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不卡视频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亚洲一级大片,免费观看的成年网站不下载

大學開學典禮新生發言演講稿作文

思而思學網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發言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發言稿的寫法比較靈活,結構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講稿那么嚴格,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那要怎么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開學典禮新生發言演講稿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大學開學典禮新生發言演講稿作文篇一

很高興在這里見到大家,能來參加今天的開學典禮,說明各位在人生的奮斗中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因此我向大家通過自身努力而獲得的成績表示最由衷的祝賀。我真誠的祝福每一位同學們都度過一個充滿激情、汗水、歷練和收獲,并由此而刻骨銘心的大學生活,無愧于祖國的期冀,無悔于自身的青春!在此,也請允許我代表我校全體教師向大家莊嚴承諾,我們將以全部的熱情、認真的態度、常新的知識和高尚的師德,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神圣職責。

大學里,傳播的知識是共通的,而對學生所重塑的品性,則體現出一所大學特有的風貌。我們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集中展現了清華人的特質,亦是我們著力培養的風貌。此刻,你也許會想:我能在競爭激烈的高考中勝出,難道不夠自強?我曾獲“三好學生”等榮譽無數,難道缺乏厚德?是的,諸位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精英,應當有這等自信。但是,你們能否做到于逆境中自強,在壓力下厚德呢?

這個問題留待大家以后用行動回答,今天我只想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你們即將遇到的陷阱。我見過一些同學,入學時志存高遠,但不慎幾次考試都未能名列前茅,于是自尊心微妙地發酵——如果堅持努力而仍落后,別人可能會覺得我笨,還不如宣稱自己是看淡了學業、不屑于競爭而已。久而久之,這種蒙蔽他人的說辭最終蒙蔽了自己的初心,他們不再憶起自己往昔的金戈鐵馬,不再敢于挑戰難題、參與競爭,而是甘于仰望“大牛”,選擇平庸。這是一種讓中學時代追求卓越、無所畏懼的你們走向沉淪的典型模式,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人在順境中堅持自強不難,但在逆境挫敗中迸發的反彈力量,才是內心強大的真正體現。從今天起,你一定會遇到更聰明、更努力的同學,學習更富有挑戰性的.課程,幾乎會感到龜兔賽跑中角色的反轉,甚至要面對“一群不睡覺的兔子”。要想在高手如林的清華度過不平庸的求學生涯,請在逆境中一如既往的保持目光如炬、氣勢如虹!

第二個故事,雖然包含了年少的執拗,但卻不負青春的追求,這是我自己的一段經歷。16年前,我和諸位一樣坐在下面參加開學典禮。當時,一心想學無線電的我卻被調劑到一個并不熟悉的專業。我偶爾聽說年級前三有資格參加轉系推研考試,于是開始了一邊學好本專業,一邊自學電子系課程的生活。在清華兩線“作戰”,考驗的完全是信心、勇氣和堅持。當同學們考完最后一門去準備假期游玩時,我去圖書館開始規劃自學。最終,我以連續三年第一名的成績參加交叉推研,進入了自己最想去的實驗室直讀博士,并在兩個不同的專業都獲得了優秀畢業生榮譽。今天回頭看看,在工作中能夠有幸同時受益于兩個專業的知識和思想,恰好印證了“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險遠”的古訓。

清華所要培養的學術大師、興業之士和治國之才,只有經歷挑戰、困頓和磨礪才能成就。能否在挫敗中學習、在逆境中成長,將決定各位今后的人生高度。之前的成績已經證明了大家聰明、有悟性,而以后更需沉淀的,是一種無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保有的耐心與堅守。踐行逆境中的自強,外在的困難就打不倒你。但是,你還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德行的修為,它決定了你能走得多遠,而非多快。

清華校訓將“厚德載物”與“自強不息”并重,是富有深意的。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雖然我們的先哲并沒有探討這句話的否命題是否成立,但在壓力下保持厚德顯然更不容易。堅持自強,就自然要面對壓力。因此,在巨大的壓力下保持良好的德行操守,是清華在培養國之棟梁時所要明確塑造的一種品質。

