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瘋狂動物城》在全球火熱上映,許多地方掀起了“瘋狂動物城風潮”,影迷們紛紛在生活中尋找《瘋狂動物城》的影子,甚至直接親身上陣coseplay動物明星們,畫師們自然也不甘人后,腦補各種劇情出來滿足影迷們的期待。下面是快車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的2016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歡迎閱讀與借鑒。
2016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1
兔子朱迪渴望在瘋狂動物城中當一名警察,以維護社會的安定,為了世界的更加美好而持之以恒地努力超越自己,它個頭嬌小,在獅子、河馬、大象等同校警員的訓練中常常被訓導員無情宣判“陣亡”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習中,但兔子朱迪憑著一腔熱情和百折不撓的勇氣以及匠心獨運的智慧超越了警校所有學員而一躍成為最優秀的預備警察。綿羊副市長為它親自戴上獎章,獅子市長在萬眾矚目的大會上親自表彰了它,朱迪滿心歡喜,在父母喋喋不休的充滿關愛的祝福聲中離開兔子窩,坐上火車,向它的理想之城-----動物城駛去,由此開啟了朱迪的尋夢之旅。這是3D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中的情節片段,由著名動畫公司迪士尼出品的第55部電影,影片承載迪士尼亙古不變的風格------喜劇、溫情、唯美、音樂風等一系列正能量元素的完美融合。因為至始至終秉承著“為全世界帶來歡樂”的理念,所以迪士尼推出的電影幾乎沒有一部負能量,全是正能量十足的動人精品。不錯,迪士尼出品,必屬精品。這部《瘋狂動物城》亦復如是。
也許有人會說迪士尼出品的動畫大多過于低幼,劇情也過于簡單,但實際上,簡單恰恰是人生夢寐以求的最高境界,正如《道德經》中所說的大道至簡、大盈若缺一樣,迪士尼動畫所宣揚的思想理念恰恰是全人類一脈相承的共同價值理念,而這些至寶般的價值理念又幾乎全部蘊藏在被普通人嗤之以鼻的每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兒童是這些可貴思想的生動形象化呈現,不過可惜的是,僅僅止于兒童。成年人的心思太復雜,因而也就離真理越來越遠,當然也就越活越痛苦,越活越疲憊了。
《瘋狂動物城》在畫面風格上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令人嘖嘖稱贊自是不必贅述,因為這本是迪士尼的強項,但《瘋狂動物城》最成功的地方卻偏偏是迪士尼以往的弱項-----情節,尤為令觀眾出乎意料,喜出望外。比起《冰雪奇緣》音樂風的“泛濫成災”,這次《瘋狂動物城》在音樂風的比例的運用上做了大刀闊斧的調整,音樂風恰如其分的弱化有效加強了影片故事情節的嚴絲合縫、卒章顯志。簡單的說,《瘋狂動物城》講述了一個體系完整、節奏緊湊、基調歡快、情節跌宕起伏環環相扣的正能量故事。其中,偵探懸疑元素的有機榫入無形中提升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而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之間與生俱來的敵對因子的化解則映射了一種人類世界不同國家不同種族敵對矛盾沖突不斷的理想教化,這種深藏其中的理想教化自然提升了影片的格調,升華了影片的境界和思想內涵,不單單是善與惡的較量,美與丑的對決,而是為之人類的最高理想-----大同世界而攜手并進,眾志成城。所以,《瘋狂動物城》在給兒童帶來笑料不斷的同時,亦是大人們反躬自省的精神寶典。
