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春晚與我們歲歲有約,年年相伴,沉淀下來的是所有人共同的記憶,就像雪鐵龍百年來通過它的專注帶給我們的記憶一樣。又是一年除夕,今晚的春晚,你會看嗎?下面是2017春晚觀后感,歡迎閱讀。
2017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一
春晚,即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通常簡稱為央視春晚或春晚),起初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在每年農歷除夕 晚上為慶祝農歷新年 在其第一套節目直播的綜藝晚會。1983年,適應改革開放的形勢和文化領域呈現的活躍氛圍以及國人思想解放、振奮激揚的心理態勢,中央電視臺制造推出了首屆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一經推出,令全國人民耳目一新,受到普遍的歡迎和稱贊。
隨著春晚的再次臨近,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談論春晚,今年也不例外。從美猴王六小齡童是否能夠上春晚到節目名單的猜測和曝光,這已成為我們的飯后談資,盡管我們一直調侃春晚一屆不如一屆,節目類型也乏善可陳,但依然無法阻擋它成為當晚除夕夜收視率最高的節目。男女老少各家都圍在桌子前一邊吃著年夜飯一邊欣賞節目。那么我們不禁要問是什么造就了春晚呢?
首先,時間恰當性,作為除夕晚上必看的節目,無論你喜不喜歡電視上到處是春晚(當然我們不否認這里面的政治色彩)。
第二點,情緒調動性,春晚無疑成為了全中國人們歡慶春節的方式,它成功吸引億萬人次的收視和情感的共鳴。將家庭、朋友、親人聯系在一起。
第三點,娛樂話題性,春節前媒體就開始對春晚節目進行各種猜測炒作,廣大網友早已在網絡上炸開了鍋,對節目名單或明星進行各種腦洞式的想像。
2017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二
繼公布主持人陣容之后,央視春晚劇組近日又發布主題宣傳片《家和萬事興》,一分鐘的視頻雖很簡短,卻從“媽媽、姥姥到舅媽”無一遺漏,以“家”為切入點,從主觀視角走近每一個尋常百姓家,流露出一種合家團圓的濃濃深情,最終傳達出國人追求家庭和睦的傳統理念,即今年春晚的主題??家和萬事興,看得人心里備感溫暖。
每年春節臨近,春晚就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春晚由誰主持、節目單何時發布、節目設置上有哪些創新、有哪些當紅的明星會出現等,這些都會成為每年此時大家熱議的內容。據媒體報道,2015年的春晚將繼續堅持“開門辦春晚”,在加大創作力度的同時,節儉辦春晚、杜絕奢華之風仍是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之一。一方面,今年春晚的演播室和舞美設計將延用近年來的基礎舞臺,充分利用央視現有的硬件設備和資源,追求簡約、大方、美觀、實用的藝術效果。另一方面,春晚雖然節儉開支,但不能降低觀感,節目組提出了“節儉開支不能節儉創意”的口號。
然而,面對億萬觀眾的熒屏傳統“年夜飯”??春晚雖然不乏新亮點,但依然是年年都有人期待、有人叫好,有人失望、有人質疑。流水的春晚,鐵打的吐槽。在很多觀眾的印象里,春晚每年都是近乎程式化的流水線作業:要有歌要有舞,要有相聲要有小品,要有戲曲要有流行音樂,要有雜技要有魔術……從1983年至今,從“全民聯歡”到“全民吐槽”,春晚這桌年夜飯已經做了32年,似乎每個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春晚“菜單”。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春晚,春晚所承載的期望和被賦予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晚會本身。
