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人補貼,對于解決高齡老人基本生活問題,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高齡人津貼按照“低標準、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養老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使廣大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斷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本市戶籍在當地實際居住15年經上、年滿70周歲以上、本人無政府或單位發放的生活養老待遇的,且其家庭子女(指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5周歲的兒子、兒媳、未出嫁的女兒、入贅女婿)均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并按時足額繳費的,可申請享受政府發放的高齡養老補貼。那么2019年泉州高齡老人補貼政策如何規定的?泉州農村高齡老人補貼政策有哪些新規定?本文小編為你整理了關于泉州高齡補貼政策的相關知識。
泉州高齡補貼
發放對象為戶籍在泉州市的高齡老年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已享受同類待遇)除外。各縣(市、區)發放對象年齡及發放金額不等。
具體如下:
1、全市建立統一的百歲老人長壽營養補貼制度,每位10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領取補貼金250元,豐澤區、石獅市、晉江市、臺商投資區百歲及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可領取300元;
2、泉港區、石獅市、晉江市、泉州臺商投資區等4個縣(市、區)為80周歲以上老人建立高齡補貼制度,80-8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津貼不低于50元,90-9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津貼不低于80元;
3、豐澤區、洛江區、南安市、惠安縣、安溪縣、永春縣、德化縣為90周歲以上老人建立高齡補貼制度,每人每月津貼不低于80元;
4、鯉城區為95歲以上老人(含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建立高齡補貼制度,95-99周歲老人每人每月津貼100元。
注:發放標準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等情況適時調整,所需資金由縣級政府納入財政預算。全市現有4.64萬名老人受益,每年財政投入約3300多萬元。
高齡人津貼按照“低標準、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要求,創新高齡老人養老福利制度模式,健全養老保障服務體系,建立保障高齡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長效機制,推進補缺型老年福利向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發展,使廣大高齡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斷提高高齡老人的生活質量。本市戶籍在當地實際居住15年經上、年滿70周歲以上、本人無政府或單位發放的生活養老待遇的,且其家庭子女(指男不滿60周歲,女不滿55周歲的兒子、兒媳、未出嫁的女兒、入贅女婿)均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并按時足額繳費的,可申請享受政府發放的高齡養老補貼。現市區高齡補貼標準為每月60元。1996年決定進一步擴大高齡老人享受優撫待遇的范圍,從1996年起除了百歲以上老人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補貼外,大連首次將90到99周歲的老年人也劃入長壽補貼范圍,每人每月可享受100元的生活補貼。各地百歲老人補貼不同,最低為100元,部分發達城市110 元---200元之間。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這個高齡補貼的政策規定每一個地區的標準有可能會不一樣的,有的地區對于80歲的老人,每個月可以領取80元,有的可以領取60元,相差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