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發(fā)揮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作用,進一步講學校建設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2017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工作方案,歡迎大家閱讀!
【2017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工作方1】
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逐步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為了更好地開展這一工作,促進教育網絡工作步入正軌,我校特制訂如下工作方案:
一、教育目的
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是教育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的思想感情,初步養(yǎng)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認真負責,誠實、勇敢、勤勞、節(jié)儉等品德和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行為習慣,初步具有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培養(yǎng)他們成為跨世紀的的各類人才和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
二、教育內容和基本要求
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根據(jù)學校工作計劃、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少先隊工作計劃的安排,在對學生進行以“五愛”為基本內容的社會公德教育和淺顯易懂的政治常識教育,教育學生心中有他人、有集體、有人民、有祖國,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感情,指導學生的道德行為。同時,有計劃地召開學生家長會,讓家長與學校、社會一起,共同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服務、學會創(chuàng)造。教導處、少先隊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熱愛集體的教育,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教育,良好品格的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三、教育方法和途徑
教育網絡要在鄧小平建設有*的理論的指導下,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以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為重點,以養(yǎng)成良好的愛國主義文明習慣為重點和起點,引導學生知事、明理、動情、踐行。同時要切實搞好“五愛”教育,并注意挖掘和發(fā)揮本地各種德育資源,豐富教育內容。
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有機地相結合,在知事、明理、動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逐步建立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相互聯(lián)系的有效機制,不斷鞏固教育成果。
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是各學科的課堂教學和班主任老師日常對學生的品行教育與引導,并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滲透教育內容,使學生知事、明事,長大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社會教育對學生的品行教育有著一定的輔助作用。每學期,我們將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讓校外教育隊伍對學生開展教育,做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離校不離教,并利用我鎮(zhèn)二帝陵青少年教育基地,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品行有著一定的主導作用,學校除健全家訪制度外,每學年家長學校開班一次,每學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適時將開展家庭教育咨詢,并進行經驗交流。
四、教育的領導與制度建設
1、成立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網絡領導小組,由張繼法、朱明勇、田曉榮、李曉瑜組成,并由張繼法任組長。
2、建立健全制度。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網絡領導小組會議,每月觀看一次愛國主義影片,每學期聘請有關人員給學生進行專題講座或報告,班主任、科任老師每學期家訪學生總人數(shù)的三分之一,做到重點學生重點家訪。
3、加強校風建設,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在我校利用紅領巾廣播 、墻報、板報、讀報欄等宣傳陣地,努力發(fā)揮環(huán)境育人的功能。
五、具體工作
(一)“學校?家庭”一體化教育
1、做好上門家訪工作
新接班班主任在接班一學期內對全班學生普遍進行一次家訪,所有班主任一學期家訪面達100%,每學期結束家訪面達80%,科任教師按每學期家訪學生人數(shù)不少于30%,并有記錄。
家訪前要作好充分準備,提高家訪的質量,家訪時既要肯定優(yōu)點(每次家訪前要為學生準備2~3個優(yōu)點),也要指出不足,同時要有引導學生努力前進方向的具體措施。根據(jù)每次家訪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訪形式,如:報喜式、慰問式、教育探究式……