那春晚的意義究竟在哪兒?已過而立之年的春晚凝聚了十幾億中國人親情與鄉愁的符號,已經成為幾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如今,春晚更是衍化為國人的過年習俗,揮之不去。這就像過年回家的車票、大年三十晚上的團圓飯一樣,一樣都不能少!因此,我們對春晚不必太苛求,它不過是一頓文化的團圓飯,春晚的意義更多在于陪伴。它年復一年地陪伴百姓迎接新年鐘聲,陪伴無數家庭包餃子、吃年夜飯,陪伴一代代孤獨的海外游子感受濃濃的中國年味兒。既然是團圓飯,其味道如何顯然已不是最重要的。事實上,一道已經吃了30年的大餐,要想年年有新意、場場有突破,要想讓每一名觀眾都滿意,根本沒有可能。換言之,對春晚我們應該更從容、輕松一些,以平常心待之,對形式和內容不必太過苛求。雖然每年都有人抱怨春晚不盡如人意,但如果不看春晚,這個春節或許會讓人覺得多少有些遺憾。
2017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觀后感三
每年春晚之前央視都會長時間播放給春晚預熱的類似新聞的節目,節目里兩個主持人穿得紅紅火火坐在演播廳里反復訴說著春節的喜慶事,間或放一點實時有關于春節的VTR,有時還會請一些長得就喜慶的嘉賓,并圈定了一個主題制作一系列非常用心的節目,無外乎就是些關于春節,關于團圓,關于家人的故事……記得去年還是前年,央視搞了一個好像是叫“說話亭”的東西,在很多城市都有投放,那些在回家過程中,已經回家,想回家無法回家或者沒有家的形形色色的人,在類似電話亭的亭子里面對著攝像機或高興或熱淚或悲傷的訴說著關于自己的春節故事,關于自己這一年做了什么,關于思念,關于團圓,關于逝去的親人等等等等。
而今年,央視策劃的大主題更加具有人情味,叫做“百姓自拍又一年“??就是類似于那部著名的紀錄片《浮生一日》般,由平凡的人們擔當導演和演員,自己拍自己的“春節故事”。雖然都是些平凡的普通人,雖然他們的拍攝手法簡單粗暴,鏡頭劇烈搖晃,角度異常刁鉆毫無專業性,但就是這些不專業不好看很普通的由平民百姓自己拍攝自己生活的簡單影像,卻充滿了珍貴的生活氣,讓人覺得,是啊,這就是春節。
是的,比起每年都全民關注被人挑刺的春晚,我對央視這個每一年都會播出的根本沒刺可挑沒槽可吐的叫“一年又一年”的節目尤其喜愛,因為這整個節目所要表達的和所要呈現的太純粹??無論你是榮華富貴還是貧窮如狗,無論你是闔家歡樂還是生活艱辛,這整個中國都有跟你一樣的人。而這些跟你一樣的人他們都想回家,都想合家團聚,他們或在拼命的往家里趕,或在工作崗位上瘋狂的思念家人……他們都在等待著春晚,或者期待著能看到春晚。
因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七個字對于數以億計的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大約等于“全家人吃著小食品喝著飲料酒水或包著餃子在家里笑笑呵呵的度過一個看一眾明星輪番上場混臉熟法律規定甚至還有執法人士守護能夠允許火藥在街上放的的夜晚”。
一個團圓之夜。
春晚的存在與其說是一個用于娛樂全國人民逗人歡樂發笑的節目,不如說是一個迫使人們“團聚”的習俗。你看不看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看它的時候你身邊有沒有你的家人,戀人,你許久不見的朋友……你的整個艱難的一年,只有在這一天不會感到孤獨,因為春晚作為國家的標桿總是傳達給你“中國人都在看”的理念,總是在傳達“無論你是什么樣的人這個世界上總是有跟你同樣的人為了看春晚而努力著為了團圓而努力著”的理念,無論你多么瞧不起春晚覺得春晚多么難看,你都不可否認它作為一檔娛樂節目對中國人“家”這個理念的鞏固作用,以及其體現出的巨大人情味。
這就是春晚存在的意義,它讓每一個或已經到家,或正在路上,或抱著孫子,或包著餃子,或還在工作或還在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國人有了一個切實的寄托和目標,它讓每一個中國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可以嫌棄它難看,可以嫌棄它尷尬,可以吐槽,也可以聯名上書要求更換節目或添加節目,但不舉辦?還是洗洗睡吧。
一邊看春晚一邊敲下這些,竟然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感動了,但還是要矯情的接著說,
愿你我共同享受這份目標是十幾億人份的巨大歡樂,無論這幾天再艱難,無論這節目再尷尬,浮生百態,冷暖自知,一年就這么幾天,一年就這么個節目,就當是為了這份流傳下來的傳統,微笑吧,只需要微笑,就夠了。
各位,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