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994年的公車改革,在步履蹣跚中,已摸索了20年。昨天,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下發,公車改革即將全面啟動。獲悉這一消息,省直多個廳局的部分處級干部表示,他們十分歡迎公車改革,改革能否取得實效,關鍵是領導班子要帶頭、帶好頭。
【反響】 歡迎改革 期待早日發補貼
“終于等到了這一天。”昨天下午,獲悉國家層面公車改革的消息,河南省某廳一陳姓處級干部說,等了一年多,終于盼來了公車改革的好消息。
陳處長說,自新一屆中央領導班子上任后,先后出臺了“八項規定”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其中均涉及公車改革的有關內容。河南省各個廳局也采取了有關措施,廳里的不少公車都上交了。
“我以前每天開著單位的機要通信車上下班,自去年車輛上交后,近一年來,無論上下班還是去其他單位辦事,都是開著自己的私家車。”陳處長說,同他一樣,很多處級干部都期待著發放補貼,但補貼至今沒有到位,而原因就是等待國家出臺補貼標準。
按照此次公車改革的意見,中央和國家機關處級干部的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800元,河南的標準不得高于該標準的130%,也就是1040元。“這個標準,如果不出鄭州的話,基本夠用。如果經常在省內出差,肯定不夠。”陳處長說。
【心聲】 領導要帶好頭落實改革
公車消費一直是“三公”經費的大頭,被稱為鋪張與浪費的一個源頭。有新聞報道稱,某單位一部車一年換了40個輪胎,相當于每周換一個輪胎。
“這幾年,我省也多次對公車進行管理、改革,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河南省某廳處級干部張先生說,此前有規定,副廳級干部兩人可以共用一輛公車,但真正落實很難,因為他們都想坐專車。結果,他們就想辦法鉆空子,最后還是一人一輛車,這也讓他們這些中層干部很不滿。
張先生說,公車浪費現象也十分嚴重。“舉一個大家都見到過的例子,司機送領導干部去開會,如果領導開三個小時的會,司機就開著空調躺在車里睡覺、看書。你想想,幾個小時車都開著,浪費多少油,花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張先生說,要落實好公車改革,關鍵是領導干部要帶好頭。
【影響】 公車銳減 河南改革見效
從1994年開始,我國開始進行公車改革,20年來,河南省也多次進行公車改革。改革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一家汽修廠的數字最能說明問題。
“我們公司成立于2004年,當時,鄭州的私家車很少,如果不想辦法拿下公車,生意肯定不好干。”昨晚,鄭州市君馳汽車修理有限公司經理程中強說,他們不斷完善軟硬件設施,從2006年開始,連續八年中標為省直、市直行政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維修定點單位。
程中強說,中標后這八年,前三年他們修理的基本上都是公車,從2010年開始,公車和私家車的比例開始變化,截至去年,公車占70%,私家車占30%。今年,這一數字繼續變化,公車占60%,私家車上升到40%。
“數字的變化,說明我省的公車改革取得實效。不過,對于我們來說,也到了轉型的時候,尤其是此次全國性公車改革意見的出臺。”程中強說,為此,他們已經改變策略,開始走進社區舉辦活動,變被動維修為上門服務,否則,只能是死路一條。
【特點】 自上而下啃起“硬骨頭”
始于1994年的公車改革,在磕磕碰碰、步履蹣跚中,已摸索了20年。
“要推動真正有效的公車改革,就必須從中央層面開始,最高層下決心。”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凱認為,此次公車改革在“頂層設計”之下的再出發,選擇從吃財政飯的黨政機關做起,從中央國家機關起步,會形成“自上而下”的破題態勢。這種整體統籌設計和推進次序,會化解此類改革地方分散推進帶來的種種尷尬。
【建議】 公開數量讓公眾監督
俗話說,再鋒利的刀也削不了自己的刀把。判斷一項改革能否受到老百姓歡迎,不僅在于嚴格的制度,更在于其在實施中是不是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落實,有沒有呈現出預期的實效。這次自上而下的公車改革雖然令人期待,但關鍵應付諸實踐,并精準達到預期效果,需要配套最嚴密的措施,需要最嚴厲的手段。
“建議準確公開公務車數量。比如說河南省,可以公開各個機關單位公車的詳細數量和需要減少的數量。”張先生說,因為不公布數量就不知道該裁減多少公車,也就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車改。
在陳處長看來,如果說公開公車數量和支出費用,是滿足公眾知情權的一個層面,那么還原公眾的參與、表達和監督等權利同樣重要。為防公車“私奔”,不少部門殫精竭慮,措施頻出甚至運用高科技,但收效甚微。實際上,再高明的技術也抵不上老百姓的眼睛,只要放開讓老百姓監督和舉報,并實行嚴厲問責,公車私用現象就會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