通過上門家訪,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學習生活的環(huán)境,進一步了解學生個性特征及愛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施加教育;通過家訪也使家長進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況,溝通教師與家長的心靈的橋梁,增進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學效率。
2、進行多種形式的家校聯(lián)系
(1)電話、書面聯(lián)系等要做到經常性,學生有進步向家長報喜,學生有問題要采用適當?shù)姆绞较蚣议L反映,多溝通,少告狀。
(2)建立家校聯(lián)系本,這是家長與教師聯(lián)系了解學生在校、在家情況的最方便、最及時的一種方法。每周班主任有針對性地選擇幾位學生,在他的家校聯(lián)系本上用簡短的話,寫上該生最近在校的情況,讓家長閱讀了解后簽名留言,及時地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3)發(fā)放家校聯(lián)系單,每學期期中檢測后,要求全校對每位學生發(fā)放期中家校聯(lián)系單。
(4)每學期末填寫成績報告單,班主任對全班每位學生一學期的情況作全面的評價,寫好談心式評語。
3、建立“家長學校”、“家長會”制度
家庭教育要獲得良好成效,家長的教育方法至關重要,而實際上,家長的素質千差萬別,這就需要學校舉辦家長學校,召開家長會等形成對家長進行指導,使家長具有科學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的質量不斷提高。
家長會由各班定期召開,一般每學期1~2次。
家長學校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根據(jù)子女年齡特點和學校實際,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
家長委員會是使家庭教育更趨于規(guī)范性的必要組織機構,要求各班推薦出關心教育事業(yè),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家長2~3名組成家長委員會,每學期活動不少于2次。
【2017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工作方案2】
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使學校“時時成為創(chuàng)新之時,處處成為創(chuàng)新之地,人人成為創(chuàng)新之人”。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根據(jù)學校的環(huán)境、現(xiàn)狀,以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教育為主題,以“小手拉大手”活動為平臺,以 “新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家長”的評選為措施,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教育創(chuàng)新工作,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現(xiàn)將活動情況匯報如下,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立足實際,確立工作思路
我校地處農村,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家庭,父母大多文化素質較低,對教育孩子缺乏科學的、更好的方法,而且言行粗野、生活習慣不良,學生大多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針對這種情況,學校經過反復研究,決定把辦學和社區(qū)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通過對學生行為習慣規(guī)范的教育來影響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然后家庭、社區(qū)反過來促進學校教育,形成學校、家庭、社區(qū)的教育合力。一方面對家長進行宣傳教育,要求家長按學校的要求配合學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另一方面動員學生做好家長的工作,讓孩子對家長提出要求。久而久之,使整個學校、家庭、社區(qū)都形成一種講文明、講禮貌的良好風尚。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fā),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fā)生分歧”。因此,學校教育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續(xù)與升華;而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與深入。為此,就要在家庭與學校之間架起一座金色的橋梁,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教師成長搭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為學生成才創(chuàng)設一個全面發(fā)展的空間”的辦學思想和“立足實際、找準定位、自我加壓、超前發(fā)展”的工作思路;從育人角度出發(fā),突出了“尚德守紀、主動學習、全面發(fā)展、實踐創(chuàng)新”的育人目標;從管理角度出發(fā),確立了“育人為本、科研為先、激勵為主、效益為重”的管理目標,提出了“三結合”教育的目標,進行積極的探索,使學校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二、主動探索,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
