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國的近代史是令人悲憤的,那是的中國人民處于黑暗與戰爭當中,我們的新中國也因此誕生,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血與淚的戰爭,不會忘記可歌可泣的故事,不會忘記那些用血肉之軀保衛祖國的英雄兒女。在近代史之中,有一段歷史,所有的中國人都會銘記。那就是抗日戰爭,今天,我看了《中國近代史之百團大戰》之后,不禁感嘆,為了不受屈辱,人民奮起拼搏,保衛祖國。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全國抗日救亡運動不斷高漲。1935年,日本發動華北事變,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全國主要矛盾。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七七事變,中華民族至此開始了八年的全面抗爭,而百團大戰就是中國抗戰時期,中國八路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1940年8月,八路軍指揮部動員了一百多個團,再華北地區兩千多千米的戰線上,對日本侵略者發動了大規模攻擊,拔掉了敵人靠近根據地的碉堡,據點,炸毀了鐵路,橋梁,公路,使日軍的交通線癱瘓.這就是著名的百團大戰.
自 1939年冬以來,日軍以鐵路、公路為支柱,對抗日根據地 進行頻繁掃蕩,并企圖割斷太行、晉察冀 等戰略區的聯系,推行所謂“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囚籠政策 ”。八路軍 總部決定發動交通破擊戰 ,重點破襲正太鐵路和同蒲路北段,給日本華北方面軍 以有力打擊。在華北交通線中,正太鐵路占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橫越太行山 ,是連接平漢、同蒲兩條鐵路的紐帶,是日軍在華北的重要戰略運輸線之一。八路軍的進攻戰役首先在正太鐵路 發起,因此開始稱為正太路戰役 。7月22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 、副總司令彭德懷 、副參謀長左權 下達《戰役預備命令》,規定以不少于22個團的兵力,大舉破擊正太鐵路。同時要求對同蒲、平漢、津浦、北寧 、德石等鐵路以及華北一些主要公路線,也部署適當兵力展開廣泛的破擊,以配合正太鐵路的破擊戰。要求各部在破擊交通線的同時,相繼收復日軍占領的一些據點。在這些地區和交通線上,駐有日軍和偽軍 約15萬人,另有飛機150架。 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懷指揮八路軍一二九師和晉察軍區等共一百零五個團二十余萬兵力,對華北地區的日偽軍發動了一次進攻戰役。但戰役發起后,由于八路軍廣大指戰員 和抗日根據地民眾痛恨日軍的“囚籠政策”,參加破擊戰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計晉察冀軍區39個團、第129師46個團、第120師 20個團,共105個團20余萬人,還有許多地方游擊隊和民兵 參加作戰。當彭德懷、左權在八路軍總部作戰室聽取戰役情況匯報、得知實際參戰兵力達到105個團時,左權興奮地說:“好!這是百團大戰。”彭德懷說:“不管一百多少個團,干脆就把這次戰役叫做百團大戰好了!” 由此,正太戰役 就發展成為百團大戰。這次戰役共進行大小戰斗1800余次,攻克據點2900余個,殲滅日偽軍45000余人,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的斗志,增強了必勝的信心。在此后的五年里,我國軍民浴血奮戰,終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來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
看完了電影后,我不禁熱淚盈眶,我不禁對其中的一些細節而感動,我也為人民下定決心保衛祖國而感動,為國難當頭升華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們不會,也不能忘記這些英雄先輩為保衛祖國,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因為忘記便意味著背叛!我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在歷史上書寫新一頁的篇章。
【篇二】
1940年8月,日本軍方采取了“囚籠政策”,想通過一條條鐵路兵線將華北八路軍圈住,甕中捉鱉,更打算“竭澤而漁”,將人民群眾這些“水”放干了,混在里頭的“魚”--也就是八路軍也就活不長了。在此之前,日軍在平津戰役、棗宜戰役中大勝,激起了八路軍的血性--不能再拱手相讓華北了!
百團大戰就是這樣來的。彭德懷司令、左權副司令都已經深知日軍的詭計,這個“囚籠”已經越縮越小,八路軍已經被包圍了,不得不背水一戰,開展一次大破襲戰爭。想徹底擺脫束縛,得把囚籠的四條邊全部沖破,也就是多方進軍,也只有如此了。以前的八路軍都是被動的防御,被日軍貶低為“游擊隊不過是游而不擊的膽小鬼”,如今局勢混亂,只有主動攻擊了。軍事計劃細則擬定后,左權副司令親自跑遍華北,調集來華北所有的軍事力量,人力物資,一共有105個團參加此次戰役,參戰人數四十萬人,八路軍看到了希望!百團大戰壯觀而激烈,是中國第一次向日本發起主動攻擊,也徹底擊破“游而不擊”的謬論,平復晉察冀!