第三個故事,從為學經歷中見微知著,管窺“厚德載物”的意義。我念書時讀過許多大學者的傳記,每次看到他們長期攻堅重大問題時,總是歸因于自強之精神。直到做研究生時才體會到,做有意義的大問題首先需要的是保持“淡泊名利”的學術操守。直博生的前兩年,我一直苦于找不到有足夠創新性和普適性的問題,每天在各類文獻和報告中“望盡天涯路”,也曾經彷徨、糾結于是否要做幾個短平快的小問題,或者做那種單一方法、反復使用的灌水問題先博取些功名。清華厚德文化多年的熏陶,讓我在壓力下堅持了做科學疆域中背對繁華、面向強敵的屠龍少年,最終找到并攻克了通信理論中兩個框架性問題。盡管成果出的較晚,但是第一篇期刊論文就獲得了以無線通信先驅馬可尼命名的馬可尼論文獎,而第一篇國際合作的會議論文獲得了國際通信大會的最佳論文獎。

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了厚德載物對于學術生涯的重要性,忽略這一點,學業的長進就難以持久。進入大學階段以后,課程選擇有了很多自主性,曾有同學就“貌似聰明”地替換掉了要求嚴格的課程,既獲得了更高的分數,又把節省的時間用來提高其它成績,后來,卻因相關知識的欠缺而錯失了發展機會。因此,在自主性更強的大學生活中,請大家謹記《禮記中庸》里的一句話——“君子慎其獨”,通過在學業競爭的壓力下踐行厚德載物,品味其對于事業長足發展的重要性。

大學,是你們真正開始獨立學習和生活的地方,相信大家這兩天已經開始體會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欣喜。人文日新的清華園為青春提供了擁抱真理、強健體魄、文理兼修、全面升華的無盡可能。“莫等閑,白了少年頭”。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秉承逆境中的自強、壓力下的厚德,在精神上融入清華特質,在享有光榮與驕傲的同時,牢記新一代清華人對于傳承、發揚我校新百年夢想與輝煌的責任和使命。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作為此間的教師,今天,我們以廣納天下英才入我校,與諸君傳播文明、探索真理而自豪;明天,我們以廣布我校桃李于天下,觀諸位國家棟梁、社會精英而驕傲!

謝謝大家!

二、大學開學典禮新生發言演講稿作文篇二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你們實現了長久以來的憧憬,正式成為xx的新主人。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你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向精心培養你們的老師和家長致以誠摯的感謝!

大學生活即將拉開帷幕。你們一定很好奇,大學階段同以往的教育有何不同,xx會給你們帶來什么樣的改變?我想有一點可以肯定,如同剛才你們學長所說的,不只是男女生比例的不同,也不只是發型的改變。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使學生成為人格健全、個性和諧的人,而不是‘專家’,應始終成為學校的目標。”他還認為,“教育就是忘記了在學校中所學的一切之后剩下的東西”。在xx,你們將接受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學會做人,學會洞悉自然、人生和社會,為成就美好的未來做好準備。當你們離開xx以后,伴隨你們的將是勤學、修德、明辨、篤實,還有歷久彌新的xx精神。

做xx人,就是要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坦率地講,你們以往的高分,大多來自應試教育環境中對于特定問題所尋找的標準答案,而大學需要的是自己主動去尋找問題。文小剛教授對我說,xx學生找老師往往是因為學習、生活上遇到了困難,而不是因為有了好的想法或者有意思的問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積極主動才能發現問題,消極被動只能讓生命慢慢耗盡。xx教授也跟我說,xx兩國學生最大的區別就是主動性和激情,他見過的最好學生都是會主動提問的學生。這種主動性不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人生的態度上。只有充滿激情地去探索、去思考,積極主動地投入和行動,你的大學生活乃至人生才會更加精彩。在xx,按部就班、三點一線的生活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積極、熱情、專注,主動地去做一些有挑戰性的事情,自己去發現一些活躍的思想、領域和團體。這也是xx努力為每位學生成長所提供的土壤和文化。在xx,課堂上有大師授課,有豐厚的教學資源,課外還有很多等著你們去體驗。xx有全國最好的創新創業平臺,xx已經吸引了xx多個項目申請、xx多個創業團隊入駐,很多已經獲得了外部投資;這里有全國最好的創客項目,國內外頂級創客會與你們分享經驗、攜手合作,幫助你們把創意變為現實;這里還有xx多家社團協會,涵蓋文化、藝術、科創、體育、公益和素質拓展等方方面面。你們要學會選擇,主動接觸課內外的東西,發現和培養自己的興趣,體驗別樣的挑戰和樂趣,賦予大學生活全新的意義和價值。