為了使“三結合”教育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首先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北董村書記、學校少先隊、班主任及家長代表等。其次,將責任、任務層層分解,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楚,各負其責,分工合作。第三,圍繞“三結合”的工作目標,學校制定并落實了《“小手拉大手”活動方案》、《新“三好生”標準及評選辦法》、《家校聯(lián)系制度》、《家長會制度》、《家訪制度》、《“優(yōu)秀家長”標準及評選辦法》等一系列方案制度,形成了較完備的管理機制。
為了使廣大教師對“三結合”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形成共識,學校領導小組多次組織教師學習討論,將各項方案制度進行了貫徹。教師們認為,“小手拉大手”活動以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為主,積極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堅持了德育工作與時俱進,體現(xiàn)了時代特點。
三、落實方案,開展有效活動
制度要在工作中落實,目標要在活動中實現(xiàn),效果要在活動中加強。為此,我校緊緊圍繞“三結合”教育的主題,按照方案要求開展了如下活動:
1、發(fā)放調查問卷,引導家長自律
調查問卷的內容由學校根據(jù)學生的普遍狀況,以及老師針對自己班級的現(xiàn)象、學生的表現(xiàn)共同提出,如:學生在家表現(xiàn)、家庭情況、孩子在家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情況等。問卷針對家庭教育及學生中存在的不同問題,設計了不同的內容。這樣在了解學生家庭教育的同時也是對家長的一種引導,如,父母“是否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言行”、“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孩子的早餐情況”、家長對孩子 “作業(yè)的輔導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調查。目的是要重 視家庭教育,加強對家庭教育科學的引導,形成協(xié)調一致的教育方式。此外,我們還誠懇要求家長對學校、老師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本學期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次,家長對學校這樣的活動給予極大的支持,并希望學校經常開展這樣的活動。
2、利用評價卡,架起學校與家庭的橋梁
從起開展了“學生一周情況評價卡”活動。“學生一周情況評價卡”也可以說是一份“家校聯(lián)系卡”。此卡是由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評價卡的填寫由學生、老師、家長共同完成。內容包括學生一周來的到校情況、上課情況、作業(yè)情況、值日情況、行為情況等。填卡程序:每周一發(fā)放評價卡,周五各班利用班隊會或周會時間,學生作自我評價,再由老師評價,老師及時地把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行為及對家長的希望反應到家長那里,然后由學生帶回家,家長簽字,家長也可以把孩子在家的情況及對老師的要求反應給老師。
這一活動的開展,充分發(fā)揮了孩子們的自主參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動作用,更好地讓學生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有目的地進行改正。同時家、校之間及時溝通了信息,交換了意見,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體現(xiàn)了教育的整體性。
3、召開家長會,教師家長面對面溝通
我校每學期開學初和期末都要召開家長會,主要內容一是各科教師介紹本學科的特點,應有的學習方法;二是教師對家長們提出一些要求,如:給孩子創(chuàng)造安靜獨立的學習環(huán)境、督促孩子講究個人衛(wèi)生、關心孩子的早餐、關心孩子的作業(yè)、教育孩子愛護自己的書本、在孩子的面前自律自己的行為等;三是給家長做關于“怎樣科學地教育孩子”的講座;四是對一學期學生、班級的工作總結,組織家長座談交流,探討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家長,并進行優(yōu)秀家長的評選。
班主任、任課教師與家長面對面交流,談學生的個性與進步、優(yōu)點和不足,讓家長看到孩子在學校的點滴成長,明白孩子在哪些方面還需關注和引導,談學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使家長真切的了解學生,了解了學校的辦學思路,找準了教育孩子的切入點。
4、適時進行家訪,提高教育的針對性
家訪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補充。通過家訪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現(xiàn),獲得對學生情況整體而全面的認識。一段時期以來,家訪這個傳統(tǒng)演變成了“叫家長”。因此,學校開展了“家訪”還是“叫家長”的討論,通過討論,教師們要充分認識家訪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家訪中。全校教師做到了要主動家訪,使家長能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工作,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做到了七必訪:經常遲到者必訪、因事因病請假超過兩天者必訪、行為明顯反常者必訪、學習進步不大者必訪、學習有明顯進步者必訪、經常不寫作業(yè)者必訪、不明原因不到校者必訪。
學校要求教師家訪時“多報喜,巧報憂”,明確家訪的計劃和目的,每次家訪后要及時寫出詳盡的家訪記錄,把家訪達成的共識、家訪中受到的啟發(fā)及家訪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的記錄下來。
