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教學計劃1
一、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四年級共有1個教學班,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年接觸科學課的時間,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科學知識已經具備初步的觀察、實驗的能力;以年齡結構的心理特征來看,學生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欲,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能主動的開展探究活動。學生的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能主動開展學習的學生比較少,比較依賴教師的教。學生用自己擅長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觀以及合作研究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比較薄弱。本學期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系。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積極地發展學生探究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認識與觀點。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與結構:
本冊教科書共有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以知識的內容分為五部分。
1、我們吃什么(1---5課):通過學生對食物的分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對營養的觀察實驗,學會檢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以及動手與動腦相結合,懂得合理飲食的重要性。最終了解珍惜食物,科學飲食,保持身體健康。
2、水里有什么(4---7課)本單元是在繼第一冊“水里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及特點的單元。在第一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會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步提高實驗,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礎。
3、植物的生活(8---12課)主要是研究植物各種器官的作用,使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本單元從整體上遵循了從一般到特殊,由整體到部分認識事物的規律。
4空氣和水的力(13---17課):本單元以水和空氣作為探究對象,探究空氣彈力、反沖力、大氣壓力、水力等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設計,對比實驗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5、熱的傳遞(18---22課):了解熱在固體、氣體、液體中的傳遞方式。知道保溫與散熱的知識,通過學生的猜想和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制作活動,使學生對太陽能的利用建立初學認識。
6、探究與實踐:選擇與本冊探究活動密切相關的問題。食物里的有害物質;太陽能熱水器的發展與使用。通過調查研究,提示生活中的現象,發現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培養與人合作,交往的膽量與能力,增強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探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1、知道科學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和提出問題。
3、能運用已有知識做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
4、能根據假想作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
5、能通過觀察、實驗、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
6、會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他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
7、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理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并知道這個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8、能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探究結果,進行交流,并參與評議,知道對別人研究的結論提出質疑也是科學工科學探究的一部分。
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于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欲望。
2、珍愛并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秘,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支探索,科學不迷信權威。
4、形成用科學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愿意參與和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活動。
5、在科學的學習中注重事實,克服困難,善始善終,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來不同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
6、意識到科學技術對人類與社會的發展既有促進作用,也有消極影響。
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基本的探究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方案----實驗驗證----獲得結論----表達與交流----產生新問題。
四、具體措施:
1、耐心、細心、精心做科學。
2、觀察實驗記錄表的設計與填寫。
3、運用解暗箱的方法對未知的進行探究。
4、力求做到知識和能力并進,不可偏廢。
5、強調過程的同時,要重視結果。
6、活動的設計要有利于學生探究,不要躲避教師的傳授。
7、在動手之前引導學生多動腦。
8、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注重人文精神的滲透。
9、注意課外教學資源的利用。
10、評價要中肯,不可無限制的夸張,適當的批評不可少。
五、教學進度安排:
按縣小學教研室進度進行
四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并選擇適當的詞匯、數據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象。
3、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生情況:四年級共有4個班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他們的依賴性很強。他們常常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想方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因而學生對科學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和經驗:學生雖然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種種原因和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有待提高,學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內在,難以把握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對實驗感興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內在。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缺乏對科學學科重要性的認識。家庭教育由于偏重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的學習,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使學生沒有能很好地在觀察、實踐、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方式進行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冊主要內容:在學生三年級學習的基礎上,繼續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本冊教材的技能目標: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兩個方面。
本冊教材的情感目標:是激發學生學習現代科技知識的興趣,培養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2、本冊教材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了對活動過程的表述。加強了活動的嚴密設計,使學生的科學學習經歷達到強化 。
(2)調整了單元結構。設置了“引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指明研究的方向。設置了“資料庫”,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3) 嘗試了新的活動設計方式。
(4)加大了教材的信息含量。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教材的功能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已經成為教學的范例。增加了一些反映科技進步和發展的新內容,開發相宜的社會資源作為新教材的信息源。
五、改進教學的具體措施
1、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讓學生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2、運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認真鉆研教材、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運用多種評價手段,以激勵學生的探究興趣。
3.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和設想安全措施 。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計與做統計圖表等方法。
5. 組織好探究后期的研討,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充分運用教具、掛圖、音像教材進行直觀教學,尤其要組織好每一個觀察認識活動,讓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每一個活動。
7、發揮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有著廣泛而又密切聯系的特點。注意引導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尤其重視解決那些與學生關系密切的實際問題,從中讓學生體會學習科學的價值。
8、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有關競賽,提高學習研究科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