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直播觀后感
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回顧建黨九十五年來,這一宗旨始終貫穿于黨的一切活動之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推翻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我們黨就提出了符合全國各族人民要求的民主革命綱領和路線;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根本利益是建設一個國家,我們黨就根據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在建國初期及時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的過渡,確立了制度……所有這些都是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而且身為共產黨員,不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黨員同時還密切聯系群眾,維護群眾的正當利益。黨要求黨員和黨員干部,正確使用手中權力,人民給的權力真正為人民謀利益,廉潔奉公,不以權謀私,假公濟私,并通過多種渠道,認真>傾聽群眾呼聲,千方百計的解決群眾提出的問題,并且切實關心群眾的疾苦,在農村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熱心幫助困難戶發展生產,尋找致富門路,盡快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群眾有危難的時候,同群眾共甘苦,敢于挺身而出,為其排憂解難,堅決作到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很多黨員都是這樣認真去做的,使群眾從黨員身上感受到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踐黨的宗旨同自己的工作和言行緊密的結合起來,并在各自工作崗位作出了貢獻。
不同的年代,不同環境,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表現形式會有所不同,但本質和出發點都是一致的。從重要的國家干部到基層的工作人員,他們用自己的一生實踐著當初入黨時對黨做出的莊嚴承諾。他們或者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寶貴生命換取新中國的成立,或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或者堅守崗位,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常年累月,永不懈怠。他們不僅是黨的優秀兒女,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優秀兒女。他們為人民所做的一切,深深地感動著人民。雖然他們中有的人已經永遠離去了,但直到現在人民仍然懷念著他們。
深受人民愛戴的周恩來總理是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他的一生鞠躬盡瘁為人民。他撫養了很多烈士的后代,卻沒有留下自己的骨肉;他為新中國的富強做出了巨大貢獻,卻沒有給自己留下分文遺產。總理去世時,聯合國降半旗致哀,北京的十里長街上自發的站滿了為總理含淚送行的群眾。正因為他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如此倍受人民愛戴,受世人敬仰。
人民的好干部如孔繁森和焦裕祿,他們一生扎根大西北,在條件惡劣的地方,帶領人民脫貧致富,直到生命的盡頭。人民的好醫生華益慰,用自己的精湛醫術救死扶傷,從醫幾十年,不義之財分文不取,憑借高尚醫德,他贏得了人民的信任。人民的好警察任長霞,在擔任市公安局長期間,除暴安良,為維護一方安寧做出了巨大貢獻。她在一起車禍中不幸遇難之后,全市人民爭先為她送行。正是她為人民辦了實事,辦了好事人民才會如此感念她。作為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華中農業大學學生徐本禹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為了支持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在一個偏遠閉塞的小山村一干就是三年。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舉不勝舉。
太多的優秀共產黨員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只要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他的一生就是為人民服務,他的生命也因此變得偉大,不朽。“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加入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每一個共產黨人一生行為的準則。只有加強修養,才能堅持下來,才能無愧于黨員這一光榮稱號。為此,我們必須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必須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本領,掌握知識技術,更好的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必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為人民服務的習慣。把習慣成自然的時候,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變成習慣。
篇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直播觀后感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九十多年的風風雨雨。為紀念建黨95周年。今天,我去影劇院院看了一部3D動畫電影《沖鋒號》。
該片從一個流浪兒虎子遭遇戰火受傷,被紅軍戰士救起的故事開始說起,流浪兒虎子參加紅軍隊伍,從一個沒有信仰,沒有紀律的毛頭小子,歷經一系列艱難困苦之后,成長為一名敢于奉獻,不怕犧牲有勇有謀的小紅軍戰士,并且在最后為紅軍隊伍吹響了救命的沖鋒號。這部動畫片真實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隊伍血戰湘江、轉戰遵義、飛奪瀘定橋、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等重大歷史事件。我在看電影時,被感動了好幾次。而我認為,這些情節之所以能感動我,正是因為它們是一個個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具體行為表現。整部電影讓我獲益良多。
