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全市中小學辦學行為,指導學校加強學生假期安全、學習和生活教育,根據省教育廳安排,結合我市實際,現就2021年我市普通中小學假期安排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假期時間安排
(一)寒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具體時間為2021年2月1日(臘月二十)—2月28日(正月十七),3月1日(正月十八)開學;普通高中具體時間為2021年2月6日(臘月二十五)—2月26日(正月十五),2月27日(正月十六)開學。
(二)暑假: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具體時間為2021年7月7日—8月31日,9月1日開學;普通高中具體時間為2021年7月14日—8月31日,9月1日開學。
(三)公共節假日:原則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無特殊情況不再通知。
因故需要調整節假日安排,以及因學業水平考試、中考、高考等設置考試而耽誤學生正常上課時間的,學校可按照對等時間進行調整,須提前按規定程序審批和備案。調整方案確定后要及時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布。
二、規范假期教育安排
(一)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牢固樹立生命高于一切理念,把疫情防控擺在學校工作的首要位置,貫穿于放假前和假期工作全過程。放假前,各學校要對全體師生開展疫情防控專題教育,自覺遠離中、高風險疫情地區,遵守疫情防控規定。學校要堅持全員育人導師制,通過電話、網絡等途徑與學生、家長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傳達疫情防控要求,指導學生及家長積極做好疫情防護。
(二)統籌安排放假前各項工作。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對中小學校放假前的各項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各中小學校要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山東省對違規從事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責任追究辦法》等文件精神,與所有教師簽訂拒絕有償補課承諾書;要召開好家長會,督促家長加強假期監管,切實履行監護人責任;要做好學期末教育教學工作總結,安排開展教師專業學習或培訓,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
(三)嚴格規范中小學假期行為。各中小學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假期要求或組織學生集體到校上課、補課或統一組織自習,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輔導培訓班,禁止學校聯合或將校舍租借給社會力量辦學機構用于開辦補習班、培訓班,堅決杜絕各類違規辦學行為發生;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學生信息等。各縣(市、區)要設立并公開監督舉報電話,及時調查群眾舉報線索。對于存在違規行為的學校,按照《山東省對違規從事普通中小學辦學行為責任追究辦法》(省政府令第255號)等規定嚴肅處理。
(四)全面做好控輟保學及特殊群體關愛。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控輟保學的主體責任,及時把握學困生、厭學學生動向,突出抓好重點學段和重點時段防控工作,全面落實書面報告制度,全力做好勸返工作。要組織教師重點對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貧困家庭學生等進行一次全面家訪,引導家長關注孩子身心健康。
(五)切實做好假期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各縣(市、區)和中小學要強化安全意識,落實安全責任,切實把安全教育工作做足做細做實。假期前,要通過安全教育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主題班會、發放安全知識手冊等多種途徑和方式,集中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加強學生防火災、防交通事故、防傳銷、防詐騙、防滑冰溺水、防觸電、防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和網絡素養教育,提高逃生避險、自救互救能力。假期中,要密切家校聯系,通過多種形式,及時提醒、督促家長履行好監護責任。各中小學校要在放假和開學前,對校舍、用水、用電、消防、門鎖鍋爐、燃氣和實驗化學品等各類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排查,消除各種安全隱患,認真做好安全保衛及防汛工作,嚴格執行安全事故報告制度,保障國家財產安全和上下信息暢通。
三、科學指導假期生活
(一)提供科學的假期生活指導。各中小學要合理控制假期作業總量,提高作業針對性和有效性,立足于豐富學生閱歷、鍛造優良品質、生成個性智慧、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等方面,為學生提供科學、系統的假期生活指導。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要引導學生廣泛開展基于興趣與愛好的學科拓展教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讀書成長、自然觀察、社會考查、科學探究、參觀游學等自主學習活動。加強對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制定家庭勞動作業清單,安排適量的勞動作業;開展“小手拉大手”移風易俗教育活動,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注重加強環境保護教育,指導學生利用假期主動了解本地區生態環境;利用市域內各類博物館、非遺教育基地、紅色文化資源,組織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等主題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三)積極提供各種學習資源。各學校要向服務區域內的中小學生開放圖書館、藝術教室、體育場館和實驗室等活動設施,為學生自主探究和實踐活動提供幫助;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發揮校外活動場所、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體育館等公共資源優勢,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多種可選的活動項目,吸引更多學生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