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史問廉視頻心得體會
“以銅為鏡正衣冠,以人為鏡知得失,以史為鏡知興替”。最近由河南省紀委,河南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河南新聞廣電局聯合攝制的八集電視連續劇《鑒史問廉》在中央電視臺及各省市電視臺連續播出后,引起全國上下乃至世界人們的強烈反響,其震撼之威力,不亞于一顆原子彈石破天驚的爆炸效應。
縱觀《鑒史問廉》,之所以能成為一部短小精悍震驚世人的巨片,它不僅具有廣泛的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長河中,所涌現出的無數優秀的清官與腐敗貪官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它用真實的事例再現了歷代開明君王推行任人唯賢、聽民意恤民情之國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清正廉明的國策,行之,則國家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反之,則走向衰敗,甚至亡國。劇中用鮮活的真人事例不僅再現了歷史,也警示著我們后人。
《鑒史問廉》中反映的清與濁,廉與貪,興與衰,是頗為感人的,也是發人深省的。僅一字之別,一念之差,其結局卻有著天壤之別。經驗是寶貴的,教訓是深刻的。面對21世紀的今天,難道我們不應該有更清醒的認識和反思嗎?
當前,以為首的黨中央面對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認真吸取歷史經驗教訓,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力挽狂瀾,果斷決定開展一場轟轟烈烈的 “打虎拍蠅”的人民戰爭。其陣勢可謂“感天地,泣鬼神”。波瀾壯闊的反腐運動,席卷神州大地各個角落,來勢之快,來勢之猛,來勢之廣,是空前的,也是大快人心的。鏟除腐敗,嚴懲貪官,“蒼蠅老虎”一起打,這鋪天蓋地的威懾力,使狂妄一時的貪官們心驚膽顫,如驚弓之鳥,似熱鍋螞蟻,無處躲藏,也令廣大人民群眾無不拍手叫好!
“開弓沒有回頭箭。”打虎拍蠅無終止,鏟除腐敗無句號。我們須一鼓作氣,“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此次反腐運動是長期的,非短暫的,絕不可搞形式,走過場,一陣風。徹底鏟平滋長腐敗的土壤,萬不可讓腐敗死灰復燃。我們必須緊跟黨中央,奮勇直追,發動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民總動員取得這場反腐戰役的最后勝利,讓我們共和國的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 讓我們黨的隊伍更純潔,更健康,更青春;使我們共產黨領導的祖國千秋萬代永不變色,更加繁榮昌盛。
讓我們緊緊地*同志為代表的,攜手共進,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時代的正能量,意氣風發,斗志昂揚,繼續沿著改革開放建設有*的而努力奮斗!
我們堅信,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明天一定能夠實現!
《鑒史問廉》心得體會1000字
《鑒史問廉》,不得不說,這是一部以歷史為銅,自我剖解,自我反思的一部歷史文化教育片。片中只字未提現代,卻以歷史興亡交替引發觀者對現代社會發展走向的深思。彪炳史冊的歷史人物,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無不讓我們圈點至今,更幻化為我們自己的身影。包青天、狄仁杰、海瑞等一代名吏,塑造了敢叫日月換新顏的英雄主義形象,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嘆零丁、七品芝麻官的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以及五人墓之義士的歷史壯舉,最終都融入了范仲淹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匹夫責任!該片從歷史興衰之大處著眼,落筆清官之“清、勤、慎”,最后總結到道德、文化、律令、制度對歷史興衰的重要作用。
從古至今,由彼及此,我們在鑒史問廉的同時,更應該多問問自己:我們處于什么樣的朝代?我們處于什么樣的社會?我們處于什么樣的團體?我們處于什么樣的地位?我們在做著什么?我們在影響著什么?我們將怎樣寫下自己的歷史?
