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重陽節手抄報版面設計圖簡單漂亮
【重陽節手抄報資料:重陽節簡介】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別名“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稱為“祝壽節”、“女兒節”等,今天也被稱為“老人節”、“敬老節”。
重陽節起源很早,在漫長的傳續過程中,重陽節逐漸成為深具中國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節日之一。兩千多年來,對生命歸宿的追求作為重陽節深層結構中的基本內涵沒有發生改變,人們熟悉的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等詞句,就高度概括了這一節日所蘊涵的豐富的時空觀和生命感。
但在發展過程中,重陽節還融合了敬老養老的儒家理想與孝道倫理,也融合了道教養生貴生、驅邪求壽的世俗理念,逐漸由最初的天倫祈祀型國家大禮轉變為人倫娛樂型的民間佳節,成為一個世俗化的全民傳統節日。如今,在全球化老齡工作的大環境和大背景下,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含義,成為我國老齡工作的一個集中點,轉變為一個具有現代內涵的重要的社會性節日,為建設和諧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
【重陽節手抄報資料:重陽節起源】
關于重陽節的起源,有一種說法流傳很廣。
古人認為,因為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因“九”在個位數中最大,所以古人以“九”為最高;而且夏歷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又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因此把九月九日叫作重陽節。這種說法的形成還與魏文帝曹丕的解釋密切相關。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曹丕的說法說明這一認識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但這種說法帶有明顯的附會成份,是一種望文生義的解釋。這是因為,最初的“重陽節”并非一開始就確定在農歷九月九日,“陽”也并非只指日月兩個天體,“重”也并非僅指“二”這個數。另外,《易經》天之數說:“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系天故取其奇為災歲數”,可見“重九”并不是吉利之數,有時卻是大兇之數。
綜合后人的研究,重陽節的來源應該說比這說法復雜。它和從遠古到上古時期兩個非常矛盾的先民習俗??九月慶和九月祭,以及先民天神互通的原始信仰與火神死亡崇拜有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