讓我最感動的,是影片中一個個共產主義戰士。他們有著不懼槍林彈雨,為了革命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中國共產黨誕生于祖國民族危亡之際。自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每遇艱險都表現出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戰愈強的生命力,讓世人刮目相看。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氣勢磅礴的解放戰爭,日新月異的新中國建設,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催人奮進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正是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有著他們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才書寫出了我黨今日的輝煌。
另外一點讓我感觸頗深的是,紅軍隊伍在行軍中表現出的嚴明的紀律性。影片中主角虎子一開始沒有什么紀律性,吃人家的紅薯,喝了人家的酒,結果受到了嚴厲的批評,而他所在的連隊也受到牽連而被處罰。虎子的事情雖小,卻恰恰體現出我們共產黨員隊伍應該是一個有信仰,有紀律,一切為了群眾的組織。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所有黨員干部必須堅持紀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紀律沒有特權,執行紀律沒有例外。紀律是增強凝聚力、提高戰斗力的重要保障,是弘揚優良作風、保證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前提。只有從嚴治黨,違紀必究、執紀必嚴,才能從根本上防止黨員干部腐化變質,維護黨的純潔性。
少年當自強,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再需要吹響戰斗的沖鋒號。但我們作為黨員干部,仍然要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共產主義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努力工作,奮發向上。
篇三: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直播觀后感
崢嶸歲月,如歌情懷。95年前,浙江嘉興一艘普普通通的紅船,重塑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95年來,她奮力前行,創新開拓,艱辛探索,努力奮斗,牢牢植根于人民群眾沃土,已經成為了擁有著8000多萬黨員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執政黨,并帶領著13億人民將中國建設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凡是過去,皆為序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迎著中國夢的瑰麗前景,回首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5載風云歲月,令人感慨萬千。
“橫空大氣排山去,砥柱人間是此峰”。正如開國領袖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就不能勝利。”建黨95來,我們黨一次次逆水行舟,一次次力挽狂瀾,一次次峰回路轉,一次次勇往直前……在挫折中奮起,在探索中反思,在挑戰中超越,從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確立基本制度,再到開創,堅韌不拔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譜寫的是一部恢弘的史詩,鑄就的是一座不朽的豐碑。
道路決定命運,信念指引方向。回望95年,面對一次次嚴峻的挑戰和考驗,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不竭活力,為什么始終充滿蓬勃生機?歷史早已給出答案。
團結就是力量,核心就是靈魂。紀念建黨95周年,就是要牢記歷史昭示,增強跟黨走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黨的領導下為中華民族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紀念建黨95周年,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黨的事業興旺發達、人民生活不斷改善譜寫新的篇章;紀念建黨95周年,就是要以共同意志凝聚強大力量,以時不我待、矢志不渝的奮斗精神,攜手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奔向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未來。
95年披荊斬棘,中國共產黨由小到大,歷經挫折與勝利、苦難與輝煌,成為任何敵人和困難都壓不倒、摧不垮的時代先鋒。
95載引領征程,中國共產黨由弱到強,寫下革命、建設、改革的壯麗篇章,成為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引領民族走向復興的核心力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從革命勝利的重要法寶到復興圓夢的根本保證,黨的建設貫穿中國共產黨近百年奮進歷程,成為黨永葆生機之本、充滿活力之源,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前進,寫下引領中國進步發展的恢弘篇章。
從救亡圖存到復興逐夢??95年滄桑巨變,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確保黨在不同時期擔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
開啟歲月的塵封,追尋歷史的足跡。在位于北京西郊的中央檔案館,記者查閱到,一份建黨20周年之際中國共產黨送給自己的特殊的“生日禮物”。
75年前的7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過《*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這是建黨以來第一個以增強黨性為主題的文件。
年代久遠,當年的文件已紙面泛黃,字里行間流露的自信與自豪依然清晰可感:“中國共產黨經過二十年的革命鍛煉,現在已經成為全國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的決定的因素。”
復雜歷史因素和當時的緊迫現實,讓我們黨意識到,必須“進一步的成為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的黨,要求全黨黨員和黨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和統一紀律下面,團結起來,成為有組織的整體”。
“沒有這樣堅強統一的,集中的黨,便不能應付革命過程中長期而殘酷復雜的斗爭,便不能實現我們所擔負的偉大的歷史任務。”文件寫道。
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一個黨:她自誕生之日起,就承擔起爭取民族獨立和實現國家富強的歷史重任,并為了更好地擔負使命,而不斷武裝頭腦、強身健體、提升能力。
