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曾報道:民盟浙江省委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由于水質污染,水環境破壞日益加劇,浙江大量缺少達標的飲用水。舟山花巨資搞海水淡化,寧波用車從農村運水,杭嘉湖水網枯水季節基本沒有飲用水源。
如果不重視水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浙江將面臨一場水資源緊缺的劫難,要不了多久,就會像“電荒”樣出現“水荒”。因此水資源問題,成了今年兩會期間的最熱門,同時也是最炙手的問題,今年三月,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姜恩柱表示,今年全國人大將重點監督“三農”,水資源,拖欠工資,安全生產和公正司法等五方面問題。眾所周知,浙江地處沿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江河密如蛛網,歷來有“江南水鄉”的美稱。然而,由于水資源的緊缺及地表水的被污染,出現如此“水鄉鬧水荒”的境況,其背后的還有太多的值得反思之處。
“水鄉鬧水荒”,不是天災,而是人禍。“水鄉鬧水荒”,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下的出現的一種不和諧現象。要實現水資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配置,治理各環節進行治理。如何有限的水資源實行最有效的利用,這是一個重要的社會課題。
xx湖“因水而興”,依托自身一流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山水資源,著力做足“秀水”文章。這一湖水,不僅帶動了xx湖旅游經濟的迅猛發展,也使xx湖這一品牌效應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面對著誘人的經濟利益,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把眼光投向此處。然而,當這個天然去雕琢的“出水芙蓉”如面臨過度開發的強勁挑戰,作為居民飲用水的重要來源,xx湖水質將令人憂慮。那么在這一壺秀水養育下的淳安人們是怎樣利用水,開發水,做好水文章的了……
一、活動目的
1、 學習考察當地的新舉措,新思路,新成效。
2、 深入學習“xxxx”,關注兩會問題、貫徹兩會精神。
3、 積極響應杭州“城鎮和風景區水環境治理國際研討會”的號召:應對挑戰,構建和諧。
4、 增強學生環保意識,緊緊圍繞“在杭高校節水工作研討會”之精髓,養成節水節電好習慣,保護生態環境。
5、 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與社會交際能力。
6、 走進休博會,感受xx湖的秀美風光。
二、活動任務
完成以下課題:
1、 隨著近幾年旅游業的大力發展,xx湖水水質是否受到影響,當地人們是怎樣看待此問題的?即目前xx湖水環境的形勢、挑戰和對策。
2、 了解當地的建設對xx湖旅游的影響。如農業觀光游,農家樂等
3、 xx湖的秀水促進了當地旅游的火速發展,從而帶動全縣經濟,調查當地由水而興的旅游經濟。
4、 調查外地游客對xx湖水的印象及意見和建議。
5、 體會社會當前環保的重要性。環保出效益,xx湖就是個良好典范。
三、活動日程安排
7月a日,上午從學校出發,下午到達目的地,整理用具,熟悉周圍城區環境,晚上召開會議,交代次日的任務及強調安全問題,服從集體。
7月b日,走訪縣環保局,從有關人員中了解xx湖,下午親臨xx湖,對湖岸的少數垃圾進行清理,這期間盡力聯系縣電視臺進行拍攝。
7月b日晚,開例會,談談一天下來的感受及工作進展情況,并寫活動日記,交代次日工作安排。
7月c日,走訪旅游局,了解近年來由水而興的旅游經濟,參觀旅游碼頭,感受當地火熱的旅游氣流,上街向市民發放宣傳單。
晚上照常開例會,著力寫篇稿子,拿到當地報社刊登。
7月d日,考察湖邊上的一家豆腐廠,了解該廠是怎樣處理生產污水的?參觀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了解日常我們所喝的農夫山泉及農夫果園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晚上照常開例會,再者強調安全問題,整理資料。向有關網站及學院專題網站發表活動日志,上傳活動照片,擴大影響。
7月e日,參加xx湖風光郵票發行儀式暨千萬郵迷聚xx活動,感受休博會的熱鬧場景。(或考察當地的上西村,一個利用當地優越的景觀資源,絕佳的自然生態環境,大膽開發旅游經濟,提高當地農民收入的。)
晚上自由安排。
7月f日,實地調查當地因水而火的餐飲等行業,如聞名遐爾的xx湖有機魚頭,xx湖啤酒,開元度假村,伯爵號游輪……
晚上總結此實踐,活動后資料的整理及上報。
7月g日上午返校。
四、經費預算
1、車費:1208=960.00元
2、宣傳單:0.1200=20.00元
3、住宿費:1506=900.00元
4、其他:120.00元
總計:XX.00元整
五、小組成員:8個(待定)
六、注意事項:
1、服從集體,不得搞個人主義,團結友愛,有事要向隊長請假,眾人劃槳開大船。
2、活動期間注意安全,統一著社會實踐文化衫,樹立學校良好形象,做一個---積極、
負責、熱情、務實的xx人。
3、帶好防暑藥品及生活用品,注意身體保護,錢包、數碼相機等貴重物品看好。
4、尊敬當地群眾、在調查過程中要有禮貌、活動結束后要致以謝意。
5、樹立環保意識,保護當地環境衛生,保持住宿地的衛生,并自身清潔,做好輪流衛生打掃工作。
6、關于購買活動必需用品,開發票時須注意發票的格式,單位要寫“xxxxxx大學”全名,物品數量,單價要寫明。
7、實踐活動結束返校時,應通知實踐地,衷心感謝實踐地所提供的幫助和配合,并將實踐成果留給他們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