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國排名,經濟GDP排名信息如下:
1月2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天津市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發布。2015年中國各省市GDP數據排名及增速正匯總,歡迎圍觀。
2015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和持續的下行壓力,全市上下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搶抓五大戰略機遇,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在轉型調整中實現新的發展。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創新引領轉型發展
初步核算并經國家統計局評估審定,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16538.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0.51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7723.60億元,增長9.2%,其中,工業增加值6981.27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增加值8604.08億元,增長9.6%,占全市生產總值的52.0%,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形成“三二一”產業結構。
創新發展成效初顯。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一區二十一園”建設穩步推進。積極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濱海新區設立“雙創特區”,全市眾創空間達到106個。新產業、新業態加速集聚,2015年,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3.8%,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網上零售額244.03億元,增長95.2%,占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9%,比上年提高3.9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增長1.1倍。科技型企業發展優勢轉化為動力,全市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3778家,其中“小巨人”企業510家,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領域;1-11月,工業“小巨人”企業利潤總額增長26.7%,稅金總額增長23.7%,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25.1個和7.3個百分點。
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務經濟占比過半
服務業主導地位初步確立。2015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首次超過50%,經濟發展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075.14億元,增長6.1%;金融業增加值1588.12億元,增長11.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64.68億元,增長7.7%;房地產業增加值605.42億元,增長6.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45.19億元,增長5.3%。樓宇經濟穩步增長,全市稅收超億元樓宇達到170座。會展經濟繁榮活躍,成功舉辦津洽會、融洽會、國際礦業大會等大型會展活動。新興服務業增勢良好,1-11月,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1136.08億元,增長25.9%,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增長27.0%、30.3%和36.0%。
制造業內部結構調整優化。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39個行業大類中,35個行業實現不同程度增長。裝備制造業支撐有力,增加值占全市工業的36.2%,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電氣機械等行業分別增長25.2%、13.2%和11.1%。消費品制造業發展向好,增加值占全市工業的19.2%,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文娛用品、家具制造等行業分別增長18.3%和15.0%。轉型升級產品增長較快,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新能源汽車、平板顯示器、光電子器件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7.6倍、5.8倍、27.6%和13.4%,智能手機比重由上年的78%升至94%。產能過剩產品持續減產,平板玻璃、粗鋼、生鐵、水泥等產品產量分別下降4.4%、9.5%、10.5%和23.7%。
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種養殖結構進一步調整,放心菜基地面積達到42.6萬畝,觀光農業、生態農業成為新亮點。2015年,糧食總產量181.75萬噸,增長3.3%;豬肉產量29.21萬噸,禽蛋產量20.20萬噸,牛奶產量68.00萬噸,蔬菜產量超過460萬噸。
三、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新市場主體大量涌現。行政體制“十個一”改革全面實施,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2015年,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4.32萬戶,其中民營市場主體14.02萬戶,比重達到97.9%;新登記企業7.59萬家,其中民營企業7.06萬家,比重達到93.1%,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科技服務、租賃和商務等服務業領域。民營經濟主要指標領跑全市,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21.7%,快于規模以上工業12.4個百分點,比重達到45.0%;民營商品銷售額增長20.7%,快于限額以上銷售額13個百分點,比重達到42.8%;民間投資增長12.5%,快于全社會投資0.4個百分點,比重達到58.1%。
中小微企業保持活躍。“一助兩促”活動收效良好,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2015年,中小微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8.6%,快于規模以上工業9.3個百分點,比重達到47.6%;中小微企業商品銷售額增長15.5%,快于限額以上銷售額7.8個百分點,比重達到83.5%。
開放型經濟水平提升。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運營,制度創新全面展開,推出跨境電商試點、貿易單一窗口、保稅展示交易等創新舉措,政策效應初步釋放。截至2015年末,自貿試驗區新增市場主體1.41萬戶。雙向投資穩步增長,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035家,實際直接利用外資211.34億美元,增長12.0%,其中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占22.3%;新設境外企業機構197家,中方投資額74.61億美元,增長1.6倍。京津冀協同發展提速推進,北京、河北企業在津投資1739.29億元,增長16.5%,占全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3.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天津口岸進出口總額中,來自北京與河北的貨物比重達到32.6%。
