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是北京的核心區之一,也是離黨中央和中央國家機關辦公所在地最近的區,特殊的區位讓這里的黨員干部群眾有了一份特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2017關于紅墻意識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2017關于紅墻意識心得體會(一)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前夕,金融街少年宮黨支部開展了以《“融心筑夢”??樹立與踐行“紅墻意識”》為主題的黨課。
黨支部書記任志軍從“紅墻意識”的形成、“紅墻意識”的內涵、“紅墻意識”的體現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在黨課中,她將“紅墻意識”與前不久黨組織書記輪訓班前往延安參觀學習的所思所想相結合,她說,三天在延安當“學生”,通過課堂講授、現場參觀、演講教學等形式,進一步加深了自己對延安精神的認識和理解,深入思考了“延安精神”“紅墻意識”二者之間的共性和個性。
她談到“樹立紅墻意識是西城區長期社會實踐中形成的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認真落實首都責任、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精神內涵,其核心要義是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成為全區廣大黨員的思想共識和精神動力”。黨課中列舉了可敬可愛的“西城大媽”、疏解兒童醫院交通堵點等具體生動的事例,這些事例有聲有色,有知有行,讓老師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西城區位的特殊性和群眾維護和諧穩定的政治責任重要性。
西城區是“紅墻意識”的發源地。作為西城轄區內的教育單位,以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為要義的“紅墻意識”不僅體現在干部群眾政治思想的高度自覺上,還要體現在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業的行動中。前期,金融街少年宮黨支部號召全體教師收聽收看《新聞聯播》、新華社、人民網等媒體中“紅墻意識”的相關報道,下周還將進行黨支部的“紅墻意識”大討論,在學習與討論中提高認識,在活動中創新形式,充分調動全體黨員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將“紅墻意識”根植心中。
2017關于紅墻意識心得體會(二)
自從1999年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正式提出“紅墻意識”概念,到西城區委將“紅墻意識”上升為全區工作指導思想,伴隨著“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和常態化,西城區不斷豐富和深化“紅墻意識”的內涵。
北京市西城區是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等黨和國家首腦機關的辦公所在地,從新中國誕生以來,全心全意服務中央、保障中央、守護中央,就成為一代又一代西城人自覺的責任擔當。西城人矢志不渝所遵循和踐行的這種精神,被稱為“紅墻意識”。
長期以來,西城人形成了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的優良傳統, “紅墻意識”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明確“紅墻意識”、“兩學一做”、以及相關內容具體含義。下面是本人對上述詞語的一些認識:
“紅墻”:即紅色的墻,建筑物等物體表面的色彩,現在通常特指紫禁城的宮墻。在此比喻紅色共產主義政權,在首都北京這里“紅墻”當然就是指的天安門了。
“紅墻意識”: 原來是打北京市西城區興起的詞兒。“紅墻意識”,這是當地的干部群眾在長期工作生活當中逐漸形成和培育出來的一份特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它的核心要義是“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
“兩學一做”:就是“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紅墻意識”包含的絕對忠誠具體體現在“熱愛黨、擁護黨、永遠跟黨走”,具體體現在履職盡責、愛崗敬業,還具體體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即“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也唯有把“紅墻意識”貫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始終,才能學有所獲,做有成效。
“紅墻意識”核心要義是“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兩學一做”學習精髓是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北京西城區把踐行“紅墻意識”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始終,這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將“兩學一做”不斷深入其中,引領“兩學一做”常態化的有力舉措。
“紅墻意識”是黨中央提出的“四個意識”在西城的具體體現。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一個根本要求就是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切實增強踐行“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四個意識”集中體現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要求,是維護黨的團結和統一、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
西城區處于首都核心區,是古都文化、大國首都形象、代表基層治理能力的一扇窗口,同時也是“紅墻意識”的發源地。“絕對忠誠、責任擔當、首善標準”是西城區踐行“紅墻意識”的時代注腳,也成為西城區將“兩學一做”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深化拓展的有力抓手。
2017關于紅墻意識心得體會(三)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北京市西城區是北京的核心區之一,也是離黨中央和中央國家機關辦公所在地最近的區,特殊的區位讓這里的黨員干部群眾有了一份特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他們把這種責任和使命稱之為“紅墻意識”,并把“紅墻意識”貫穿在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中。在這里,“兩學一做”不再是集中性教育,已經成為常態。
五一小長假剛過,北京市西城區環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舉辦了每月一次的例行黨員學習討論,這次討論的主題是“紅墻意識”。在討論中,不論是領導班子還是基層工作人員,發言都圍繞工作中的責任和標準。負責拆除違建的工作人員李靖表示,拆違不光是改善環境,還要讓人民群眾滿意,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一開始群眾對拆違工作有一些不理解。(我們)通過拆違,確確實實將一些臟亂差的問題、一些居民停車難的問題、包括一些安全隱患都逐一排除了。現在通過拆違,全區增加的綠地有5萬余平米。”
自“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城區始終堅持把踐行“紅墻意識”作為一條紅線貫穿其中。西城區區委書記盧映川把“紅墻意識”概括為三個方面??對黨的絕對忠誠、自覺的責任擔當以及工作中的首善標準,“紅墻意識是西城區黨員干部群眾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探索形成的,我們在探索‘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過程中,把踐行和不斷強化‘紅墻意識’作為西城黨員合格的一把尺子,作為西城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的具體體現,進而推動‘紅墻意識’成為全區的集體意識和自覺行動,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開展。”
在中南海周邊環繞著一道長約5公里的紅墻,紅墻內是黨中央、國務院的辦公區,紅墻外則是老北京傳統的胡同居民。在西城工作的黨員干部,既要服務中央,又要讓周邊的人民群眾滿意。
這給在紅墻邊工作的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紅墻意識”在他們的工作中就成了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好的服務。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有著“神州第一街道”美譽的西長安街街道也不可避免的患上了“大城市病”,違法建設、背街小巷環境臟亂等現象層出不窮。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讓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居民以及來這里旅游的中外游客能夠感受到幸福,西長安街街道整合有限的資源、引入市場機制,推出了開放式街區準物業管理模式。西長安街街道辦事處主任桑硼飛介紹,市民可以通過手機APP直接享受區域內的家政服務、志愿服務和為老服務。解決了地區資源再利用的問題,空間狹小的問題,特別是很多服務線上線下在一起疊加,讓生活性服務業更高端、更職業化,走入群眾家庭。
頭發胡同,地處新華社以北,實驗二小以東,距離長安街一步之遙。因為在大片平房四合院環抱下,看起來像頭發絲而得名。據金融街街道辦事處主任宮浩介紹,這片區域以前道路兩邊幾乎停滿了車輛,有很多的七小業態,環境秩序非常亂。在有限的空間中,如何既能改善環境,又能保障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給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障周邊居民的停車問題,他們在佟麟閣路中段建了一個可以停放55輛車的立體停車庫;在宣西大街和鬧市口大街拿出了60個收費車位,低費向老百姓開放;同時將新文化街也施劃上了停車位,基本上可以保障周圍居民的停車問題。
為了就地解決居民的實際問題,基層干部每個人負責一條街巷,街巷長的聯系方式在街巷的醒目位置張貼。金融街街道計生辦主任張莉負責佟麟閣路,每天完成好本職工作之后,都會到街上走訪、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