影片的開頭就以舞臺劇的方式講述了動物城形成的前世因緣-----即動物們在不斷進化和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文明和禮儀,食肉動物不再食肉褪去野蠻的外衣變得和食草動物一樣溫馴善良可愛討人喜歡并也開始穿衣打扮建設高樓大廈發展科技文明,標志著動物種群之間隔閡的化解,烏托邦意味的動物都市 -----動物城就此誕生了。但我們在看完影片后才發現,動物城并非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烏托邦,它只是外表欣欣向榮一派美好實則存在各種問題各種犯罪活動的豪華都市。很像美國的紐約和中國的上海或者其他國家的繁華都市。走私販、騙子、黑幫、小偷潛伏在城市的周郊,種族歧視、明爭暗斗、各懷鬼胎等鬼蜮伎倆層出不窮,傲慢、偏見讓人嘆惋,誤會、友善、不離不棄則讓人感動。
誰會想到最狡猾的狐貍卻擁有最真誠的胸懷,最溫馴的綿羊卻擁有最邪惡的手段,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偏見和誤會像一種可怕的瘟疫迅速燃燒、傳染,讓狐貍一族背上了永世都難以洗脫的狡猾和不被信任的壞名聲。這就像人類社會中對某一種族和某一國家存在的既定偏見和誤會一樣,讓人痛心疾首卻無能為力。狐貍尼克并不甘心做一個靠打法律擦邊球來行走江湖的混混,它的理想是和兔子朱迪一樣當一名保衛城市的警察,它聰明細心,本質不壞,只因小時候被同學誤會欺辱才導致不思進取、不忿周遭、淪落至此,兔子朱迪用兔子特有的“狡詐”控制了狐貍尼克,使它被迫與自己一道調查案件以使自己順利坐穩警察之位而實現自己的夢想,在一起調查冒險的過程中,兔子朱迪的積極、樂觀、善良、樂于助人、永不放棄的美好品質打動了狐貍尼克,尼克本性的真誠和與生俱來的智慧也在冒險中曝露無疑,二人漸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了一對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和獨一無二的完美搭檔,直到聯手破獲并揭開了“午夜嚎叫”促使動物發瘋的謎底,狐貍尼克也實現了自己久違的夢想----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警察。
《Try everything》,努力去做每一件事,在生活中,在陽光熠熠的日子里,或在烏云密布的壞天氣,都沒關系,因為那些艱難的糟糕的事,都有自行化解的秘密,這秘密就是------try,努力!永不放棄!樂觀,積極!心存善意!
2016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2
《瘋狂動物城》是迪士尼影業出品的一部3d動畫片,該動畫片講述了一個動物和平相處的城市,兔子朱迪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兒時的夢想,成為動物城一名警察的故事。有人說,動畫片是屬于小朋友看的,然而《瘋狂動物城》這部動畫影片受到了不同年齡階段人的好評。而自己在觀看之前,也早已被各種社交網站刷屏。
該片的人物如其電影名字,都是動物,有犀牛,山羊,兔子,狐貍,水牛,獵豹等,而兔子朱迪和狐貍尼克是這部片子的主人公。兔子朱迪從小酒夢想成為一名警察,卻受到各種嘲笑,并認為兔子朱迪是癡人說夢。朱迪為了證明自己,最后成為了動物城的第一位兔子警官。果然,每個人都是有夢想的,理想和現實相比,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就如兔子朱迪,它夢想成為一名警察,可現實卻遭到了大家的嘲笑,就連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勸它回家種蘿卜。朱迪偉了證明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在警校比誰都努力,刻苦,最后成為了動物城的第一位兔子警察。兔子朱迪的努力,從動畫的渠道,來告訴觀看影片的我們,縱然現實再殘酷,只要自己努力,腳踏實地,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兔子朱迪就職后,為了證明自己能力,偵破了一樁神秘的案件。在破案中,認識到了狐貍尼克。在許多人看來,包括影片中所有的動物角色,都覺得狐貍天性狡猾,不可相信,可是狐貍尼克幫助了兔子朱迪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最終偵破了這樁神 秘的案件。在這個過程中,狐貍尼克和兔子朱迪發生過爭吵,兔子朱迪還是選擇了相信狐貍尼克,狐貍尼克最后也當上了第一位狐貍警察。兔子和狐貍角色的對立,難道不就是代表著種族對立嗎?可無論是兔子和狐貍,他們都是平等的。這部影片只是將人換成了動物,這也表現出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是膚色還是種族不同。
