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十分關心政府的換屆工作,既是期望也是監督。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2017聽民意促換屆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7聽民意促換屆調研報告1】
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和省、市統一部署,鐘祥市第五屆城鎮社區“兩委”均已滿屆,面臨換屆。為使今年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進行,鐘祥市不斷加大工作力度,認真做好各項前期準備工作,以確保此次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一、精心準備,掌握基本選情
1、注重選情調研。5月中旬,我們對全市20多個社區進行了調研,從調查情況看,群眾對社區換屆有三盼:一盼和諧穩定,安居樂業;二盼能人當家,率領小康;三盼班子團結,建好家園。同時,調查結果也顯示,全市50個社區選情“相對平穩”,個別社區遭受磷化企業污染嚴重,居民反映較多,對選舉工作可能造成一定影響。通過調研,把選情了解在換屆選舉之前。
2、注重干部考核。6月下旬下發了《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關于對社區干部進行考核的通知》,要求各地嚴格組織考核,充實社區力量,做好人才儲備。目前已調整36名社區干部,制定了社區“兩委”班子的調配方案,擬上報市委組織部審核。通過考核,切實把政治素質高、熱心于社區工作的優秀人員調整在換屆選舉之前。
3、注重財務審計。7月下旬至8月,市紀委牽頭,組織財政、審計等部門對社區的財務收支、集體資產情況進行了全面審計,做好了社區換屆選舉前的財產清點造冊和財務審計工作。財務審計結束后,結果在鎮村兩級公開欄中予以公示。目前,全市52個社區已經全部完成財務清理審計工作。通過審計,把社區財務公開在換屆選舉之前。
4、注重依法辦事。9月-11月開展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一是組建機構。成立社區“兩委”換屆選舉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宣傳發動。召開會議,開展培訓,部署工作。三是嚴格程序。通過法定程序,把依法辦事貫穿于換屆選舉始終。
二、認真分析,直面癥結所在
1、“能人”難選。一些有文化的返鄉高中生、復員軍人、經濟能人整天忙于自己的經營,怕麻煩影響自己生意,嫌位低不愿當社區干部;個別社區書記怕爭權,多年都不愿意發展黨員,不愿使用有能力的年輕人,致使黨員隊伍年齡老化,黨員文化素質偏低,真正合適當社區書記的人難以勝任;有的嫌待遇低,不愿進社區。前人月平僅1200元,調整到人月平2176元,仍低于全市平均標準。
2、“選民”難聚。城區人口陡增,人戶分離,這些空掛戶不辦事不找支部,找人不知在哪里,在選民登記、正式選舉中難以組織。如郢中皇城門社區,總人口13706人,原居民8567人,空掛戶5000多人,戶在人不在的有3800人,人在戶不在的有1200人,有地根本聯系不上。
3、“問題”難解。六個企業改制社區的遺留問題較多,導致選民意見較為集中。一是基本生活保障難。從農民到工人,又從工人到居民,他們既無工作,又無耕地,生活艱難。二是社區選舉組織難。為生計,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一些失能、老年人在家留守,社區空巢,選舉達不到法定人數。三是環境污染解決難。磷化工業污染成為了社區的心病,居民反映環境污染問題久拖未決,對基層組織缺乏信心。
三、強化措施,推進工作落實
1、強化領導。一是成立機構。市成立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指導組,明確各地各單位職責任務。二是健全制度。“四大家”領導及市直單位負責人,分片對各鄉鎮進行包聯指導。各鄉鎮、街辦要落實領導掛帥、專班負責的包保責任制,確保換屆選舉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三是加強培訓。采取分級培訓的方式,對各鄉鎮負責人和專班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提高政策水平。
2、強化宣傳。通過電子屏、宣傳欄、懸掛橫幅、手機短信、微信平臺等形式,大造社區換屆聲勢,使廣大選民明白選舉的意義、明白選民的權利和責任、明白選民的資格、明白正式選舉日、明白選舉委托投票辦法、明白候選人條件、明白“兩委”班子職數、明白秘密投票方式、明白候選人當選的法律規定、明白破壞選舉的處罰規定,全面調動廣大群眾參選的熱情。
3、強化培訓。換屆選舉結束后,對新當選的社區干部開展黨課培訓、反腐敗培訓、社區業務培訓,提高全市社區干部履職能力和服務能力。
【2017聽民意促換屆調研報告2】
按照工作安排,4月上中旬,部調研組深入曾都區和部分市直部門,組織開展了市縣鄉三級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工作調研活動。調研組分別邀請區(市)有關領導、部門分管領導和基層領導干部,主要采取召開座談會的形式,圍繞集中換屆的有關工作認真收集了意見和建議,分析了換屆工作面臨的現狀和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措施。
