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入市獲準 或將帶動萬億資金
國務院批復養老金入市,入市最高比例為30%。國務院23日發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明確養老金只限境內投資,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這將帶動萬億長期資金入市。
各地養老金結余額,預留一定支付費用后,確定具體投資額度,委托給國務院授權的機構進行投資運營。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包括企業職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城鄉居民養老基金。截至年底,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30626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845 億元,僅此兩項累計結余就接近3.5萬億元。
以此計算,按照養老金30%的比例投資股市,將帶動萬億長期資金入市。分析人士表示,養老金入市既有利于養老金保值增值,同時給市場帶來巨量資金,利好股市。
據《新京報》
聲音>
總量3.5萬億的養老金,按照30%的比例投資股市,有望帶動萬億資金入市;長線資金的入市,從歷史時期可以看都表明此位置是市場的階段性底部;巨量資金的入市,將利好大金融等藍籌股。——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
養老金入市利于養老金保值增值,也利于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屬于資本市場的重大政策,利于穩定市場預期。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
分析
投資者可優先布局三大板塊
在A股市場遲遲未能企穩之際,養老金入市被市場各方寄予厚望。選擇在此時公布方案,將對市場的維穩起到積極的作用。
而養老金對資金安全性考量的特質,使得其極有可能和社保基金一樣,將質地優良、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作為首選標的。除此以外,那些現金流充裕、高成長、高分紅的個股或許也將成為未來養老金的主要投資標的。
銀行板塊
與社保基金類似,養老金對于資金安全性的要求極高,這使得其在未來的資產配置中勢必加入那些質地優良、低估值的大盤藍籌品種。
而在當前的A股市場中,論起低估值,恐怕誰也不能和銀行股叫板。盡管經濟處于下行周期,銀行經營也處在轉型過程中,但是貨幣政策持續寬松、金融業改革和行業面變化、經濟結構調整,這些因素都有助于銀行股估值進一步抬升。近期銀行股東和高管增持不斷,同時也在主動釋放利好。監管層正在醞釀實行分類持牌制度,銀行或將實現跨界經營,再加上銀行股的估值優勢,銀行股的投資價值逐步顯現。
中信建投最新研報顯示,下半年看好銀行股主要有三大理由:信貸資金低成本流向實體經濟、降息周期的結束以及風險溢價降低。這些原因成立將帶來銀行板塊系統性機會。另外,下半年銀行獲得A股券商牌照,或者高估業務的進一步分拆,將帶來銀行股階段性行情。關注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
高派現個股
分析指出,一些具有低估值特征的價值股年報派現將有望超過銀行定存利息。在這一背景下,那些現金流充沛,高分紅、估值合理、公司治理較好的品種,更可能成為長線資金關注的方向。此前,口味趨同的社保基金曾重倉介入中國平安、農業銀行、中信證券等金融股,以及大秦鐵路、招商輪船、蕪湖港、南方航空等交通運輸類股,這些都是高派現品種。而從板塊分類來看,電力行業相對現金分紅派現力度最大。
養老概念股
養老金入市,投資者最容易聯想到的自然就是養老概念股。《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最新數據顯示,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年健康養老的危機凸現:截至底,高齡老年人口以年均增長100萬的態勢上升到0.24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長到3500萬;慢性病老年人持續增多,空巢老年人口規模繼續上升,均已突破l億大關。
深諳養老產業環境的養老金,自然早就看到了中國養老產業巨大的發展空間,這使得養老金未來極有可能將養老產業中極具發展潛力的龍頭個股,納入到自己的投資范圍內。
養老產業龍頭股一覽:桂林三金、開元投資、復星醫藥、雙箭股份、金陵飯店、魚躍醫療、愛爾眼科、鳳凰股份、金陵藥業、中新藥業、恩華藥業等。
養老基金投資利好資本市場
在一些社會保障制度和資本市場比較健全的國家,養老基金都是重要的資金來源,通過市場化投資,既實現了自身保值增值,又促進了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比如,在美國,養老基金機構投資者已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力。我國養老基金進行市場化投資運營,必將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資本市場長期性資金將明顯增加。一般而言,保險資金和養老基金是資本市場投資的長期性基金,而且養老基金比保險資金還要穩定;養老基金幾十年不用考慮流動性的問題,是發現市場價值和實施價值投資的本源所在。因此,如果一個資本市場沒有養老基金或養老基金很少,市場價值就難以發掘,價值投資就難以實現。從這個角度看,養老基金是所有國家資本市場價值投資的基石,其作用如同債市中的20年長期國債。目前,我國在政策上允許進入資本市場的養老基金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企業年金基金,二者合計可以入市的規模最大理論值應是8200億元左右(6000億全國社保+2200億元企業年金),僅占總市值的1.3%,而實際則更低一些,甚至即使在牛市也沒有滿倉。相比之下,美國資本市場中養老基金的實際占比高達60%。