做xx人,還要學會包容和欣賞。對于你們而言,有了高分,更要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的情感,學會與人溝通。獨立并不難,從眾更易,既善獨立又能合作,才是最難的。前些天我參加xx學者項目的夏令營,xx基礎設施與城市業務首席執行官xx先生談到,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但一個團隊卻有可能做到完美。我參觀過校友創辦的很多公司,他們說創業最大的困難往往不是技術,不是資金,而是創建一個和衷共濟的團隊。所以,你們要在集體中深刻理解團隊的重要性,學會與同學們相互了解和理解,包容彼此的不同,學會欣賞多樣性。xx也會為你們的團隊協作提供平臺。去年,學校推出了極限挑戰課程,將選課的學生分成x個組,每組有xx個來自不同院系的隊員,由同學們在xx個小時內通過自主學習,實現機器人巡線、航拍等技術攻關,并草擬出具有實踐意義的商業策劃書。這個過程不僅需要技術攻堅,也需要工藝設計、人文探索、團隊組織,只有彼此尊重、包容和欣賞,才能做好項目規劃、時間管理和跨學科知識學習,并最終通過答辯,獲得風險投資人的認可。

同學們,現在你們對xx園充滿了好奇和新鮮,總想在一步一景中感悟她的寧靜與美好。當一切漸漸歸于平靜,你們難免會發現有很多不滿意,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今天,你們已是xx園的主人。希望你們不要習慣于從這些問題旁邊溜走,不要放之任之,而是要敢于提出問題;不僅要敢于提出問題,還要學會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建設性方案;不僅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方案,更要敢于擔當,作為一個領導者、參與者,主動參與問題的解決。今天,只有以這種態度對待身邊的每一個問題,你們才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國家、社會和人類的大問題。

同學們,在一百年前的那次演講中,梁啟超先生說:“今日之xx學子,將來即為社會之表率,語默作止,皆為國民所仿效。深愿及此時機,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之底柱。”希望你們像梁啟超先生所期盼的那樣,像家庭、社會和學校所期盼的那樣,經過大學生活的砥礪,修君子之德,成君子之風,在xx園放飛人生的夢想,今后能為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謝謝大家!

三、大學開學典禮新生發言演講稿作文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里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么,到底怎么學?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頻當中,你們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要學什么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這個導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親戚、朋友或同學,等等。因此,在嚴格的意義上,真正的“自學成才”并不存在。韓愈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與此對應,對于學生,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和“釋惑”。

你們都會歸屬于某個專業學科,因此你們當然將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可以認為是學生的“受業”。

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大學教育,他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給學生某些學科專業的一部分知識,而古代書苑中的哲學家給弟子傳授的是智慧。”當時,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呼吁:“僅僅知識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通過專業知識的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諧的人格。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道德的有深切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反觀當前,由于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具有明確職業指向的專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學校設定的教學內容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即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

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在內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比例已逐年下降,而且已經降到很低了。換言之,你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并不一定是跟你學的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應的改變。

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比如復旦大學必須有別于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培訓所”。

因此,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你們來到復旦當然要認真地學習足夠的專業知識,但僅僅如此是不夠的,也是卑微的。恰如愛因斯坦一貫的認為,純粹的專業技能學習并不保證你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將扼殺相關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的精神基礎。”

