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學校里,由于評價方式不當,導致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從個性教育這一目標說,正確地評價每一個人的價值是最重要的。要正確地把握學生的能力、能力傾向,使每個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那么,應當怎樣進行評價呢?
在庭院里植樹時,總要根據樹木的種類選擇適當的植樹場所。不僅如此,施肥、灌水的量也要注意到是否適于每一棵樹木。這樣,小樹才不致枯萎并能茁壯成長。也許有人認為,學生不像形形色色的樹木,因此沒有必要預先研究其適合于哪一種教育的問題。但是,盡管學生不像樹木那樣有著天生的巨大差異,但由于舊有的學習經驗,學生在上學之前形成的學力并不都是一樣的,這是事實。有的學生充分掌握了學習的基礎——知識,有的卻沒有。如果不了解學生的這一實態,實施劃一的教育,勢必失敗。
教學之前評價學生個別差異是極其必要的,這種評價謂之 “診斷性評價”。這一術語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但提起評價,誰都只想到教學后的評價,教學前進行的診斷性評價實際上是受到輕視的。
在論述今日教育時,保障學力的問題是最重要的支柱。必須保障所有兒童掌握同等的學力,不能有差生,這個論點充滿了美麗的辭藻,但不可能期待任何的解決與進步。我們必須發現旨在有效地實踐適應兒童實態的方略。作為極其重要的一個實踐手段,就是強調診斷性評價的重要性。
最理想的教育措施是:對不同類型的兒童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例如,根據兒童的愛好和能力的類型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其認識前提是:方法變了,能力的個別差異的表現方式也會隨著變化。
事實上,在今日的學校里,有許多學生跟不上班,也有許多學生超越了課堂教學的進度。這樣,課堂教學就難以展開了。面對這一現實,在教學開始前診斷學生的學力,以判定最適于哪一種指導,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倘是這樣,那就不是診斷學生的愛好和能力的類型,而是診斷該學年 (學期)的學習所必須的基礎學力。根據前學年 (學期)教學內容進行的測驗,大體可以達到目的。通過這種診斷性評價,可為那些被判定為不適于主要學程的學生提供輔助性學習。盡管預先判明學習是極其困難的,但不容許置之不理。
【個性發展自我評價范文精選二】
大學的生活和高中真的很大不同,我們的個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看到如此形形色色的人,也令我多少有點困惑。
A君上高數穿拖鞋挽高褲腳不說,還在座位上不斷摩擦屁股擋住我的視線;B君在校道上和同伴出口成臟并且旁若無人;C君在寸椅存金的圖書館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