第二,資本市場將增加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初級階段的資本市場里,散戶占絕對統治地位,成熟的資本市場里機構投資者將占統治地位,前者的投資主要以投機獲利為主,為市場帶來較大波動性。養老基金進入資本市場將極大地擴大機構投資者的隊伍,據統計,我國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中,散戶占統治地位。即使基金業規模較為可觀,目前市值高達7.2萬億元,占到11.4%,但由于共同基金里幾乎完全由散戶“基民”占統治地位,養老基金占比不到10%,長期投資基金很少,在遇到牛市時便必然承受巨大的贖回壓力。就是說,中國共同基金同樣十分缺乏長期性資金。而美國的共同基金資產中,養老基金占89%,即使在家庭散戶“基民”里,持有基金的數量中位數也高達103000美元,更重要的是,在調查問卷中,74%的美國“基民”表示購買基金主要是為了退休而儲蓄。
第三,資本市場將大大減少換手率。散戶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是有明顯區別的。毫無疑問,散戶的投資動機常常是出于明顯的短期獲利和投機心理,他們始終處于尋找“牛股”和“黑馬”之中,因此,尋找“強莊股”和“炒短線”是散戶明顯的投資行為特征,于是換手率特別高。十幾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換手率遠遠高于成熟市場。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資本市場的換手率為190%(實際交易量占市值可交易量),位居世界第一,而養老基金市場十分發達的美國僅為第八(95%),在養老基金實行完全投資體制的智利、哥倫比亞和秘魯等拉美國家,換手率都不到28%。這些國家資本市場之所以換手率低,除了養老基金作為長期基金追求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十幾年前,生命周期基金(目標日期基金)誕生以后,很多國家引入了這個制度,在相當程度上,資本市場投資行為得以改變,因為生命周期基金的資產配置和股票持有比例變化是有公式和模型制約的,是自動的,這就更加降低了資本市場換手率。
第四,資本市場的投資理念將發生變化。養老基金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具有很強的低風險偏好,追求長期穩定收益,而且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很少頻繁換手,這將開啟價值投資,牽引追求長期收益性的投資理念,對短期投機心理將是一個巨大的抗衡力量,有利于減少股指波動的幅度,遏制大起大落的頻繁發生,市場投機的可乘之機將會減少。養老基金投資將逐步成為資本市場的“壓艙石”,帶動優質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不斷提高資本市場的質量。
養老金入市,積極改革就會穩妥
只要能夠實現集中化、陽光化管理,能夠融合政府的監管與市場的自我管理,養老金入市的風險就完全可控
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結束征求意見,養老金入市又前進一步。有媒體統計,除先期開展試點的廣東、山東外,截至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1000億元的江蘇、浙江等省市,也有望成為首批養老金正式入市的省份。
醞釀養老金入市,目的在于盤活結余資金,增強養老金的保值增值能力,彌補可能出現的支付缺口。過去基于安全考量,結余養老金多數存于銀行或購買國債,收益率偏低,導致養老金長期處于貶值風險中。將部分養老金投入市場,實際上是引入了市場配置工具,這有助于通過市場之手提高養老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率,強化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這意味著養老金管理模式的巨大突破。
不過,對于養老金入市不能只有收益預期而沒有風險預期。一方面,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地方養老金的統籌度偏低,透明度不夠,如何將分散的養老金歸集于省級和國家級的委托投資賬戶,讓養老金從沉睡狀態中醒過來,讓陽光照射到黑洞中,是一大考驗。另一方面,養老金入市,在提升了投資收益的同時,投資安全性則有可能下降。市場的起起落落,必然導致入市養老金的市值隨之起伏。如何維持養老金的投資安全也是一大考驗。
這也就意味著,養老金入市包含了能否保證收益率、能否發揮集合效應、能否在陽光下運行這三重風險。
化解多重風險,顯然不能靠單兵突進式的風險管理手段,必須有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正因此,更需以養老金入市為契機,撬動養老金管理制度的整體改革。
首先,必須打破小的利益格局,盡快提高養老金管理的統籌度。變分散管理為統籌管理,這既適應老齡化社會的人口流動趨勢,還有利于協調各地養老金多寡不一的局面。提高統籌度的過程,也是查實各地養老金財務狀況和記賬利率的過程,這有助于為養老金管理注入陽光并發揮集合效應。
其次,科學劃定入市養老金的投資領域和投資比例。除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高風險產品外,入市養老金與回報周期長但回報穩定的國家重點發展項目應結合起來,這既有助于形成安全投資組合,也有助于提高入市養老金與宏觀經濟導向的配合作用。
第三,用市場化手段控制養老金投資風險。《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規定,投資管理機構和受托機構需分別按當期管理費的20%和年度凈收益的1%建立風險準備金,專項用于彌補養老基金投資發生的虧損。專項兜底資金應交由第三方管理,同時應按照市場規則及時向社會披露相關信息,以此形成強約束力,避免風險擴散。
余額超過3.5萬億元的基本養老保險金被稱作百姓的“保命錢”。管理好這筆“保命錢”,當然需要穩妥行事。而去除積弊的全面改革就是最大的穩妥。只要能夠實現集中化、陽光化管理,能夠融合政府的監管與市場的自我管理,養老金入市的風險就完全可控,從而發揮其造福民生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