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作為復旦的學生,更重要的是“悟道”。

何為“道”?“形而上者謂之道。”

“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

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道同時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

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未來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一點執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開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外在表現。我曾經多次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自己、對他人,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只重視一些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么它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追求積極而嚴肅的價值過程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自我價值系統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么?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在甚至于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去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有可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于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把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永遠置于他在物理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上。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與專業課程改革,使整個教學體系體現出一種對價值的追求。雖然,這些課程就這類問題也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我們至少能提供一些思考的線索。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于,它啟示人們如何使得這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為這個仍然充滿種種困難和困惑的現實世界中不至于迷失,并為它提供希望和理性。

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踐行*核心價值觀,我們才能夠更具有使命感,才能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xx在今年教師節的講話中指出,“教師的第一要務是‘傳道’”,而這個“道”就是傳遞*核心價值觀。而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悟道”,就是去追求、踐行崇高的*核心價值系統。

“道”還是一種智慧。

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就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造新知識的方法;它包含了一套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我們常說的學習“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而“智力”則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的“器”而已。

就知識的獲取而言,在今天的網絡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等各類網絡視頻課程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認為,在網絡教育的時代,大學的教師將淪為只是一個“節目主持人”。甚至,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傳統的大學教育將面臨生死存亡的挑戰。

其實,這種擔憂并非新鮮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就指出:“學習并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信息。”現在,除了圖書館以外,我們有了更多的途徑來獲取信息。

如果大學只是起到課堂的知識傳授,即“授業”的作用,學生也只是“受業”,上述擔憂不無道理。因此,羅素提醒“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引導學生自己領悟知識。”其實,自古教書育人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成熟,人格更獨立。唯有人格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涵就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就是“悟道”。

“悟道”就是要獲取智慧。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說“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絡或者軟件來完成的。

首先,網絡和軟件能夠做什么?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且學生在學習這類知識的成效能夠非常定量、精確地來進行考核時,那么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一種網絡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授的能力,只有好的教授才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上論壇無法完整復制現實的討論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系和各種對話的豐富性。除非在網絡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的嫻熟技巧,有能力以散文的形式重現復雜的思想和體驗。這個要求是太高了。

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貫穿于學生與學生,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微妙的互動關系中,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將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編制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達,人畢竟是人。學生會對課堂和書院里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他與他人的實時接觸進行思考,機器無法復制。而恰恰就是這些,將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

因此,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顯得更為重要。在現代技術的挑戰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回歸,回歸到古代的教育理念,即,從注重“知識的傳授”回歸到更加注重“智慧的傳授”,也是中國古人說的“傳道”。而也能讓學生在大學里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還必須持續地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若沒有感覺到思想的力量,那是因為思想的貧乏。只有經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期感到迷惑的問題。曾經有人說過,“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

當然,“思”更是思想。我們經常人云亦云地說,“這個世紀確實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要強調,僅僅“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道德知識,無論其屬于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一樣都是“雙刃劍”。它們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以禍害人類,甚至于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于全人類的未來命運,我們更需要“思想”和“智慧”,即,我們更需要中國人所謂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我們要思考人類的“大道”,也要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學科中的“學科之道”。

人類近兩個世紀的巨大發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紀以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們的思想。由于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成功,人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和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思考所依據的思想,大多尚未突破中世紀的思想家們的成就。因此,我更希望在新世紀里,將“知識的時代”轉化為“思想的時代”,即成為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我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濟、軍事,但沒有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它就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它至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侏儒’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類重大而又復雜的挑戰。

“博學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

復旦的先賢們為我們選擇的校訓十分深刻,我認為它是對傳道、授業和解惑的一種具體詮釋。所以我最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中提到,復旦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在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如果這樣去做了,那么自己內心,以及與自然、與他人和社會都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系,“仁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學習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呢?我個人認為,所謂的快樂學習的說法,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么樂就會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么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且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

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

最新日韩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网, 国产97人人超碰CAO蜜芽PROM,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久拍国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