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擬推子女養老人政府發工資新政
近日,南京創新居家養老服務方式,推出的“家屬照料型”養老方式規定,子女、兒媳在家照顧臥床不起的父母公婆,政府可以給其發三百到四百元不等的月工資。“五類老人”可符合申請要求,包括失能、半失能、城鎮三無人員、農村五保人員。
政策一出臺就引發熱議,雖然南京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與社會事務處處長周新華解釋稱,按照現在南京市的情況,符合申請條件的最多只有萬余老人的子女,總體來說還是起一個引導作用。但點贊者和批評者聲音俱在。有人認為“子女贍養老人,天經地義,政府就不該發錢,子女也不能收”,但也有人支持“直接‘聘用’老人的子女做養老工作,不失為把錢用在刀刃上的利民舉措。如果政府購買服務變成常態,或將成為政府職能轉變的有益探索。”
□聲音
“霧霾去而復返,一方面有天氣因素,另一方面也與霧霾區域內排污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有關。上次京津冀地區霧霾期間,環保部對相關城市進行的專項督察發現,一些按規定應停止生產的企業仍在繼續生產和排污、少數地方政府部門的應急預案形式大于內容。這充分說明,霧霾治理督察要用好‘回馬槍’,環保部門要果斷‘亮劍’”。
——新華時評“霧霾治理督察要用好‘回馬槍’”
“以前我的慈善捐款占公司凈利潤的50%,這兩年已經上升到70%。我希望政府、國企如果有拆除項目能直接交給我做。一是能進行二次利用,更環保。二是我承諾把項目利潤的50%援給該單位的工會或慈善機構,用于安置該單位的貧困家庭,獎勵勞模等。”
——“中國首善”陳光標表示“企業實現更多贏利,才能更好地做慈善”
“我國自閉癥患病率約1%,患者可能超過1000萬,0-14歲兒童患兒的數量可能超過200萬。盡管尚沒有被臨床研究證實有效,一些非主流療法在自閉癥的康復應用仍非常普遍,比例超過50%,病情越嚴重的用得越多。”
——10月17日發布的《中國自閉癥兒童發展狀況報告》指出
“社會轉型下的現代公益應該不問動機。即便有白領為了假期而參加公益活動,其結果也是為了做好事,不能主張道德潔癖主義。一旦我們質疑公益行為是否屬于作秀,有人就可能因為顧慮而不敢涉足公益事業。”
——華東政法大學公益研究專家童瀟如此評論“上海部分企業推行公益時間換假期”(原標題:南京新政子女養老人政府發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