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技術專業課程有學科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課程,含通史課程、基礎理論課程、基本技能訓練課程等。
一、文物保護技術專業課程有哪些科目
1.通識類課程
通識類課程主要包含相關的人文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藝術教育類和創新創業類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藝術品位和創新創業意識。其中,修讀自然科學類和創新創業類的課程原則上不少于2門。師范類院校學生須修讀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理論和教師教育系列課程。
2.公共基礎類課程
公共基礎類課程主要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計算機基礎與應用、大學外語、大學體育等。
3.專業類課程
①專業基礎課程
專業基礎課程主要指關于學科基礎理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課程,含通史課程、基礎理論課程、基本技能訓練課程。如師范類院校應開設歷史學科教學論、歷史教學技能訓練等課程。
②專業選修課程
專業選修課程主要指深化專業知識,反映學科前沿和學校特色的課程,含斷代史、國別史、區域史、民族史、專門史等。
二、文物保護技術專業簡介
文物保護技術(Cultural Relic Preservation Technology)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歷史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歷史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教學的特點是文、理科交叉與理、工科滲透,現代科學技術與人文科學知識相結合;既掌握數理化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歷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識,又掌握文物保護材料應用、文物材質分析和文物保護修復等實際操作技能;旨在培養掌握文物保護所必須的基礎知識,具有文物保護的基本理論及實際技能,能夠從事文物保護工作的應用人才。
三、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與就業前景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是目前我國高等學校中惟一的文物保護技術本科專業。
文物保護的目的是防止文物古跡因自然力作用所造成的破壞,而文物的構成材料包羅萬象,保護文物需要采用多種自然科學的方法,文物修復人員又必須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和藝術修養,所以,文物保護科學不僅是交叉學科,也是綜合學科。
這個專業培養的是既掌握數理化和歷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識,又掌握文物保護材料的合成、分析、文物修復等實際技能,能在考古、博物館、文物管理機構從事文物保護與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文物保護技術專業好的大學: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天水師范學院、山西大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