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至4月份以來,我縣各鎮、各包扶部門堅持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堅持“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扶貧方針,全面動員,迅速行動,深入貧困村戶走訪調研,制定幫扶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有序推進。
一、精準摸底、識別。嚴格程序,精準吃透貧困底子。按照“規模控制、有進有出”原則,嚴把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示公告三個關鍵環節,對全縣貧困人口進行了重新調查摸底,精準識別。經核查,全縣共有貧困人口7955戶、20052人,其中有一般貧困戶4985戶13330人、低保戶576戶1218人、五保戶504戶655人、低保貧困戶1890戶4849人。將貧困狀況、致貧原因精準到戶、到人,共劃分貧困人口兩大類,即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 18179人,無勞動能力和五保、鰥寡孤獨、老齡等人員1873人。
二、精準建檔立卡。各鎮、各包扶部門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按照貧困人口建檔立卡的有關要求,認真填寫了省市縣貧困戶相關表冊,建立完善了貧困人口管理臺帳,做到戶有卡、村有冊、鄉有薄、縣有檔。特別是鐮刀灣鎮的史川、劉家溝,真武洞鎮的仁塔、中咀峁,沿河灣鎮的高家峁、寺崾峴,招安鎮的白渠,磚窯灣鎮西河口村、高橋鎮的南溝、喬莊等在包扶部門的積極配合下,表冊填寫規范、完整,工作扎實細致。
三、精準扶貧措施:
全縣扶貧開工作會議召開后,各鎮、各包扶部門堅持把精準扶貧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密切協作配合,統籌協調安排,形成了上下聯動、同向發力的扶貧開發工作新格局。
一是搬遷扶貧方面,圍繞城鎮體系建設,今年重點抓好招安、化子坪兩個扶貧避災移民搬遷安置點建設,全年搬遷任務3145戶,計劃集中安置700戶。目前安置點選址已完成,正在抓緊辦理相關手續。招安、化子坪鎮安置點建成后,從根本上解決了貧困戶居住問題,給貧困戶提供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促進農業產業的大力發展。
二是產業扶貧方面,在捆綁使用扶貧互助、扶貧產業扶持等項資金的基礎上,投放7000萬元創業促就業小額擔保貸款,重點扶持貧困村、貧困戶發展農業產業。今年計劃扶持發展林果產業1526戶、大棚種植294戶、養殖715戶。對貧困戶建大棚100米長,跨度9米,每棚補助1萬元。貧困戶發展蘋果產業50畝以上,每戶補助5000元。貧困戶新增連片50畝以上人工種草,每畝補助100元,新發展適繁母羊存欄200只以上養殖戶,每戶以獎代補5萬元。投入資金42.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2.6萬元,省級資金20萬元,在建華鎮新堯坪村發展養殖業,幫扶8戶貧困戶發展養牛1戶,養豬4戶,養兔2戶,養雞1戶;賀家洼村發展蘋果種植戶4戶;化子坪鎮河西溝村發展大棚5戶;高橋鎮喬莊村大棚17戶;沿河灣鎮閆塔村養殖戶10戶,其中養豬8戶,羊1戶,雞1戶,寺崾先村養雞5戶,茶坊村養雞10戶;招安鎮莊科村蘋果2戶,核桃1戶,養牛1戶,養鴨1戶;磚窯灣鎮梅莊灣村蘋果9戶,范臺村 16戶,養羊1戶,蘋果3戶,雜糧13戶。力爭到全縣所有貧困群眾都能建立起穩定的致富產業。縣地稅局投資15萬元,外出能人投資3.5萬元,包扶干部投資2.3萬元,對有發展養殖意向的農戶,至少負責提供豬崽1頭,雞仔20只以上或兔子40只,并負責技術培訓,疫病防治,年底銷售,圈舍維修等。目前,已幫建起養殖戶46戶,其中養雞14戶350只,養兔2戶80只,養豬29戶81頭,養牛1戶3頭,新建和維修圈舍546平方米。僅此一項每年計劃收入25萬余元,人均增收1800元。縣委組織部給磚窯灣鎮崖窯砭村籽種80斤,化肥500斤,提供勞務信息12條,提供務工維權法律知識學習5次,針對產業見效慢及沒有產業能力的貧困戶送去雞仔20只豬仔2頭幫助其建立快效產業。