通過開展家訪活動,不僅使家長們感到了學校教師的認真負責精神,而且激發(fā)了廣大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教育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從而實現(xiàn)了共同育人的目標。
5、樹評價標尺,促學生全面發(fā)展
結合“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和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每一個方面,在傳承原三好學生評價方案的基礎上,本學期我校開展了“新三好學生”的評選活動。倡導“在校做個好學生??主動學習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勤儉自強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社區(qū)做個好公民??誠實守信道德規(guī)范的好公民”。從真正意義上構建了學校、家庭、社區(qū)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形成強有力的育人合力,優(yōu)化了育人環(huán)境。
評價標準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目的,注重引導孩子的縱向比較。具體內容是,好學生要做到:學習努力,成績進步;愛護集體,誠實守信;文明禮貌,遵守規(guī)范;全面發(fā)展,特長突出;合作交流,團結友愛。好孩子要做到:生活自理,講究衛(wèi)生;孝順長輩,承擔家務;按時作息,生活規(guī)律;自覺學習,主動交流;勤儉節(jié)約,不挑吃穿。好公民要做到:遵紀守法,注意安全;愛護環(huán)境,不損公物;遵守公德,文明禮貌;參加實踐,誠實守信;明辨是非,遠離惡習等。
“新三好”的評選沒有名額限制,實行合格達標制,使所有的學生在爭創(chuàng)活動中機會均等,評選時以班級為單位,每月評定一次。評定時,首先是自我推薦,學生要對照“新三好”標準一一說明自己在哪些方面能達到好孩子、好公民、好學生的基本條件,其次由班主任認定,在認定過程中班主任要充分接受家長和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讓學生針對該生在校在家在社區(qū)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最后由全班同學根據(jù)互相監(jiān)督情況表決,班主任老師確定。少先隊對于評價全過程審核后,于每月初第一個星期一進行表彰。好孩子由家長根據(jù)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給予認定,也采用綜合性評價。好公民與社區(qū)結合主要是由他人監(jiān)督在社會上的表現(xiàn),比如不說臟話、能否維護社會環(huán)境、尊敬他人、幫助有困難的人、不損壞花草樹木等。一學期內三項全部受到表彰后,便可以評為“三好學生”。自開展活動以來,我校共有200名同學被評為了“三好學生”
6、評選好家長,激勵家長重視家庭教育
為了激勵家長重視家庭教育,我校在每學期末都要進行好家長的評選,評選標準為:關心孩子成長、支持孩子的學習,在孩子面前自律言行、積極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學習環(huán)境,能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支持學校的工作等。學校在“六一”期間對“好家長”進行了評選,共有39名家長獲此殊榮。并在“六一”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上為這些好家長頒發(fā)了證書和獎品。獲獎家長表示這個活動的開展既是對孩子的莫大鼓舞,也是對家長的有力鞭策,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學校的工作,搞好孩子們的教育。沒有獲獎的家長也被受表彰的氣氛所感染,他們紛紛表示今后一定要密切配合學校工作,從嚴要求自己,從細關愛孩子,爭取在今后的活動中被評為好家長,為自己也為孩子爭口氣。這次表彰活動推動了“小手拉大手”的開展,為“三結合”教育的深入開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促進學校家庭教育的和諧統(tǒng)一。家長們紛紛表示今后要繼續(xù)支持學校的工作,配合老師把孩子教育好。
四、注重實效,提高辦學效益
我校“三結合”教育活動的開展注重實效,不走過場,各班通過這些活動切實解決了孩子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讓家長體會到了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同時通過學校對學生行為習慣規(guī)范的教育來影響了家庭教育、社區(qū)教育。
從開展活動到目前為止,全校有1186人次獲單項獎,有260名同學獲“新三好”榮譽。55位家長被評為“優(yōu)秀家長”。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同學們的臟話少了,日常行為規(guī)范了,同學們都能用“新三好”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家長們也認同“新三好”的評價體系,并且平時也用“新三好”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同時也影響了一些家長改變自己不良的行為和習慣,打麻將的少了,關心孩子學習的多了;說臟話的少了,講文明語言的多了;不管不問的少了,與老師聯(lián)系的多了;埋怨學校和老師的少了,理解和支持學校工作的多了。
對孩子的關注和培養(yǎng)不在是學校單方面的培養(yǎng)和教育,而是一個多層面的群體,是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共同構建的一個高效、具有親和力的教育平臺。“三結合”教育活動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歡,得到了家長的認同,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我們還將繼續(xù)努力,不斷完善,使其更具科學性和操作性,為我校的創(chuàng)新教育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