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人社部和教育部召開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全國全面推行了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我省作為全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省份,從2009年在松原市試點先行開始,利用3年多時間取得了良好經驗,為全省順利完成“擴面改革”奠定了重要基礎。我省改革經驗在國家會上得到推廣。近日,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在介紹此次改革進展情況時透露,我省共推改學校6700余家,參改教師32萬余人。
采取“六分評”方式
劃區域對省、市、縣分層評審
為合理解決人崗供需矛盾,按照“向優質示范校、重點改革校和鄉鎮一線校傾斜”原則,我省重新調整了中小學校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適度提了升高、中級崗位比例,消除了縣鄉差距。
按照不同管理方式,采取學校單核或“打包”統籌方法,將年度評聘崗位數額控制在空崗數額的50%以內,確保了改革的持續性。
此次改革建立運行“差推等評”機制,采取學校差額推薦、各級評委會等額評議的方式。同時,重點采取“六分評”方式,即劃區域對省、市、縣分層評審;劃學段對高中、初中、小學分級評審;劃學科對文、理專業分科評審;劃崗位對行政和一線分崗評審;劃系列對正常崗位和特設崗位分類評審;劃年限對改革過程中已退未評或年度將退教師分型評審。
擇優選聘高級教師
到縣鄉基層一線薄弱學校任職
我省對推薦正高級教師指標進行了科學劃分,確定小學、初中、高中推薦比例分別為1:4:5,保證一線教師推薦比例達到70%以上,對縣、鄉實行公推直報、指標單列。在此基礎上,探索運行答辯考核、專家共議和現場公布結果“三結合”評審機制。
此次改革,我省探索施行了特設崗位教師評聘機制,采取崗位專設、職務特聘、待遇先兌、關系不動的方式,擇優選聘6名正高級和146名高級特設崗位教師到縣鄉基層一線的薄弱學校任職,促進了優秀教師校際交流,推動了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對有省派援疆、援藏經歷的教師,實行職稱專門認定和崗位單列聘任;對距法定退休不足3年或連續工作滿30年的鄉鎮未聘高級教師可不占學校核定崗位數額,實行縣市統籌聘任;對“雙師型”教師、鄉鎮和特教學校老教師以及具有農村任教經歷或有班主任經歷的教師,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推評。
將中小學教師評聘時間
調整為每年度9月1日
據綜合統計,我省經國家人社部、教育部批準,最終評審通過正高級教師53名,特設崗位正高級教師6名。在最終人選中,一線教師37名,占62.8%;小學(幼兒園)教師9名,占15.2%;縣(市、區及鄉鎮以下)教師31名,占52.5%,充分體現了國家人社部、教育部提出的正高級教師評聘要向基層傾斜、向一線專職教師傾斜的要求,兩部對這種做法要求在全國全面推行改革中大力推廣。
此外,結合中小學發展實際,我省堅持職稱評審與崗位聘任相結合,將中小學教師評聘時間調整為每年度9月1日,并印發專門的職務評聘證書,統一時限兌現評聘教師職務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