四、內需拉動作用明顯,投資消費協同增長
實體投資穩健支撐。2015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065.86億元,增長12.1%。在城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94.91億元,增長25.7%;第二產業投資5093.47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投資7163.85億元,增長18.1%,比重達到58.0%,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實體經濟成為全市投資的主要領域,實體投資7846.45億元,增長10.6%,占城鎮投資的63.5%;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365.25億元,增長15.3%,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公共產品和服務投入力度加大,基礎設施投資2634.23億元,增長20.0%,占城鎮投資的21.3%,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樓市新政助推房地產市池暖,房地產開發投資1871.55億元,增長10.1%;商品房銷售面積1771.07萬平方米,銷售額1790.01億元,分別增長9.8%和20.4%。
消費升級趨勢明顯。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5.69億元,增長10.7%,比上年加快4.7個百分點。寬帶和移動互聯網提速降費刺激信息消費,限額以上通訊器材零售額增長16.4%,電信業務總量增長26.1%。房地產銷售趨好和家居家裝更新換代帶動相關消費升溫,建材、家具、家電零售額分別增長81.4%、73.4%和26.0%。文化娛樂、休閑旅游成為新的消費熱點,體育娛樂用品、化妝品零售額分別增長81.6%和92.4%,到港郵輪97艘次,機場旅客吞吐量1431.43萬人次,增長18.6%。大眾餐飲消費穩中有升,住宿餐飲業營業額748.78億元,增長12.1%,比上年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下營業額增長15.4%,比重達到80.6%。
外貿出口同比下降。2015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143.47億美元,下降14.6%。其中,進口631.64億美元,下降22.3%;出口511.83億美元,下降2.7%。從出口市場看,對歐盟出口增長4.3%,對美國、韓國、日本出口分別下降18.6%、19.8%和10.0%,四大市誠計占全市出口的42.7%,比上年回落3.9個百分點;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對沿線國家出口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對東盟出口增長28.0%,占全市出口的19.8%,比上年提高4.7個百分點。
五、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金融運行總體平穩
財政稅收增勢平穩。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66.99億元,增長11.6%;其中,稅收收入1577.94億元,增長6.1%,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59.2%。從納稅主體看,服務業稅收1039.28億元,比重達到65.9%;民營經濟稅收1255.15億元,比重達到79.5%。從主體稅種看,增值稅252.02億元,下降0.3%;營業稅501.41億元,增長4.8%;企業所得稅259.89億元,增長10.7%。
金融創新繼續深化。2015年,全市新增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52家,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新型業態集聚發展。截至2015年末,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5994.68億元,增長11.8%,比上年末加快0.5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664.92億元,同比多增306.18億元。各項存款余額28149.37億元,增長11.9%,比上年末加快5.5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2969.13億元,同比多增1552.31億元。
六、加快建設美麗天津,城市功能日益提升
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節能降耗成效明顯,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下降5.2%,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3.2%,降幅分別比上年擴大3.3個和2.3個百分點。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關停陳塘莊熱電廠,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比上年減少520萬噸,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量的9.5%,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四清一綠”行動加快推進,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據市環保局監測數據顯示,PM2.5平均濃度下降15.7%,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綠化博覽會。
大交通體系逐步完善。津保鐵路投入運營,與京廣、京滬、津秦和京津城際四條高鐵無縫對接,天津成為全國高鐵樞紐。京津塘高速公路北部新區高架工程、京臺高速天津段正式通車,全市高速公路ETC覆蓋率達到94%。2015年,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5.41億噸、1411.10萬標準箱,內陸無水港達到25個。天津機辰空物流園區啟動建設,新增、恢復和加密航班航線102條,異地候機廳達到20座。軌道交通建設加快,5條地鐵線同步建設,6號線部分路段實現試運行。
七、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民計民生持續改善
新增就業保持穩定。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和支持大眾創業。2015年,全市新增就業48.8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年末全社會就業人口總量896.80萬人,其中,第三產業就業比重達到57.0%,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項增收措施全面落實,企業養老金實現十一連增,最低工資標準進一步提高。2015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1元,增長8.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2元,增長8.6%。
民生投入力度加大。2015年20項民心工程全面完成,提升改造散片舊樓區846個,30萬居民直接受益;開工建設保障房3萬套,建成7.7萬套,新增發放租房補貼1.1萬戶;示范小城鎮開工農民安置住宅503萬平方米,竣工502萬平方米;加快養老機構建設,新增養老床位8369張;開辟、延長、調整公交線路80條,新增和更新公交運營車輛2435部、道路客運車輛690部。