從提出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始終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到把“支部建在連上”,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再到通過整頓學風、黨風、文風,使黨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
尋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道路上,走向勝利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黨的建設的不斷加強。
在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這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中,黨的建設處于關鍵地位。
從以黨的建設有力保證“三大改造”順利進行,確立制度;到圍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條件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開創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實現國家富裕和人民幸福的建設征途中,邁向輝煌的每一程,都伴隨著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的努力。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歐陽淞說:“黨之所以總能戰勝風險、力挽狂瀾,是因為黨的事業代表著歷史前進的方向,黨的建設把黨鍛造得堅強而有力量。”
奮斗征程漫漫,復興曙光在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黨中央繼往開來,把歷史的珍貴啟示,凝練成“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錚錚誓言,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治國理政戰略布局,以改革創新精神書寫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時代篇章。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黨中央強調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強調提高黨領導發展能力和水平更好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
??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黨的建設制度化水平顯著提高”既是改革目標也是改革保障。
??建設法治中國,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被確立為總目標的重要內容,依規治黨與依法治國相提并論,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我們今天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歸根到底,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從“兩個務必”到“權力進籠”??95年錘煉鍛造,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確保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1933年,一份《關于懲治貪污浪費行為》的訓令在中央蘇區頒布。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個反腐規定。
“有的蘇維埃干部用信封用多了、點蠟燭點多了要通報批評,有的干部用公家的錢給自己的槍買了一塊紅綢布要受處分,用公家的錢下館子吃飯要受處分,騎公家的馬回家也受處分。”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陳勝華說。
“中央蘇區還建立了舉報箱,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監察制度來懲治腐敗。”他說。
拒腐防變,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一道嚴肅的考題,像一場與自己的賽跑,戰爭年代如此,和平年代更是如此。
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黨的先進性并非一勞永逸、一成不變,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
面對“四大考驗”“四大危險”,以*同志為黨中央,發出“歷史使命越光榮,奮斗目標越宏偉,執政環境越復雜,我們就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越要從嚴治黨”的宣示,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邁出新步伐,躍升新境界。
擰緊思想上的總開關。三年多來,相繼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使各級黨員干部不斷堅定信仰、明確宗旨,不斷強化“嚴”和“實”的要求,不斷提高尊崇黨章、遵守黨紀的自覺,不斷增強“政治”“大局”“核心”“看齊”的意識。
打響改進作風的持久戰。三年多來,黨中央管黨治黨的實踐以作風建設開篇,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從細處入手,向實處用力,聚焦反“四風”、改作風,一環緊著一環擰,一錘接著一錘敲,清除了痼疾頑癥,恢復和發揚了優良傳統,嚴肅起黨內生活,逐步建立起長效機制,打壓了歪風邪氣,弘揚了乾坤正氣,提振了民心士氣。
揮出嚴厲反腐的組合拳。三年多來,黨中央堅持反腐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打虎”“拍蠅”“獵狐”全面推進,既有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又有滴水穿石、抓常抓長的耐心,更有著眼長遠、改革創新的信心,推動反腐敗壓倒性態勢逐步形成。
要建設和管理好一個有8700萬黨員的大黨,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
從落實治黨責任,到推進從嚴治吏;從明確選人用人程序標準、改進考核方法、推進能上能下,到嚴把黨員入口、打牢基層基礎;從實現“紀”“法”分開,到強化監督、執紀、問責……
伴隨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步步深入,一系列黨內法規制度不斷出臺和完善,構建起相互銜接的制度體系,劃出紅線、扎緊籠子,努力實現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新華社記者在北京、安徽等地高端酒店及超市了解到,以往動輒上千元的粽子禮包已鮮見蹤影。安徽一家五星級酒店大堂負責人說,這幾年高端粽子禮盒訂購量直線下滑,“今年干脆取消了千元以上的禮盒。”
