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
目前中小學教師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等。由于國家對發放標準作了統一規定,僅有15%左右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考核發放,這難以發揮應有的激勵作用,反而可能會挫傷教師工作積極性、束縛學校手腳。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武侯區副區長楊建德的提案是“實行中小學教師工資總額動態包干,學校自主分配。”
楊建德認為,績效工資挫傷教師工作積極性,該制度片面強調教師的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很少反映教師的實際工作數量、質量和貢獻。對于責任重、工作強度大的班主任、年級組長等,學校拿不出更多份額去補貼或獎勵;同時績效工資捆住了學校的手腳。獎勵性績效工資僅占到工資總量的15%左右,這種整齊劃一的管理體制捆住了學校的手腳;另外,由于歷史原因,優質學校的教師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優勢明顯,薄弱學校的教師往往處于不利地位,造成兩類學校教師工資總體水平差異較大,嚴重制約著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楊建德認為,應該建立適合中小學特點的教師工資制度,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實行教師工資總額動態包干,學校自主管理分配,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打破平均主義發工資
楊建德在提案中舉了一個例子,四川大學附屬中學西區學校成立于8月,截至到現在,學校老師一共有76人,有編制的老師僅有6位。
川大附中西區學校實行“經費包干”,也就是將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整合,稱為日常運行經費,以人均經費形式打包撥付,年度包干,年初一次性撥付學校,由學校自主管理和使用。學校打破平均主義,堅持按勞分配、按崗取酬、績優酬高、薪隨崗變的分配原則,給老師們發放工資。
獎勵工資,體現了對教師工作質量優劣的認定。獎勵工資一年分兩次發放,均在期末,包括期末教學質量獎、常規考核獎和其他獎勵。兩位老師在半年教學質量獎考核中,由于工作量及成效差異較大,老師的工資也拉開了接近4000元的差距,這樣真正起到了“打破平均主義”的作用。
同時,川大附中西區還對教師退出實行“一票否決制”和“約談幫扶制”,對于敬業態度差,教學質量差的老師,如果經過幾次幫扶,依然沒有改變和進步的,學校最終將與老師終止合同。
楊建德認為,之前老師們之所以看重編制,是因為編制意味著鐵飯碗,但這個鐵飯碗并不能有效地反映老師的工作成績,當個人的養老和醫療保障社會化之后,編制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川大附中西區在改革探索過程中,很多校聘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讓教育均衡是政府的責任
如何實現教育均衡,讓所有的學生都有資格享受優質的教學資源?楊建德對此有鮮明的觀點。他說,首先應該明確一個道理,所謂“好學校”,好的標準不是用同樣的尺子量出來的,“好”可以是百花齊放,只要有自己的辦學特色、社會認可、學生喜歡,就有資格說這是一所好的學校。其次,教育均衡本身主要是針對政府行為而言,政府應該平等對待轄區內的每一所學校,做到平等對待,均衡投入。政府就像父母,如果對待幾個孩子厚此薄彼,這個家庭一定會出問題。
實現教育均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通過三至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能夠達到相對均衡,同時對于學校來說,應該有自己的辦學特色,達到因材施教的目標,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
2016兩會教師工資改革:建議提高貧困地區教師工資
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武侯區副區長楊建德建議:教師工資的發放權應該交給校長,打破平均主義激發教師積極性。
貧困地區鄉村老師工資要提高20%
針對貧困地區師資嚴重不足的情況,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汪暉提出,貧困地區鄉村老師工資要提高20%!敖逃块T應限時徹查代課老師人數,并向全社會公開調查報告,在教師編制和崗位向農村傾斜的前提下,盡快調整農村的教師編制,讓他們有編制有保障,待遇有提升,從而提高農村的教育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特別關注特教教師的職業成就感和心理健康狀況。他建議,特教教師的崗位津貼可在現有的比普通教師高15%的基礎上,進一步上浮10%。
教師工資的發放權應該交給校長
針對“編制”難題,全國政協委員、成都市武侯區副區長楊建德提出了“教師工資學校自主分配”的提案。他認為,現在城市隨遷子女不斷增多,很多地區教師編制已經遠遠滿足不了學生增長的需求,當個人養老和醫療保障社會化之后,編制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他建議,教師工資的發放權應該交給校長,“實行中小學教師工資總額動態包干,學校打破平均主義,堅持按勞分配、按崗取酬、績優酬高、薪隨崗變的分配原則,激發老師的積極性!
統一城鄉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
高中師資缺編現象嚴重、教師結構性短缺現象嚴重等問題,連日來在會場內外引發了政協委員和網友們的熱議。全國政協委員、合肥工業大學副校長趙韓建議,應建立編制定期核定和動態調整管理機制,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
彈性開展學歷職業教育
3月9日,當前,技能勞動者嚴重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普遍存在,相當比例的進城務工群體渴望通過職業教育、培訓切實提高自身收入水平。
隨著“工匠精神”一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網友們對于職業教育的關注度也不斷“升溫”。網友“做夢的菜菜”表示,在全社會倡導工匠精神,教育領域也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更多精準、實用的職業教育來為“中國制造”培養人才、添加活力。網友“今夜雨聲急”也指出,把中職學校當成高考考不好才去讀的下策,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會場內,針對中職教育,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朱永新建議,可以參考教育培訓機構的連鎖經營模式,由職業院校在各個工業園區等農民工相對集中區域,開設集中教學點,采用夜校或周末教學的方式進行職業培訓,“通過更為靈活和有彈性的學分制度,使農民工在提升技能的同時,通過學分累積獲得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