戰爭是那么殘酷,然而就是在這硝煙中,卻發生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中國軍隊先成功破襲了日軍四條鐵路,然后攻打兵家必爭之地--娘子車站,盡管八路軍有勇有謀,殺敵無數時,日軍開著火車帶來了無數的援兵,對八路軍進行后背偷襲。八路軍仗著氣勢,回頭猛打,居然擊退了這突如其來的援軍,我不得不佩服八路軍的勇猛,同時也抱不平--日軍裝備如此精良,八路軍只能拿步槍,這是極大的劣勢啊!日軍接著開來了裝甲車和坦克,八路軍受到了重創,只能靠著火車把坦克裝甲給撞爛才能獲勝了。火車軌道卻和坦克軌道不一樣,必須去扳那個變道器,火車才會撞上裝甲坦克。機槍,大炮,坦克,閃著冷光的武器對準了八路軍,可是八路軍毫不畏懼,口令結束后一同沖出了草叢,去搶扳道器,日軍的槍口無情地對準了八路軍--血肉橫飛,尸橫遍野,每當一有人扶上扳道器,便立刻被無情地穿了幾個孔,扳道器上已經疊了數不勝數的尸體。班長看不下去了,令人火力掩護,然后沖上扳道器,開始扳道。毫無疑問,他也像別人一樣,立刻被裝甲車的子彈擊穿了肚子,嘴中流出一絲血流。他的眼眶已經充滿血絲,仇恨的目光望向日軍,接著扳道。日軍怕了,又朝著他掃射了一番。他的衣物被血染紅了,在夕陽下綻放著金色的光采,正義之血永遠絢爛!他幾乎沒了知覺,最后一個動作便是抓緊扳道器,讓自己往扳道器上倒下,他身體的重量扳動了扳道器,說時遲,那時快,那輛火車正好到了,因為變了道,所以出軌,往裝甲車和坦克那兒駛去。“砰--”火光四散,裝甲車報廢了,班長安詳地閉上了眼睛,倒在了戰友們的血肉之軀上,那只手在扳道器上,還沒松開……在姚家峪,有一位啞巴,帶頭將他們養殖的馬貢獻給八路軍,讓八路軍也擁有了一支強大的騎兵。在八路軍騎兵巡邏時,遭到日軍騎兵追擊,日軍的騎兵十分迅猛,炮兵也無法阻止他們前行的腳步。啞巴看見了彭德懷還沒跑走,開始了抉擇。電影中的他痛苦地抉擇著,撓頭咬牙,后來,只見馬上的他肌肉一繃,一蹬腿,駕馬沖向日軍騎兵群,馬尾上拖著一條絆馬鞭。日軍嚇壞了,哪料這個中國人如此勇猛,一人沖來。啞巴騎著馬沖入敵陣,絆倒了許多匹軍馬,日本騎兵只能撤退,啞巴和馬,就這樣安詳的葬在了關家垴。
我看著一個個熱血戰士倒在祖國的疆土,看著在這硝煙中上演的一個個感人故事。戰士們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甘愿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愛國精神實在令人敬佩不已。每一個戰士的倒下都激發了彭德懷的斗志,八路軍展開了更加激烈的攻擊。1940年12月,百團大戰結束,八路軍損失一萬人,而日軍死亡兩萬余人,投降一千人;擊破偽軍5000人,投降一千人,破襲了日本在華北的重要軍事道路和倉庫,逼迫日本退出華北,可謂戰果累累!就像習主席說的:“戰爭的過程必定是十分艱難的,可是勝利一定會光顧我們。因為: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戰士們告訴我們:堅持就是勝利!不要因為一時的失利而放棄!更教會我們: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忠心報國,我們是龍的傳人!《百團大戰》讓我銘記歷史,不忘恥辱,更讓我明白了戰爭不是兒戲。我害怕戰爭,所以我更要有出息,為國爭光,讓我們的國家更強,才能讓別人打消侵略中國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