一、換屆工作面臨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在座談中,參加座談的同志圍繞本次調研活動的主題,暢所欲言,反映了我市換屆工作面臨的一些情況,并對換屆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一)關于干部隊伍建設
我市干部隊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應在換屆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并努力加以解決。
1、干部結構不盡合理。一是年齡結構不優。各級機關年輕干部十分缺乏,干部隊伍老化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曾都區直部門、鄉鎮機關干部年齡普遍偏大。據統計,曾都區直部門現有領導班子成員281人,其中30歲以下僅有3人,占1.07%;31-35歲18人,占6.4%;36-40歲47人,占16.73%;41-45歲102人,占36.3%;而46-53歲干部111人,占了39.51%。去年鄉鎮綜合改革后,曾都區鄉鎮領導班子成員251人,其中30歲以下僅1人,占0.4%;31-35歲21人,占8.37%;36-40歲45人,占17.93%;而41-45歲138人,占54.98%;46-51歲46人,占18.32。座談中大家反映,干部隊伍青黃不接是當前面臨的一個十分緊迫的問題。比如,曾都區衛生局機關3個科長,最年輕的已經55歲,都即將退休,機關干部年齡結構嚴重斷層,業務青黃不接;曾都區高城鎮等鄉鎮黨委、政府機關沒有35歲以下干部。近年來,部分鄉鎮雖然新進了一些選調生,但工作不久都調進了市直機關,鄉鎮面臨留不住人的尷尬局面,且由于公務員“逢進必考”,干部隊伍進口太小,缺乏新鮮血液。另外,去年鄉鎮綜合改革后,許多干部退出領導崗位,但仍然占正式編制,導致機關想進人卻進不了。二是分布結構不優。各級機關女干部、非黨干部比較缺乏,尤其是市直部門顯得十分突出。據統計,市直機關共有干部人,其中女干部僅有人,占%;市直機關處級領導干部人,其中非黨干部僅有人,占%。三是知識結構不優。部分干部不懂現代科技知識和辦公手段,不熟悉市場經濟知識。一些干部學歷水平偏低,文化知識不適應形勢與任務的需要,近年來雖然很多干部通過各種方式取得了大專、本科甚至研究生學歷,但是部分干部學歷水平與應具備的文化知識水平不相符合。干部隊伍的專業知識結構比較單一,許多干部的學歷限于黨政管理、經濟管理等專業。
2、部分干部活力不夠。在市直機關,建市6年來,部門領導班子已經基本配齊,干部職務上得到提拔的空間越來越小,且干部年齡越來越大,有的認為“船到碼頭車到站”,因而,建市初期職務晉升對干部的激勵作用變得越來越淡化,影響了一部分年齡偏大的機關干部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在區(市)部門,部分干部長期在機關工作,許多年齡偏大的干部工作了一輩子仍然是科員,職務上沒有升遷的希望,工作上缺乏動力,因而事業心逐漸減退,有的甚至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不求上進,得過且過。在鄉鎮機關,由于鄉鎮綜合改革后領導班子職數削減,中層干部進班子的機會相應減少,部分干部尤其是年齡偏大的干部覺得前途無望,因而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一部分在改革中由領導職務改任非領導職務或中層干部的原班子成員,思想消沉,工作積極性減弱。
3、干部心理比較復雜。一是部分干部期望值較高。這次集中換屆面廣人多,干部新老交替的力度較大,一些干部認為自己經過多年的努力,得到提拔的條件已經成熟,在這次換屆中應該晉升職務,對提升抱有較大的希望。二是部分干部產生較強的“屆末心理”。有的因為年齡已大,面臨退出領導崗位,心理產生失落感;有的感到政績平平,提拔無望,對前途心灰意冷;有的對組織安排有抵觸情緒,認為這次換屆自己機會不大,心里有一些怨言,等等。三是部分干部心理不平衡。由于設市建區的特殊背景,干部的崗位、職務變化較大,一些干部一直存在不平衡心理。特別是曾都干部,有的總是將自己與以前的同事或同級別的干部相比,覺得市直部門干部提拔快,區直部門干部吃了虧;有的認為區里工作總量大,社會矛盾多,近年來付出了巨大努力,貢獻大,相比之下又沒有得到相應的升遷,心理上有很強的不平衡感;甚至一些老干部也多次提出解決職級待遇的要求。部分由原隨州市幾個單位組建的市直部門(如發改委、經委、建委等),原擔任過班子成員的科級干部較多,由于職數等原因,建市以來一些干部沒有得到提拔,往往與以前同級別的干部相比,因而心理上不平衡。
(二)關于干部工作