《瘋狂動物城》不單是角色設定特別,就連其城市也是動物的不同屬性的來劃分區域。有熱帶雨林,沙漠,冰川,還有著小型動物生活的城市。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吃喝玩樂都和人類無所差別。
這部影片帶給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可以說是老少皆宜。小朋友會覺得動物可愛,看著開心。年齡大一點的觀影者則會從每個故事背后發現不同的人生道理,老少皆宜的一部影片,不愧是迪士尼影業出品的一部好電影。
2016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3
三月春季檔上映了一部由迪士尼出品的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在這座完全抹殺掉人類存在的動物城里,高度擬人化的動物便代表著人類本身。小朋友能自鮮活生動的動物群像中收獲歡樂,成人亦可從中領悟到深刻的主題及厚重的內涵,繼而引發沉思。
故事圍繞一座動物大都市展開,在其間,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和諧共存,相處融洽。不料和平局面在一夕之間變得岌岌可危,整座城市瀕臨分崩離析……
然而故事并不止于此,更深層次的蘊意逐漸浮出。矛盾沖突源自恐懼,而恐懼的表象之下,埋藏著成見與無知。
影片中有一幕,當一個老虎在地鐵落座時,坐在隔壁的兔媽媽連忙將身邊的小兔攬入臂彎,滿懷戒備,而面容和悅的老虎猶渾然不覺,看來尤其令人心酸不已。動物世界即是人類社會的投射,類似橋段在影視作品中很常見:一位身材壯碩的黑人步入電梯,其間的白人女性立刻陷入緊張不安,甚至提前下去。
人們總會對陌生未知的事物產生恐懼,從布魯諾因地心說被送上焚燒臺,到對艾滋病毒攜帶者的妖魔化邊緣化,從影視作品對反派人物丑化矮化的臉譜化塑造,到對婚姻平權理念的抵制,由偏見和歧視所導向的行為與精神的雙重暴力形成于固步自封、抱殘守缺的思維定式中。因不了解,所以恐懼,進而排斥。凡事不應囿于先入為主的既定思維,抑或自以為是的固有觀念,昔時伽利略站上比薩斜塔驗證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以挑戰被視為真理化身的先賢亞里士多德的學說,這給放棄獨立思考能力,一味盲從所謂權威的人們很好的教訓。可慣于被灌輸,由此思想固化,從而拒絕吐故納新的思維模式依然存在。
對多樣性、百花齊放的包容,是文明的體現;對異見者、一家之言的尊重,是進步的表征。文明的社會,理應是復調的,而非異口同聲;進步的國家,更當是多元化,而非大搞一言堂。作為個體,組成集體的最小單位,我們每個人均應跳出僵死教條的拘泥局限,讓理性與求真占據主導,培養分析、判斷、辨別能力,具備獨立思維,不跟風,不盲從,不迷信,不人云亦云、不求甚解。即使無法一蹴而就,先明晰出平等的認知,樹立起思辨的意識亦屬大有所得,倘能如此,也不枉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感動與感悟了。
2016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4
71年前,喬治?奧威爾用一部《動物莊園》隱喻了人類社會里集權統治(蘇聯)的建立,1954年就被改編成了動畫電影在影院上映??《動物莊園》是英國影史上第一部影院動畫長片,后來更是多次被搬上大銀幕。
71年后,迪士尼用一部《瘋狂動物城》重新隱喻了當下的美國社會??你不得不嘆服于《瘋狂動物城》的寓教于樂,迪士尼當然是來拍商業片賺錢的,也沒有證據證明主創人員要在影片里夾帶什么政治理想\社會情懷的私貨,但《瘋狂動物城》就是這樣飽蘸美國社會現實的宏大背景,又落腳在老少咸宜的可愛動畫中。