八、消費價格基本穩定,生產價格繼續走低
消費價格漲幅回落。2015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7%,漲幅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7%,煙酒及用品類上漲1.9%,衣著類上漲3.0%,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1.0%,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4.2%,居住類上漲2.6%,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類下降0.2%,交通和通信類下降2.6%。
生產價格降幅擴大。2015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9.7%,降幅比上年擴大6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降11.7%,生活資料價格下降2.1%。39個工業行業大類中,29個行業出廠價格下降,其中石油開采、石油加工、黑色冶金等重點行業價格分別下降46.1%、24.7%和16.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7.6%,降幅比上年擴大4.7個百分點。(北方網新媒體記者李Z報道)
附注:
(1)全市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為實際增長速度;其他指標增長速度按現價計算,為名義增長速度。
(2)進出口數據來源于天津海關,金融存貸款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財政收入數據來源于天津市財政局。
2015年全市主要統計數據
指 標 | 2015年 | 比上年增長(%) |
全市生產總值(億元) | 16538.19 | 9.3 |
第一產業 | 210.51 | 2.5 |
第二產業 | 7723.60 | 9.2 |
第三產業 | 8604.08 | 9.6 |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 9.3 |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 13065.86 | 12.1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億元) | 5245.69 | 10.7 |
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億元) | 42624.66 | 8.7 |
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億元) | 748.78 | 12.1 |
外貿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 1143.47 | -14.6 |
進口總額 | 631.64 | -22.3 |
出口總額 | 511.83 | -2.7 |
直接利用外資合同金額(億美元) | 313.57 | 37.4 |
實際直接利用外資(億美元) | 211.34 | 12.0 |
實際利用內資(億元) | 4049.28 | 12.5 |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億元) | 2666.99 | 11.6 |
中外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年末,億元) | 28149.37 | 11.9 |
中外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年末,億元) | 25994.68 | 11.8 |
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101 | 8.2 |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8482 | 8.6 |
居民消費價格 | 1.7 | |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 | -9.7 | |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 | -7.6 |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676708億元,比上年增長6.9%,為1990年以來首次未“破7”,增速創25年新低。2015中國城市GDP排名100強出爐。
中國城市GDP排名(前100)
1.上海25300億元,同比增長6.8%(人口:2425萬)
2.北京2300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2168萬)
3.廣州(廣東1)1810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1667萬)
4.深圳(廣東2)17500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1077萬)
5.天津17200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1516萬)
6.重慶16100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3001萬)
7.蘇州(江蘇1)144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1060萬)
8.武漢(湖北1)11000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1033萬)
9.成都(四川1)108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萬1442)
10.杭州(浙江1)10100億元,同比增長11%(人口:889萬)
11.南京(江蘇2)9600億元,同比增長9.2%(人口:821萬)
12.青島(山東1)940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871萬)
13.長沙(湖南1)8600億元,同比增長9.7%(人口:731萬)
14.無錫(江蘇3)8500億元,同比增長7.1%(人口:650萬)
15.佛山(廣東3)8200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720萬)
16.寧波(浙江2)8000億元,同比增長7.5%(人口:781萬)
17.大連(遼寧1)7800億元,同比增長3.8%(人口:669萬)
18.鄭州(河南1)7450億元,同比增長9.6%(人口:937萬)
19.沈陽(遼寧2)7280億元,同比增長3.5%(人口:828萬)
20.煙臺(山東2)630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2萬)
21.濟南(山東3)628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06萬)
22.東莞(廣東4)620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831萬)
23.泉州(福建1)615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829萬)
24.南通(江蘇4)612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730萬)
25.唐山(河北1)605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753萬)
26.西安(陜西1)600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862萬)
27.哈爾濱(黑龍江1)5750億元,同比增長6.9%(人口:1001萬)
28.福州(福建2)5670億元,同比增長9.4%(人口:734萬)