1、干部工作面臨新情況。一是換屆選舉時間由3年改為5年,屆期拉長,且“屆”的觀念進一步得到強化,因而干部心理上趨向求穩,工作上沖勁有所減緩,活力受到一定影響。二是近期省委在干部任職年限上出臺新規定,與市委以往規定有所不同,引起了一些干部思想的波動,一部分剛退出領導崗位的干部對任職提出了新要求。三是鄉鎮綜合改革帶來負面影響,原來的班子成員競爭落崗后,情緒低落,思想壓力大,工作受到影響;鄉鎮中層干部和一般干部短期內升遷遙不可及,覺得仕途無望,工作積極性減退;黨校生由于組織原因不能進公務員隊伍,政治上前途渺茫,工作上又擔負重任,且面臨公務員登記,精神壓力較大。四是設市建區的后續影響。一些干部在座談中反映,我市的干部工作一定程度上割斷了區與市的歷史。建市以后,市委在干部任用上搞平衡照顧,沒有按照人口總量、干部總數、經濟規模、綜合實力的比例選任干部;沒有考慮原隨州市在省直管期間干部交流少、積壓多、年齡總體老化嚴重的實際,盲目按年齡、按學歷一刀切,吃虧最大的是曾都區。
2、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是推薦方式方面。座談中很多同志提出,目前采取的民主測評方式推薦干部不盡合理,選拔干部不能簡單地以票取人。大家反映,由于很多干部相互之間缺乏深入了解,推薦比較盲目,有時不能反映客觀情況,因而單純靠得票多少選任干部不夠準確、科學,有局限性,也為民主推薦前出現相互打招呼、請吃請喝等不正之風埋下了伏筆。二是考察工作方面。座談中一些同志反映,目前的干部考察工作存在考察面過小、考察視野不寬的問題。如市直部門提拔干部,很少甚至沒有聽取區(市)部門、服務對象、基層群眾的意見,區(市)部門在工作中與上級部門接觸較多,對上級部門的干部比較了解,但考察干部沒有考慮這些,考察方式存在局限性。再如,沒有把平時了解與集中考察結合起來,了解情況不夠全面真實;很少聽取審計部門對干部審計報告以外情況的介紹,很少征求公檢法司、法制部門對干部的意見,與紀檢監察部門在信息共享上還存在溝通不夠的問題。另外,市委雖然出臺了在干部考察中推行“兩圈”考察制度的規定,但基本上流于形式,沒有起到真正掌握情況的作用。三是公選干部工作方面。座談中一些同志反映,近兩年在公開選拔中成績突出的區(市)干部,很多沒有得到提拔使用,而市直部門一些成績不突出的干部卻早已提拔,公開選拔沒有體現對基層干部的關心,沒有體現對基層工作的肯定支持,沒有對基層干部起到激勵、引導作用,反而助長了區(市)干部只想進市直機關、不安心基層工作的錯誤心理。
3、干部交流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大力度。一是縱向交流不夠。目前市直干部與區(市)干部的交流呈單向性,基本上只有區(市)干部調入市直部門,而市直部門干部到區(市)僅限于提拔重用、掛職鍛煉。在區(市)部門干部與鄉鎮干部的交流上,也存在嚴重的單向性問題。二是橫向交流不夠。主要表現在“強勢”部門與“弱勢”部門、地方部門與垂直部門、曾都區與廣水市的中層干部與一般干部之間,干部交流工作基本限于停滯。三是交流形勢比較單一。目前我市的干部交流僅限于提拔重用、調動工作、掛職鍛煉,即使干部調動也大多是在同一個系統內部,許多干部基本上一輩子在一個部門甚至一個崗位上工作,能力素質結構比較單一。
(三)關于換屆環境
座談中一些同志反映,近年來,選人用人的不正之風在局部依然存在,要引起高度重視,并認真研究,切實加以解決。如,極少數領導干部違背原則、濫用權力,打招呼、遞條子,不能客觀公正地選人用人;少數干部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進退留轉,總想抓住機會謀一個好位子,可能在換屆前找門路,托人情,四處活動;根據以往情況,少數干部在換屆過程中可能出現拉票賄選、請客送禮、吵官鬧官等現象;少數干部可能感到前途無望,對組織產生不滿或抵觸情緒,不講組織原則和紀律,亂發議論,擾亂換屆環境等等。
(四)關于代表比例
座談中一些同志反映,本次換屆工作面臨一些新的形勢,要認真研究解決。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商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而商貿企業、商務主管部門、綜合經濟部門代表在黨代表中的比例偏低,不利于黨委政府全面及時地了解商貿企業的發展動態和廣大干部職工的需求意愿,因此,建議在本次換屆工作中,要認真分析換屆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任務,研究新形勢下各階層黨代表的比例設置問題。
二、換屆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1、要深入調查研究,認真制訂政策。這次換屆是市縣鄉三級集中換屆,干部調整面比較大,社會上也很關注。市及區(市)黨委要在充分調研、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根據上級政策,結合我市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狀況,制定切合實際的換屆相關政策,特別是在干部調整方面,要先定原則、出政策,并向廣大干部群眾公開,然后嚴格按照政策、原則確定干部的進退留轉。
