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頂之下》觀后感_范文一
今天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觀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感觸頗深。
以霧霾是什么,它有什么危害,它是怎么來的為主線貫穿下來,我們國家的煤、油、環保部怎么了?我們該如何做?清晰條理的脈絡,層層遞進的問題讓我們大家應該強烈的意識到,我們的政府、企業還有我們自己都要去做什么、都要去怎么做。為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不惜以犧牲碧水藍天為代價,國家的能源體制改革更是迫在眉睫。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有了慘痛的教訓,難道我們還要將歷史重演嗎?大家經常會把“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掛在嘴邊,可是捫心自問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就像片子說的那樣,作為普通民眾的我們可以選擇綠色的出行方式、不買劣質煤炭,看到冒黑煙的柴油車、工地上塵土飛揚的土堆等可以試試撥打12369舉報......愿我們的行動能彌補我們曾經對大自然的傷害。
《穹頂之下》觀后感_范文二
中國電影要想追趕上世界第一流還有待時日,但有一種電影完全可以做到世界一流,就是人文紀錄片。柴靜用一己之力制作出的這部《穹頂之下》堪稱完美,秒殺了前不久大熱的韓國國家電視臺制作的《超級中國》,如果說韓國人背后的心思可能是炒作“中國威脅論”或者“教韓國企業如何賺中國錢”,那么這部《穹頂之下》就是完完全全深度剖析了“中國速度”下的隱憂,關系到我們的未來國家利益,更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
柴靜以前就是央視高級記者出身,有著敏銳的嗅覺和犀利的視角,以及溫暖的人性關懷。在這部投入大量物力和心血的作品里,我們還看到了她樸實扎實的臺風。影片是以一場脫口秀為題材攝制的,全程一兩個小時的脫稿演講,她口吐蓮花、滔滔不絕,大量數據和人名之下竟然只錯了一個數字,讓我這個新聞學弟欽佩不已。
還有一個值得贊賞之處,是影片采用了雙向視角,不同于像《海豚灣》這樣一味的批判,影片從超排的卡車司機、相關主管領導、超排企業商販等等角色口中也道出了他們的苦楚,引發更多思考。這個污染的事真不是一個兩個方面的責任導致的,更不是靠政府一方就能解決的事。必須要引起全民的重視,所以她冷靜地從家庭、歷史、采訪、他國經驗教訓、指導意見等多重角度來分享她的成果,這種感同身受可以讓我們同一個母親的子民獲得同仇敵愾一般的激情來迎戰污染大敵,至少希望是個引子。中國世界第一的人口,既是負擔,也是力量,用好人口向來是中國的強項,影片就是要喚醒全民認識到霧霾之中隱藏的問題所在,燈紅酒綠粉飾不了太平。
未來的中國,會記住有一位記者,她叫柴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