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大業觀后感(一)
6月18日,逸翠園社區黨委開展黨員教育觀影活動,社區30余名黨員以及志愿者觀看了電影《建黨偉業》。
影片講述了1917年十月革命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真實再現了1917年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到來等重大歷史情節。影片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為國家尋找出路赴湯蹈火的艱難史實。
中國共產黨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每一位風云人物與每一段歷史故事都讓觀看的年輕黨員為之震撼,更勾起了經歷過那段崢嶸歲月老黨員的深刻回憶。為讓更多青年黨員參與學習活動,本次觀影特意設置在周末,陽光益家黨支部書記牛銳表示:“與我一樣的很多在職青年黨員,因為工作的緣故,參加黨組織活動必須向單位請假或者不得不缺席,這次的觀影活動安排在周末,讓我們青年在職黨員可以有機會在一起交流學習,感謝社區黨委的細致安排。”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九十五歲的生日,社區黨委舉辦了全體黨員大會、書記大課堂、“周五1小時”微課堂等系列教育學習活動,激勵廣大黨員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增強黨性意識,凝聚智慧力量,共同慶祝黨的生日。
建國大業觀后感(二)
放映廳內的燈光緩慢卻有些突然地亮了,影片已經結束,我有些激動,想要但羞于舉起雙手鼓掌,最終在片尾曲中聽見零稀的掌聲,響應了這份心情。為自己感到遺憾。
在影片的前半,我還難以接受其過于片斷化的敘事,有些不合時宜的插入曲,乃至客串角色的小煽情。我數次察看手表,以為將近尾聲,卻發現余有長得讓人不知道接下來還能講什么的時間。現在,我也不好說她是否把握了歷史劇與眾星聯袂,這兩個課題間的平衡。
然而這究竟是不能以尋常電影的標準來判斷的,內容和背后的意義超越了形式本身,透過歷史畫面領我們感受老一輩賢達在建設新中國過程中揮灑的汗水、做出的犧牲。因為是60華誕的獻禮,所以她是昂揚的;因為是對歷史的回顧,所以她又是沉靜的:如何有了現在,如何開拓未來。友人對我說:“愛國的心人人都有,只是有時不便直白地表達出來,而激發這情感,總得有個契機。”因而我想,愛國是熱血,也是內斂。前者,憶及聞一多先生悼念李公樸烈士的最后的演說;關于后者,腦海中滿是大家三個月來訓練的場景。
“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國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在得知媒體評點的國慶看點中沒有背景方陣時,我有些不滿。但是轉念一想這便是用行動證實自己對祖國的情感,而光環是虛妄的。那天看晚會的轉播,注意到當中對反應速率要求更高的“光立方”表演后,覺得自己真是輕松。雖說稱不上艱苦,每一位同學、老師、家長都為之努力的訓練??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