爭的實踐,回應著反腐敗的民心所愿。文藝當與時代同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為中國政治舞臺的重要內容,也成為牽動人心的時代命題。
電視劇中觸目驚心的貪腐畫面,是驚心動魄的反腐敗斗爭的藝術再現。在調查武長順案件期間,舉報人到中央紀委接受約談,為避免被打擊報復,一路竟換了三次車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權錢交易,事發后,僅僅清理從白家查獲的紅木、翡翠、玉石等藏品,辦案人員就花了十幾天時間……少數人的腐敗行為,甚至讓編劇周梅森感嘆,“遠遠超出了一個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實踐的影視劇,可以讓觀眾對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營造反腐的社會氛圍。
“我不干好事也就罷了,我還干這么多的壞事,就自己感覺到自己簡直是不可饒恕”“錢財有什么用,錢財沒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讓我罪孽深重”,這是落馬官員朱明國、魏鵬遠的懺悔。但到要承擔后果時才幡然醒悟,一切已為時晚矣。女縣委書記袁菱落馬后,常常回憶昔日在大學工作時的生活。她始終記得,夏天的時候,一家三口省吃儉用買了個空調裝在9平方米的書房,全家擠在空調前吃飯,其樂融融。可如今,這樣的日子再也不會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圓”,濫用權力帶不來幸福,不義之財給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這樸素的道理,最終只落得“樹倒猢猻散”。
隨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持續推進,人們對反腐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老虎”“蒼蠅”一起打,讓反腐敗只是一陣風、走過場等觀點不攻自破;對侵蝕百姓利益之舉堅決打擊,讓老百姓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越來越多的領導干部及其家人意識到,清廉是最好的“護身符”,經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鐘才能“治未病”。朱明國承認,“這一步邁出去之后,你沒有外力的強制和組織上的干預,靠個人不容易停下來”。從這樣的意義上講,反腐是緊箍,更是保護。雷霆的行動、強力的震懾,助推了政治生態好轉,正如周梅森所說,“改善土壤,改變政治生態,理順關系,讓能干的人得以發揮,讓正氣得以張揚”。
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當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要真正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還要依靠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繼續推進。“得罪千百人,不負十三億”,對于我們這個把“人民”二字銘刻于心的政黨來說,反腐敗永遠沒有劇終。以人民的名義,是反腐的動力,更是反腐的意義。
人民的名義觀后感心得體會(三)
按照市紀委的通知要求,觀看最高人民檢察院拍攝制作的警示教育電視專題片《人民的名義》,以增強全局領導干部職工防腐拒變的思想意識。
電視劇主要講述了由小官大貪的趙德漢被抓從而暴露了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復雜的官場關系和貫穿始終的“九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人民的名義》充分展現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反腐敗決心和人民檢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積極響應黨中央反腐主題,通過影視藝術手段,刻畫和展示中央反腐過程中的曲折經歷和感人故事。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的名義》中眾多案例,都不是偶然發生的,這些貪官都是因放松了思想的改造導致人生觀、價值觀逐步扭曲,都是從“不拘小節”一步步變為巨貪,都是因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導致權力成為私欲的工具,觸目驚心,發人深省,警示深刻。這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必須鑄牢“三個基礎”,時刻警鐘長鳴,防微杜漸。
一、鑄牢思想基礎。胡錦濤同志一再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 這既是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也是提高每一個黨員干部拒腐防變能力的必修課。一是要多學習,工作中我們將認真學習黨的黨的理論、方針等重要指導思想,學習中紀委和市紀委全會報告,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新《黨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等,全面提高理論素養、知識水平、業務本領和領導能力。二是要做表率,在思想上時刻樹立廉潔從政、為黨
分憂、為民解難得思想,不斷敲響克己奉公、廉潔從政的警鐘,真正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行,從內心深處筑牢自覺抵制貪欲引誘的防線,避免貪欲的腐蝕,努力做到“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三是要帶好班子,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會制度,定期進行談心談話活動,確保“三重一大”工作由集體決定,做到總攬不包攬,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撒手,營造一個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的民主班子。
二是要鑄牢工作基礎。
貪官們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放松了對工作的要求,我們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真實可信、不出假數”的理念,著力打造誠信統計,打造領導用得上、群眾看得懂的統計,不斷提高統計服務“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社會的能力和水平,創造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業績。一是加快改革,加快一套表及其配套改革進程;打造基本單位數據信息共享平臺,為協同監管、科學決策、科學統計奠定基礎;加快在地統計改革,促進城區經濟監測,推動城區經濟發展;加快地市級標準化局建設進程,推動全市統計工作登臺階上水平。二是夯實基礎,推行統計數據質量全過程的控制辦法,在全市推廣統計誠信全員承諾制度,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審慎評估制度的執行,實施標準化管理;建立基本單位共享、一套表采集兩個平臺,完善基本單位名錄、一套表數據、統計誠信、宏觀決策四個信息數據庫,構建穩固的信息化支撐體系。三是依法行政,2010年1月1日新《統計法》正式實施,我們將繼續堅持“為守法而執法”的理念,在執法過程中全力推行執法顧問制、限期責令整改制、行政處罰備案制、違法告知制四項制度,推進統計執法由“以罰代管”向“以整改糾正為目的”轉變,實現統計執法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兩促進、兩提高。
三是要鑄牢制度基礎。
程度、歐陽菁等高官的逐步墮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制度的缺失。在工作中我們將健全監督機制,用制度來約束權力,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錢。一是工作制度,完善督辦工作制度,實行工作限時辦結;始終堅持對局機關進行“治庸治懶”檢查制度,在財務上執行預算制、日清月結等制度著力打造勤政機關。二是任用制度,全力推行市委《干部輪崗指導意見》,實行“公開競爭、實名測評、雙向選擇”等方法,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三是學習制度,嚴格執行《牡丹江市統計局學習培訓規劃》,充分利用年報會、工作會、普法等機會,從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數據挖掘等多個方面加強對統計隊伍能力的培養,著力培養一支“坐下來能寫、站起來能講、走出去能干”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總之,通過觀看《人民的名義》對我們有很大的警示,我們深深地感到增強防腐拒變的防范意識,還要必須做到三個“始終保持”,一是始終保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二是始終保持艱苦奮斗、不驕不躁的優良傳統;三是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不斷地反省自已,檢查自己的行為,徹底與貪污腐敗、損公肥私行為決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