2、要改善班子結構,增強干部活力。要以這次市縣鄉領導班子集中換屆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年輕干部、女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培養、選拔工作力度,努力實現省委、市委關于各級領導班子中配備年輕干部、女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的要求。本單位或本地區沒有合適人選的,通過干部交流選配到位,或暫時空出職位待以后再選配(質量第一,結構要求第二,不能因結構而犧牲質量)。適當實行政策傾斜,對于看準了的優秀年輕干部、女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及急需的專業技術干部,要敢于大膽破格提拔。適合當主職領導的,要及時放在主職崗位上。今后,要不定期地面向全市年輕干部、女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進行定向公開選拔,拓寬選人視野,為更多的優秀年輕干部、女干部、非中共黨員干部脫穎而出搭建平臺。
3、要強化工作措施,創新工作舉措。一是要繼續全面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制度。積極探索在干部工作中擴大民主、鼓勵競爭的新途徑,逐步加大公開選拔干部在提拔干部中的比例。完善公開選拔的方式、方法,以崗位需要分類設置報考資格,做到不同職位設置不同的資格條件,在考試內容上由注重考察干部綜合知識向注重考察干部駕馭市場經濟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轉變,使那些得到群眾公認、工作實績突出且具有駕馭市場經濟能力的優秀人才能夠脫穎而出走領導工作崗位。二是改進民主推薦的方式方法。設立秘密寫票處;推薦部門*選時,下一級黨委、政府相應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推薦會;不簡單地以票取人,要根據領導班子建設的需要和平時掌握的情況(如年度考核、民主評議結果、每年觀摩結果等)來確定考察對象,等等。三是完善干部考察工作。對市直縣處級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實行“述、推、評、考、決”的任期考核辦法,重點考核任期責任目標實現情況。改進對區、市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評價方式,積極探索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堅持以德才素質評價為中心,立足選準用好干部,綜合運用民主測評、民意調查、實績分析、個別談話、綜合評價等方法對干部進行考核評價。全面推行差額考察。四是改進討論決定干部表決辦法,發揮全委會的作用。對下級黨委、政府正職的擬任人選和推薦人選,要由全委會實行無記名投票表決(盡量不采用個別征求意見的方式);市直部門新一屆班子組成人選(不僅限于新提拔進班子人選),由市委常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確定,其中正職人選由市委全委會無記名投票表決確定,等等。五是加大干部任職交流。結合領導班子換屆,把干部交流與干部調整進行通盤考慮、統籌安排,有計劃地推進干部交流(市直與區、市之間,區與市之間,地方與垂管部門之間)。對優秀年輕干部加大易地培養交流的力度,市直機關新提拔年輕干部原則上要交流任職。對市直機關中層干部的統一選配進行研究,探索運用競爭上崗等方式促進機關中層干部內部輪崗、易地交流。
5、要嚴肅工作紀律,營造良好環境。這次換屆工作面臨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務很重,必須以嚴明的紀律為保證,采取有力措施,努力為換屆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一是在開始布置換屆工作時,即出臺關于加強換屆工作紀律的文件。二是要積極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干部正確對待進退留轉,正確對待組織的安排。組織部門要及時掌握換屆期間干部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引導。要積極發揮新聞輿論的導向作用,為換屆工作營造良好環境。三是要嚴肅換屆紀律。對拉票賄選、跑官要官等違紀行為,一經發現要堅決查處,并向全市通報,決不姑息遷就。對不服從組織決定,與組織討價還價,在規定時間內拒不到崗的,就地免職,堅決樹立市委權威。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應實現信息共享,紀檢部門掌握的舉報線索,涉及干部和干部工作的,應轉交組織部門干部監督機構,以便及時調查處理。四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要在換屆前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主要負責人要帶頭談思想、說認識、講紀律,領導干部對分管部門的干部要交心談心。各級領導干部要嚴格要求自己,在選人用人上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隨意表態開口子,帶頭為換屆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換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