“查得這么嚴,沒必要以身試法。”“別人都不拿,自己也就不想著拿了。”記者采訪時,不少公務人員的心態已有明顯轉變。吉林省一家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大節小節都要給各相關部門備禮,這幾年“閑”了下來,“禮品費都審不下來了”。
看似尋常實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以*同志為黨中央用新形勢下管黨治黨的新實踐,再度詮釋了中國共產黨永葆先進的秘訣。
“中國共產黨有一個突出優點,就是有能力、有魄力、有辦法反對和糾正黨內一切脫離人民群眾、腐蝕黨的健康肌體的消極現象。”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說。
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95年血肉聯系,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確保黨始終踐行根本宗旨
八項規定,三年多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詞,更是加強黨的建設帶來風氣一新、人心一振的鮮活例證。有人感嘆,八項規定改變了中國。
80多年前,同樣是一份言簡意賅但內涵深刻的規定,助燃了中國革命的燎原星火。
井岡山,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起點。
“秋收起義爆發時是5000多人,打了不到4天就剩下不足2000人,從文家市出發是1500來人,到達三灣的時候不足1000人,經過三灣改編剩下了700多人。”陳勝華教授對這段歷史異常熟悉。
課堂上,他經常向學員提出這樣的問題:“在中國革命處于最低潮的時候,一個僅有700多人的部隊在一個偏僻的山區,四周都是白色政權包圍,說要去奪取全國政權,你相不相信?”
奇跡是怎樣創造的?“首先,嚴明紀律,獲得群眾的信任,這是最重要的。”陳勝華說。
正是從秋收起義到井岡山時期,我們黨先后制定頒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并最終豐富完善成為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在六項注意中,有一項原來是還門板,后來改成上門板。”陳勝華解釋,“紅軍戰士沒有床,為了防潮只能借老百姓門板再鋪上稻草休息,而還門板的時候,各家門栓的高度不一樣,只有把借來老表的門板裝上去才真正是還了。”
一字之改,寓于其中的,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本色初心。
從井岡山出發,行程萬里初心不忘。心系人民,也由此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執著堅守。
從一名朝氣蓬勃的大學青年教師到積勞成疾溘然離世,河北農業大學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把太行山區生態治理和群眾脫貧奔小康作為畢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層200多天,讓140萬畝荒山披綠,帶領10萬農民脫貧致富。
35年如一日,以生命作筆,李保國在太行山區寫下一位共產黨人的為民情懷。
“我是共產黨員,是黨和人民成就了我,我必須永遠服務于人民。”李保國生前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震撼心靈。
人民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
正因為有無數“李保國”式的中國共產黨人,我們黨才會有“真正的銅墻鐵壁是群眾”的思想認識,才會贏得人民群眾“最后一碗米拿去當軍糧,最后一尺布縫在軍裝上,最后一個娃送去上戰場,最后一床被蓋在了擔架上”的衷心擁戴。
95年來,從帶領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到走向強起來的歷程中,為人民服務是黨的一切理論和行動的根本指導方針,黨的建設始終圍繞更好踐行根本宗旨進行和展開。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是以*同志為黨中央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也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強自身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筑夢圓夢的征程上,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發展理念中貫穿著鮮明的群眾導向、民生導向,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努力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讓億萬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
正風肅紀的過程中,黨中央著力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植于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之中,著力查處吃拿卡要、庸懶散拖,著力解決高高在上、脫離群眾、“為官不為”,著力治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改革推進的深水區,改進行政審批,打通服務和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一張張權力清單、一幅幅辦事流程圖,一座座社區服務中心、一項項代辦服務背后,是廣大黨員干部創新形式開展便民服務的探索與努力。
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干部力量向貧困地區傾斜,考核指標向減貧、民生側重,基層黨組織成為脫貧攻堅的戰斗堡壘,“第一書記”成為脫貧致富的領路人。同時,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不斷加強,堅決遏制扶貧領域腐敗現象。黨的建設,為實現“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目標提供有力保證。
“出臺八項規定、加強作風建設、踐行群眾路線、開展學習教育、大力倡廉反腐等等這些舉措,都是要讓我們黨員牢記黨的宗旨,真正踐行黨的宗旨,提升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
打鐵還需自身硬,萬峰磅礴看主峰。
在以*同志為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毫不松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更加堅強有力的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開創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