29.長春(吉林1)5650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767萬)
30.石家莊(河北2)56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1049萬)
31.合肥(安徽1)5600億元,同比增長10.5%(人口:769萬)
32.濰坊(山東4)532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924萬)
33.徐州(江蘇5)5250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862萬)
34.常州(江蘇6)5200億元,同比增長9.1%(人口:469萬)
35.溫州(浙江3)4610億元,同比增長8%(919萬)
36.紹興(浙江4)4400億元,同比增長7.1%(501萬)
37.鄂爾多斯(內蒙古1)436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201萬)
38.大慶(黑龍江2)4280億元,同比增長5%(人口:281萬)
39.濟寧(山東5)4220億元,同比增長8.4%(人口:808萬)
40.淄博(山東6)420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461萬)
41.鹽城(江蘇7)418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721萬)
42.揚州(江蘇8)408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461萬)
43.昆明(云南1)405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26萬)
44.南昌(江西1)4000億元,同比增長9.6%(人口:524萬)
45.臨沂(山東7)382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1083萬)
46.東營(山東8)375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萬)
47.包頭(內蒙古2)3689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276萬)
48.臺州(浙江5)3680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603萬)
49.泰州(江蘇9)3600億元,同比增長9.9%(人口:508萬)
50.嘉興(浙江6)3592億元,同比增長%(人口:455萬)
51.洛陽(河南2)3576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662萬)
52.廈門(福建3)3565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67萬)
53.鎮江(江蘇10)3560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11萬)
54.金華(浙江7)3462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536萬)
55.南寧(廣西1)3425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666萬)
56.滄州(河北3)3420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680萬)
57.襄陽(湖北2)34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50萬)
58.宜昌(湖北3)3332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405萬)
59.邯鄲(河北4)3300億元,同比增長6.5%(人口:917萬)
60.泰安(山東9)3292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556萬)
61.榆林(陜西2)329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35萬)
62.惠州(廣東5)314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470萬)
63.呼和浩特(內蒙古3)3091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00萬)
64.威海(山東10)306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280萬)
65.中山(廣東6)3010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12萬)
66.保定(河北5)2988億元,同比增長6.7%(人口:1017萬)
67.吉林(吉林2)2950億元,同比增長6%(人口:441萬)
68.鞍山(遼寧3)2941億元,同比增長6%(人口:364萬)
69.南陽(河南3)2916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1009萬)
70.德州(山東11)2793億元,同比增長7.6%(人口:650萬)
71.岳陽(湖南2)2790億元,同比增長8.7%(人口:559萬)
72.太原(山西1)2753億元,同比增長8.8%(人口:429萬)
73.聊城(山東12)2739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591萬)
74.烏魯木齊(新疆1)2730億元,同比增長10.1%(人口:353萬)
75.常德(湖南3)2720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607萬)
76.漳州(福建4)2700億元,同比增長10.9%(人口:496萬)
77.貴陽(貴州1)2692億元,同比增長12%(人口:468萬)
78.淮安(江蘇11)265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560萬)
79.衡陽(湖南4)2603億元,同比增長8.7%(人口:810萬)
80.茂名(廣東7)2534億元,同比增長7.9%(人口:601萬)
81.濱州(山東13)2510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80萬)
82.蕪湖(安徽2)2440億元,同比增長10%(人口:361萬)
83.湛江(廣東8)2438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716萬)
84.菏澤(山東14)2400億元,同比增長9.1%(人口:843萬)
85.柳州(廣西2)2398億元,同比增長7.2%(人口:375萬).
86.株洲(湖南5)2350億元,同比增長9.5%(人口:395萬).
87.許昌(河南4)2318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431萬).
88.江門(廣東9)2311億元,同比增長8.3%(人口:448萬)
89.咸陽(陜西3)2300億元,同比增長8.6%(人口:495萬)
90.廊坊(河北5)2230億元,同比增長8.5%(人口:450萬)
91.棗莊(山東15)2215億元,同比增長7%(人口:394萬)
92.周口(河南5)2199億元,同比增長8.9%(人口:880萬)
93.連云港(江蘇12)2141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507萬)
94.湖州(浙江8)2100億元,同比增長9%(人口:262萬)
95.宿遷(江蘇13)2052億元,同比增長%(人口:572萬)
96.新鄉(河南6)2030億元,同比增長7.8%(人口:600萬)
97.通遼(內蒙古4)2028億元,同比增長8%(人口:313萬)
98.遵義(貴州2)2025億元,同比增長14.6%(人口:800萬)
99.郴州(湖南6)2021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469萬)
100.蘭州(甘肅1)2000億元,同比增長8.2%(人口:40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