三是能力扶貧方面,在整合扶貧、人社、教育、農業等各類培訓資源370多萬元培訓資金的基礎上,再由縣財政列支50萬元,對貧困“兩后生”和進城務工貧困勞動力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保證貧困戶家庭至少有一名勞力掌握1—2門實用技術。對全縣259人貧困戶家庭大學畢業生,由縣人事部門組織集中培訓,一部分采取企業用工、政府補貼的辦法予以安置,一部分根據農業三大產業發展需要聘用為技術員,確保貧困家庭大學生創業有渠道、就業有保障;對193戶零就業家庭貧困戶,由縣扶貧局組織集中進行第一批培訓,安置 100戶零就業家庭就地就近打掃衛生,徹底解決“零就業”家庭貧困人口無收入,無產業的困擾。高橋鎮張蘭溝村貧困戶陳加蘭,通過培訓安排在張蘭溝村打掃衛生,她說:“雖然我的光景不好,但是有了這樣的好政策,好領導的幫助,我對過好自己的光景有了盼頭”。對60戶貧困家庭婦女進行為期15天的月嫂技能培訓,在培訓期間各學員能夠認真學習,刻苦操練。建華鎮楊桐村民魏志玲說:“這次培訓叫我知道了帶娃娃還有這么多的講究,我也學到了一門技術,準備開設家政服務公司,這樣既能帶好自己的娃娃,也能為家里添點收入”。對50名貧困家庭失業青年進行了陜北民歌培訓,以促進青年就業渠道;縣人社局組織對156名貧困家庭大學生,計劃安排錄用在安塞縣工業園區。
四是在整村推進、行業、項目、救助兜底和包村聯戶扶貧等五大扶貧方面,今年,計劃實施整村推進2個;為貧困村新修四級通村油路4條、16.2公里;解決10個貧困村、13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在貧困村和扶貧避災移民搬遷安置點新修基本農田 2000畝。同時,全面推行貧困戶子女學前和高中免學費教育,并對貧困家庭子女學前教育每學期給予400元的生活費補助;對貧困戶因病和意外事故產生的住院費用,除按規定報銷外,根據其困難程度,再給予不低于40%的救助;對特殊無勞動能力和五保、老齡等人員實行政府精準兜底保障,并要求承擔行業扶貧的文化、計生等部門和承擔項目扶貧的交通、水務、電力等部門,科學制定精準扶貧工作方案。目前,各有關部門正在抓緊落實中。
四、工作成效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全縣上下狠抓落實,形成“四種”力量。按照“五種”模式全力抓扶貧,實現一個目標。兩年全面脫貧、四年鞏固提高、六年全面小康。
1、“四種”力量。領導重視是給力、部門包抓是動力、干部幫扶是合力、貧困戶發展是主力,全縣上下正在你追我趕,爭先恐后,投入扶貧攻堅主戰場。截止目前,全縣有5658名干部參與幫扶工作當中,包扶貧困戶7955戶,其中領導干部4603人,縣級37人包扶78戶,正科級375人包扶768戶,副科級 689人包扶1797戶,一般干部3502人包扶4114戶,村級干部1055人包扶1198戶。
2、“五種”模式。一是支部引領。化子坪鎮油房坪村黨支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每周五組織貧困戶觀看發家致富片、產業發展片,樹立起貧困戶發家致富的信息和決心,幫助貧困戶找準脫貧致富的對策;同時黨支部依托專業合作社,邀請縣蔬菜局技術人員對貧困戶提供大棚種植技術服務、信息服務、選擇優良品種,拓寬銷售渠道、降低成本。村黨支部委員積極與鎮黨委聯系,協調動員村里的致富能人、駐鎮企業、包村干部,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千方百計讓貧困戶脫貧。二是合作社幫帶。鐮刀灣鎮段先則村成立了段先則農民養雞專業合作社,投資130萬元,占地12畝,設計蛋雞房2座、育雛房、飼料庫、生活區、辦公區,初步規劃養殖規模20000只的養雞場,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的運營模式,即合作社負責經營管理,貧困戶根據自身實際自愿入股1000—5000元不等,依據入股多少享受分紅。加快貧困戶的脫貧步伐。招安鎮白渠村注冊成立了富民產業合作社,吸納25戶貧困戶在高速出口建設占地70畝的美國大櫻桃采摘園。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缺資金、缺技術、缺信息的空缺,確保貧困戶發展產業向現代化的經營模式運轉。三是企業發動。全縣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幫扶活動。鼓勵引導民營企業通過投資興業參與扶貧開發,大力開展民營企業“一對一”包村工作。駐塞企業江漢油田給坪橋鎮黨渠村貧困戶修建豬舍13座,購買豬仔13頭免費提供豬飼料500斤,此外還承諾將負責出售,預計每頭豬純收入可達2000元;延安旭坤房地產開發公司張維斌同志主動幫扶家鄉高橋鎮南溝村4戶貧困戶,并對村上每戶貧困戶在延安惠民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一個就業崗位。