《動物莊園》塑造的是一個典型的“反烏托邦”(在此暫不區分“敵托邦”、“異托邦”和“反烏托邦”),那個被豬竊取了領導權的農場,就是現實中人類集權統治建立后的暗黑童話式寫照;而《瘋狂動物城》則截然相反,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個現代烏托邦社會(英文片名Zootopia就是“動物園”Zoo和“烏托邦”Utopia兩個單詞的結合),從政治光譜上來說,我們甚至可以斷言《瘋狂動物城》就是《動物農莊》的反義詞(關于喬治?奧威爾的民主傾向姑且不做辨析,此處僅指大略)。
《瘋狂動物園》的烏托邦是哪里?就是美國。迪士尼本來就是一個美式烏托邦的文化營造者,而對于現代憲政社會中的居民來說,美國早就是真正的烏托邦,這根本不需要迪士尼營造??譬如法國人很早就承認這一點,當年托克維爾去美國窮游后回來發帖就這么說,后來鮑德里亞去美國公款吃喝,也撂下一句狠話:美國是“實現了的烏托邦”。
《瘋狂動物城》正是用賞心悅目又充滿音樂動感的動畫場景圖解了美國社會的烏托邦說明書??音樂動感很重要,以迪士尼為代表的美式動畫片有濃厚的音樂\歌舞片血緣,《瘋狂動物城》在這一點上甚至隱約露出幾分“幻想曲”的美妙身影。
兔子朱迪是個鄉下農場的女孩??想想《動物農莊》,在不同的意義指涉下農場里的動物能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內涵??從小時候起,她就開始扮演關于“瘋狂動物城”是如何建立的兒童舞臺劇。
不要小看這出萌態百出的兒童舞臺劇,事實上,這出舞臺劇所闡述的理念正是當下美國社會得以建立的基石,或者說,是一次童心版的“社會契約論”演示,也是一次當代憲政社會的發生學理念活劇??動物們去掉了野蠻的“動物性”,(依循著契約精神)共同來到“動物烏托邦”(瘋狂動物城),幾乎建立起一個大同世界。
動畫片里展現的“動物城”實在是太美好了,美好到幾乎讓人相信福山的“歷史終結論”有了幾分道理。這里也有犯罪,也有官僚主義,也有不公平現象,但總的來說,不論你是何種膚色、性別、性取向??外表、習性各異的動物顯然是最好的隱喻??只要你努力奮斗,就一定能獲取相應的回報。
這是活脫脫的“美國夢”寫照,那個流光溢彩富麗堂皇高聳入云的“瘋狂動物城”,也正是鄉下兔子朱迪的兒時夢想??看來城鄉差別在美國也是切實存在的,這一點到跟正在大力推進城鎮化的中國不無相似。
“瘋狂動物城”到處是“政治正確”的鶯歌燕舞,起碼從基礎設施上看,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長頸鹿,還是矮胖敦實的嚙齒動物,在乘坐交通工具、購買公共服務甚至日常消費時,都不會有任何不適,總有相應的設施、尺碼符合你的要求。
不由得想起前兩年ABC熱播的喜劇《外星鄰居》,一群外星人來移民到白人社區里,發生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而且那群外星人都長著黑人或者亞洲人的臉孔??顯然,這是對當下美國移民問題的喜劇化反映,某種意義上,《瘋狂動物城》就是用動物取代了《外星鄰居》里的外星人而已,骨子里其實還是聚焦在美國社會的多元文化、多元種族問題之上。
你甚至可以把兔子朱迪看成是一個移民??她從小生活在遠離動物城的農場里,向往去動物城里做一名警察,從這個意義上說,朱迪的確是一名移民(為什么是女孩子?看看《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就明白了,現在想要掙美金,設置一個女一號比較靠譜)。
但是朱迪并沒有給人以外來移民之感,這無疑是因為她的兔子身份??從片頭一開始,“瘋狂動物城”就在渲染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區別,而在動物城里,高達90%的居民都是食草動物,這自然使得朱迪與動物城的主流居民有了同種之感??折射進現實,就可以說朱迪是只白人、基督教兔子,當然這么說在美國絕對政治不正確,連奧斯卡沒給黑人提名都被狂吐槽嘛。
不過這從畫風和背景音樂上也能看出來,黑社會鼴鼠一出場就有著濃郁的南歐音樂風情,雨林里的豹又是典型的拉美氣息??動物的不同來源自然會被觀眾與現實相聯想,譬如報新聞的熊貓怎么可能不覺得是華人,鼴鼠老大一水兒的北極熊保鏢又有撲面而來的俄羅斯打手即視感。
