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養老金并軌需要政策配套

思而思學網

政策配套是養老金并軌前提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給出的全民參保時間表,為全國部分地區啟動試點階段,2017年將在全國全面實施。人社部的負責人同時表示,在兩個階段將統一部署和同步推進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看得出,針對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問題,官方給出了比公眾要長得多的時間預期,足見時下熱議的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多么難。

機關和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后,按照在職時的財政工資標準領取相應養老金;企業員工退休后按照單位和個人共繳的社會保障金額度領取養老金,這就是所謂的養老金“雙軌制”。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共有1億多退休職工,8000萬人是企業職工,2000萬人是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企業退休職工領取的養老金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領取的養老金平均每人是4000元。養老金“雙軌制”的不公平,其實并不完全體現在結果不公平上,更重要的是資金來源不公平,即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金完全由財政給付,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8%則由個人支付。

國家在6年前就邁開了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的步伐。按照國務院發布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從2008年初開始,山西、上海、浙江、廣東、重慶等5省市先期開展試點事業單位養老金試點。然而,截至目前,除了廣東邁開碎步之外,其他四省不是沒有開始,就是進展甚微。雖然廣東省事業單位職工與普通企業職工一樣已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但退休時待遇依舊按原有領取退休金的標準執行,即使員工按當地社保標準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但依法應該由單位繳納的部分,單位并沒有繳納。

當然,改革步伐沒有停止。依據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作出的最新規定,“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但問題是,目前我國現有事業單位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人,根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案,已經退休的職工按照原有模式領取退休金,新進職工進入社會保險,而大量的“中間人”則成為最大的難題。如果按照繳滿社保15年才能在退休后領取相應養老金的話,絕大部分“中間人”之前并未繳納社保,也就是不能達到繳滿15年的要求,由此就產生了補齊社保的問題。

排除個人補繳的部分不說,僅單位所要補繳的20%部分的資金,無論是由財政補貼還是單位自籌,對二者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負擔。經過測算,目前事業單位“中間人”所要補繳的社保資金至少達5萬億元。如果由政府兜底,就需要明確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各自擔負的比例,而從目前來看,地方政府根本沒有充分的支付能力,最終的負擔可能都會轉移到中央財政身上。如果由中央財政和事業單位共同負擔,同樣存在二者之間比例劃分問題,而且一旦要求事業單位自籌資金,最終必然令其抬高服務費用。

除了養老金的補繳問題懸而未決外,事業單位職工目前最為擔心的是,進入社保體系退休后的收入會急劇縮水。根據國務院《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計發離退休費等問題的實施辦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后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也就是說,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后領取的養老金至少是在職時薪資額度的80%。然而,如果進入社保,情況就大不一樣。

國際慣例顯示,養老金替代率為60%-70%,方可維持退休前的基本生活水平。而據財政部科研所專家測算,《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中事業單位的退休待遇與企業養老保險幾乎別無二致,養老金水平下降難以避免,養老金替代率可能要從80%-90%下降到50%左右。如果真是這樣,勢必會引起事業單位員工的焦慮與恐慌,并波及相關社會群體對改革的質疑,并可能令改革夭折。

考慮到事業單位員工退休后社保收入有可能減少的事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提出了“工資增長機制”,這就意味著財政將通過對事業單位員工逐步加薪的方式來抬高其所繳社保資金額度,進而增加退休后養老金的領取數量。除了繳納社保金之外,事業單位職工在職期間還可以參加職業年金,退休后與社保金一并進入養老金范疇,以此確保職工養老金不低于傳統模式下的退休金。不過,職業年金由個人、企業還是財政來承擔,目前還尚未定論。

進一步分析,即便是敲定了“社保金+職業年金”的養老金收入制度這一核心問題,并明確了資金的來源,但與員工在職期間收入程度緊密相關的事業單位競聘上崗、考核、培訓、獎勵、申訴、交流、退休、人事監管等單項配套規章也要建立和健全起來。另一方面,在國家政策缺位的情況下,一個城市要建立事業單位職業年金投資體制可能性不大。因此,職業年金作為一種基金的投資和運營,需要國家在立法層面予以支持,同時還需要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相匹配,而只要這些與養老金相關的細則與政策不落地,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就不得不往后拖延。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