得知高橋鎮龔圪堵村肖軍軍重度殘疾,無經濟收入,難以完成兩個孩子上大學夢,張偉斌主動上門聯系幫助解決兩個子女上大學期間的所有費用。四是大戶幫帶。招安鎮楊圪堵村白戰勝是遠近聞名的果業種植大戶,每年僅蘋果收入30萬元,但是白戰勝說:“自己富,不算富,全村人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的帶動下楊圪堵村基本實現家家有蘋果,人人有技能。每到果樹疏花疏果、套袋、拉枝、施肥、涂白季節,白戰勝總是忙前忙后指導其他果農給予技術服務。果農宋滿文說:“人家是致富不忘共產黨,我們楊圪堵村是致富不忘白戰勝”。五是自我發展。扶貧開發工作,加強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是關鍵,部門幫扶是手段,開展“造血”式扶貧,營造良好的包扶氛圍。真武洞鎮中咀峁村貧困戶常忠岐、王志開,在包扶部門和幫扶干部的不斷鼓勵和幫助下,常忠岐自我發展養豬產業和果園建設,養豬8頭,其中育肥豬7頭,適繁母豬1頭,新建蘋果幼園8畝。王志開自我發展養殖業,養雞150只,豬1頭,羊子存欄2只,新建蘋果幼園6畝。
3、實現一個目標。兩年全面脫貧、四年鞏固提高、六年全面小康。截止目前,各級領導干部到崗次數10234次,累計投入資金954.2萬元,種植玉米6590畝,谷類1680.5畝,豆類879畝;種植蘋果3065.3畝,雜果655畝;大棚92座,弓棚1座;養豬341頭,養羊846只,養雞10020只,養牛 11頭,開設食堂18個,百貨店22個,銷售業15處;勞務輸出962人,小工累計18266天,大工累計6436天;技能培訓2002人,救助幫扶米 43250斤,面55115斤,油10918斤,發放慰問金1.76萬元。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部分單位對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和意義認識不到位,部門包扶干部、鎮駐村干部和村干部對扶貧情況掌握不清楚,對貧困戶分類及包扶措施不能做到“一口清”。
二是部分幫扶措施制定不夠具體、太籠統,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資料、資金投入和技術指導服務等實際問題上幫扶措施不明確、跟進不及時。
三是具體幫扶措施落實不到位,增收計劃注重短平快,沒有長遠致富規劃。
四是鄉鎮在抓典型示范方面做得不夠,家庭小型養殖業幫扶措施普遍規模較小,不具備帶動脫貧的能力,缺少高標準、高質量的示范點。
五是包扶部門和幫扶干部對貧困戶教育引導不夠,導致貧困戶自身發展動力不足,脫貧意識不強,等靠要思想嚴重。
【材料二】
根據省委、市委、縣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省、全市、全縣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部署,我鎮按照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和“六個到村到戶”的要求,嚴格按照規定步驟和時間節點開展工作。
一、落實工作保障、廣泛宣傳動員
縣 “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工作會議后,我鎮立即組織召開了黨政聯席會,研究成立了相關工作領導小組和督查組,建立了獨立辦公室,明確2名業務人員到辦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職工會,黨員說事會、小組長會等平臺,對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六個到村到戶”、 “四個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書記到海雀的4篇調研報告等進行了學習傳達。同時,通過召開群眾會、駐村干部走村串戶、鎮工作信息平臺、黨務村務公開欄、《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眾中進行廣泛宣傳。為了加強學習力度,我鎮專門將精準扶貧“四個一工作法”、“六個到村到戶”好和海雀精準扶貧“十子歌”等宣傳資料印發各領導班子成員、駐村干部、村干部等進行學習,同時組織群眾自編自演精準扶貧“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強化了宣傳力度,調動了廣大干部工作積極性,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強烈愿望。
二、當前各項工作開展情況