在追查案件的過程中,朱迪去了不同的街區,這幾乎就是當下美國不同族裔聚居區的現實寫照??估計是因為沒有出現唐人街,所以中國觀眾感觸沒有那么明顯。
有趣的是,作為警匪故事的《瘋狂動物城》的幕后大陰謀居然是食草動物非法制造危機,意圖誘發食肉動物的動物性,由此來制造恐慌并獲取食草動物的大多數選票??這是一個相當高明的反派設計,一來在敘事上有翻轉,二來也是直指美式民主的命門:民主,是為了防止多數人的暴政。
很多人一直習慣建構一組“暴虐的特權統治者”VS“道德高尚的普羅大眾”的二元對立概念,并以此來確證民主的合法性,殊不知這只是一種民粹式的偽民主理念。某種意義上,這種思想跟跪舔統治者的奴才意識沒什么分別??現代獨裁者往往建立在民粹的暴政土壤之上,以“天子”恩威直達“萬民”,其他階層的有產者則分分鐘處在被犧牲的地雷陣里,只要需要,他們隨時會被拿出來獻祭給“國家\人民”,所謂“有恒產者有恒心”,在一個滿是“打土豪分田地”意識的民粹\獨裁社會里,是斷然不可能實現的。
正確的理念,應當是盡可能的包容并尊重差異性(某種程度上一個社會的民主程度正是由其包容程度來衡量的),食草動物在《瘋狂動物城》里居于絕大多數,但它們也必須尊重食肉動物的合法權利(當然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這才是“動物烏托邦”的立邦之本(復雜的憲政原則在此取代了“一人一票”的簡單多數決,可參照美國總統大選的辦法)。
充分尊重每一個階層、族群的差異性并保障他們的權利,然后在契約(法治)的基礎上給所有人以個人發展的機會,由權利保障通向機會均等,這樣的“瘋狂動物城”難道還不是一個烏托邦?
至于被喚醒獸性的食肉動物,可以解讀為凡是出現反人類行為的暴力攻擊者,其實都是人性泯滅的結果(當然在《瘋狂動物城》里“人性”被“社會化的動物性”所取代),在當下美國的政治語境中,很容易聯想到ISIS等伊斯蘭原教旨恐怖分子。
對和平的基督徒(食草動物)來說,伊斯蘭教確實有某種與生俱來的暴力攻擊性(食肉),這絕不是搞宗教攻擊,而是實事求是的從宗教典籍、儀軌而言。伊斯蘭教是在政教合一的體制下,隨著阿拉伯半島的戰爭過程誕生、傳播的,其教義中有不少“外向”之處,這跟基督教、佛教的“出世”色彩截然不同。
伊斯蘭教確實有很多與現代文明不融洽的地方,譬如要求女性素服頭巾,不能暴露身體,而且一夫多妻,這些在很多伊斯蘭國家是客觀存在的。從當下世界的恐怖行徑來看,伊斯蘭教徒也在大眾傳媒中給人的印象最深??特別以ISIS為代表??由此將其看作是“瘋狂動物城”里的“食肉動物”也不為過。
但是不能將“食肉動物”污名化,如果有個別食肉動物開始無差別攻擊善良的食草動物(基督徒),那絕不能代表食肉動物的全體。在動物城強大的建城理念下,食草動物們相信能與它們和平相處??這是多么強大的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人們限制自己的動物性,從而建設起互相依存的人類社會,這正是《瘋狂動物城》的最深層邏輯。尊重差異,保護每一個個體的權利,時刻警惕以“多數人”為名作惡(如果片中的陰謀成功了,幾乎就是希特勒通過魏瑪憲政選舉上臺的翻版,食肉動物很容易被解讀成是猶太人或布爾什維克的代表)。
在這樣的環境下,女兔子朱迪能實現哪怕最微小的夢想,而城中的動物居民們最反感的官僚主義也無非就是車管所里慢騰騰的樹懶??看看整日累得賊死的羊副市長,哪還有貪污受賄的機會?(在不同的社會體制和民眾心態里,官僚主義的車管機構可能引發截然不同的后果。《瘋狂動物城》里逗我們一笑,但在《蠻荒故事》里則引發了恐怖的血案)
當然,美式民主都是資產階級的、虛偽的,我們的民主才是真正的人民當家做主。
2016電影《瘋狂動物城》觀后感5
前兩年有本紐約時報暢銷小說,叫做《無聲告白》,是一位叫伍綺詩的華裔女作家寫的。
這是一個以悲劇開場的故事,它難得地以東方人特有的細膩筆觸,描述了美國種族歧視這個問題,因此成為當年的暢銷榜黑馬。而作為在研究生課堂上必修美國多元文化的心理學畢業生,自然而然地就將它作為了睡前讀物之一。
那個時候,每個晚上都讀一些,然后看著這個悲傷的故事猶如一張細網慢慢鋪展開。
有種無法抗拒的熟悉感一直縈繞,直到某一刻,故事與自己腦海中的記憶重合,然后讓我崩潰到不能自己。