1、建檔立卡工作。嚴格按照規模分解、初選對象、公示公告、結對幫扶、制定計劃、填寫手冊、數據錄入、聯網運行、數據更新等九個步驟,按照相應的時間節點,完成1330戶5091人和8個貧困村識別的建檔立卡工作。
2、結對幫扶到村到戶。按照“六個到村到戶”精準幫扶要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在縣派4個縣直單位幫扶我鎮的基礎上,結合全鎮及各村綜合條件等情況,從鎮屬各單位、各村(社區)選派干部、村干部、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一共282名幫扶人員,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駐村組長為組長、縣幫扶單位干部、駐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為成員的15個扶貧工作隊,結對幫扶326戶1250人的貧困戶,要求每個幫扶責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戶1次,認真摸清幫扶貧困戶基本情況,找準幫扶辦法,制定幫扶脫貧計劃,按照“不脫貧不收隊”的工作要求進行幫扶。通過扶貧工作隊進行實地調研、進村入戶走訪、分析致貧原因并找準幫扶突破口,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出了林泉鎮和15個村(社區)的“1+7”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3、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在穩定糧煙的基礎上,按照“一村一策”的產業扶持辦法,通過能人引領、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畝烤煙東部試驗站,林泉鎮惠鑫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畝中藥材種植基地,林泉社區、增坪村、山海村共300畝核桃基地,新水村500畝蔬菜基地,周寨村、營腳村共1000畝的大蔥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協調貧困戶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轉土地3975畝,群眾在基地務工收入共240余萬元。通過縣“122工程”的實施,目前正在實施清塘村林下養殖黑土雞6000羽,共覆蓋貧困戶30戶和困難農戶60戶,周寨村王溝養羊項目500只,覆蓋貧困戶25戶。林泉鎮新水村2013年脫毒馬鈴薯優質薯種植項目已完成竣工驗收,覆蓋農戶265戶,可使農民增加收入30萬元。
4、教育培訓到村到戶。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到營腳、增坪等村組織農民培訓2期1289人,職業院校到新水村舉辦培訓班1期60人,農民講師培訓10次600余人,計劃輸送60人到職中學習培訓。
5、基礎設施到村到戶。實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衛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個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現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礎墊層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資各200萬元的清塘村、衛星村的“煙草扶貧新村”建設工程,“一事一議”部分已基本結束,涉及招投標的項目,目前正進行人飲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鋪設和太陽能路燈的安裝等設施施工中;清塘村“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總投資226萬元,目前進度已過半;新水、海子、衛星等村計劃農網改造1057戶,新水村已改造51戶,海子村、衛星村正進行線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區對口幫扶項目已落實規劃和制定方案上報;煙草機耕道建設項目正在協調中;高錦村移民整村推進及避險解困項目也正在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