這個故事如此沉痛真實,以至于不再與我無關。因為它在我研究生階段的時候,切切實實地就發生了在身邊。那個最后同樣逝去的生命,是我當時的一位同班同學。
如此相似的女孩,如此相似的人生熱愛,如此相似的家庭背景與父母期冀,最后卻是如此相似的悲劇。
《無聲告白》的英文原書名叫做”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看的過程中我多次崩潰大哭,因為那時才明白,曾經那個在人前笑得如孩童般純真、實際卻在同抑郁癥對抗的姑娘,哪怕當時已經有跡可循、卻依舊對所有人隱藏了多少讓人心碎的話語。
今天坐在電影院里,看這部叫做”Zootopia”的零差評動畫片。
雖然之前大致知道了故事的來龍去脈,自己依舊看得津津有味。
撇開完美的動畫效果與人物設置不說,片子本身就如同其他好萊塢動畫一樣,用最簡單典型的劇情,講述了最深刻的道理。
像兔子警察一樣,每一個沒到過Zootopia的人,都覺得這個地方充滿希望與未來,能讓一切都變得可能。
只要你有夢想,肯努力。
可是烏托邦不會真正存在,哪怕是這個夢想之城,也到處充滿了能將夢想踩在腳下的艱險與挫折。
更不用說滲入骨髓的標簽與歧視。
就如同美國,如同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
這依舊是一個關于標簽與自我的故事。
也許是因為自己當時生活的地方是費城,學習的專業又是涵蓋各種跨文化問題的心理與公共服務,并且實習的地點又是一個幾乎見不到白人和亞裔的公立中學,于是跟很多留學生不一樣,不管是從生活還是學習上,我都切切實實地感受著種族問題對美國人民生活的影響,以及這個問題在美國的敏感性。
多年前出國留學還沒像現在那樣流行普遍,大家說起美國夢,無非是想到萬惡資本主義的燈紅酒綠,抑或是有夢就能實現的自由民主。
可是去過的人才知道,那些國內熱門的社會話題,比如政府監督、貧富差距、權利、食品安全等,沒有成為大洋彼岸的熱門問題,也不過是因為它亦擁有此岸無法理解的社會話題。
你可以說是好與不好,但我更愿意說是社會差異。
標簽基于社會差異而生,譬如黑人更可能犯罪、穆斯林更極端、猶太人更精明難搞、高加索人更冷漠,而東亞人可能少受一些困擾,也許僅僅是因為貼在東亞人身上的標簽,盡是些“數學好”、“愛讀書”、“夠勤奮”之類的讓人覺得對社會無害、卻又讓美國人覺得異常無趣的刻板印象。
狐貍說,從那一天之后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我永遠,永遠不會將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給他人;第二,假如別人永遠都認為你就是那樣的人,那我不如什么都不做。
有一次,我去電影院里看《奧林匹斯的陷落》,一部英雄主義新片,劇情老套,俗不可耐。就是這樣一部毫無驚喜的動作片,電影院里的老美全程嗨爆,在主角被打時捂嘴吸冷氣,在主角打人時人工添加助威聲,在最后白宮被救時鼓掌大聲歡呼。
出了電影院,我只能感慨:老美真是懂得如同通過電影放松自己啊。
僅僅如此嗎?倘若這樣的片子發生在國內,大約會被人抨擊說:你看,國產片就是這樣爛。
我想那一刻,我是嫉妒的,嫉妒他們可以那么放肆。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愛自己所愛,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英雄,并且并不覺得那有多不能理所當然。
當我覺得那樣很愚蠢的時候,他們早就把愚蠢的定義拋到了九霄云外。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勇敢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推薦語
這個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沒有那么壞,也都沒有那么好。
假如我沒有活成你想象中的樣子,那我就只好說聲抱歉。
因為你想象中的我,被貼滿了標簽的我,也不過是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