如今,是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走在的道路上,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前進。我們是xx社的一員,我們奮斗在不同的崗位上,我們支持三農、服務民生,更為中原經濟的騰飛貢獻著我們應有的力量。我們做的不多,但也不少,因為每日營業大廳里的人絡繹不絕,我們不但提供細致周到的柜臺服務,更向廣大用戶推廣越發先進的電子銀行結算通道。我們不計成本的為客戶的資金結算殫精竭慮,更以他行無法比擬的貸款優惠條件有力的支持了轄內農戶、企業、經濟的飛速發展。
農信一生,有多少人蠟燭燃盡,把畢生的青春奉獻給了農信事業,他們中有堅守正義、不懼邪惡、視事業如生命的基層農信社帶頭人,有不畏艱苦、扎根山區、以服務三農為樂的農信社老員工,有愛社如家、熱心公益、把愛心灑向民眾的農信社“活雷鋒”,有正直無私、愛崗敬業、用孝心撐起一個家的道德典范,有恪守崗位、為人表率、與病魔抗爭的敬業標兵,有頂住壓力無所畏懼保全資產的農信衛士。他們就是我們的“最美農信人”。這些平凡的農信人無不用平凡的一生詮釋了各自崗位的“清、慎、勤”。沒有清明與無私,哪來奉獻;沒有審慎與篤行,哪來長久;沒有勤勞與無悔,哪來眾人之美譽!他們從不同崗位、不同側面反映了xx社系統踐行、弘揚社會新風正氣、竭力服務“三農”的精神風貌。
xx社至今已有六十年的歷史,無數的xx社人與事匯成了xx社的歷史長河。但要在如今商業化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背景下發展成為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商業銀行,更要靠規章和制度的框架約束。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制定了《大誥》和《大明律》,《大誥》的側重點是懲治貪官污吏,《大誥》還賦予百姓監督官員的權利,一旦地方百姓發現地方官員有擾民和貪污等犯罪行為,可以手持《大誥》將他們直接押送京城,交由皇帝本人處理,任何人不得阻攔,這在中國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朱元璋的重點制貪收到了明顯的效果,讓吏治清廉的良好風氣持續了一百多年,明初六十多年的廉吏有一百多人,占整個明朝時期廉吏的六分之五。可見制度對管理與健康發展的重要關系。
此外,湖北省云夢縣法院的法官借鑒秦朝將法律刻在竹簡上的做法,將每位法官的座右銘以竹簡的形式醒目的懸掛于開庭時必經的走廊內,以實時的警醒他們遵守自己的人生信條。如何運用制度與道德的約束力來達到健康發展的目的,將是我們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
與此同時,在快速發展的當今,公正廉明的用人制度越發顯得尤為重要,如今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漢代漢武帝的察舉制度,可以舉薦方正賢良、敢言直諫之士。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將陳湯就是源于漢代的察舉制度而從流浪者被重用,并為西漢立下了赫赫戰功。農信社正值改革發展的今天,更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企業,如同國家,同樣可以鑒史問廉。人亦如此,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那些最美農信人就如我們的一面面鏡子,讓我們明事,明理,明責,明自我!
教師《鑒史問廉》心得體會
廉政建設,似乎聽起來很高大上,離我們很遙遠,只有和那些高官才能能聯系起來。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廉政建設和我們息息相關,滲透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細胞中,清和濁常常成為忠與奸、正與邪、廉與貪以及君子與小人的代名詞。清廉更成為一種人格的魅力,一種道德的體現。
邪不壓正,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道德觀中, 腐敗從來都是被唾棄和否定的對象。在貪與廉、清與濁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步發展的條件。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不僅僅決定于高居廟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級官吏,而是需要全體國人共同的努力。中華文明的前途,取決于這個文明共同體的所有成員。幾千年來,正是無數中國人的堅守和戮力犧牲,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才得以不斷發展興旺。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之中.
在古代就有學生拜師時給老師送“束修”。皇太子、國子監生、四門學學生、律學、算學、書學學生拜師所送的禮物,都是帛五匹、酒二斗、修(肉干)五?;州縣學生僅須奉帛一匹,酒與修則相同。這些禮物包含著家長與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然而現在這種感情味道卻變了。原本的好意變成壞心。成為了“糖衣炮彈”每一次的腐敗都是幕后的那雙“溫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潔的意識,從而打開廉潔的堤口,一發而不可收拾。
今天看《鑒史問廉》,引人深思,讓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守作為一名教師的節操,提高自 身的道德修養,為社會的安定團結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黨員《鑒史問廉》心得體會
曾經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最近,觀看了大型歷史文化記錄片《鑒史問廉》,這種體會更加深刻,歷史就是一面逼真的鏡子,歷朝歷代的興衰,都遵守著特定的發展規律,而官員的廉政又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作為領導干部,確實應該以史為鑒,敬畏歷史,學習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
一、以歷史為鏡子,可知群眾心中永遠有桿稱。通過觀看《鑒史問廉》,我們發現民間有許多群眾自編的反映貪官污吏的戲劇、民謠等,這充分說明了群眾對腐敗的痛恨。包拯不持一硯歸、強項令董宣據理力爭,這些一身正氣、 一身硬骨頭的清官早已在人們心中立下不朽的豐碑。在貪與廉、清與濁上辨明大是大非,我們人民群眾的眼睛是如此雪亮。歷史清楚地告知我們,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與我們各級官吏的作風具有最直接的關系。
二、以廉吏為楷模,對照改正自己的作風。包拯有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詩的大概意思是,清心是治國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大道。只要你是一棵參天之木,最后總會成為國家的棟梁。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的一生為這首詩做了最好的詮釋,贏得了“包青天”的美譽。海瑞是渾身是膽、一身硬骨,他對國之忠心幾乎無人能及。向皇上上疏時,他已做好死的準備,坐在為自己準備的棺材旁他一臉坦然。為官的海瑞生活極其清貧,生活極其樸素,去世時家徒四壁,自發送葬的群眾伍綿延百里。包拯和海瑞這樣的清官將世世代代活在人們的心里。作為領導干部,我們更應當自覺地以這些清廉的楷模為榜樣,抓緊改掉自己的那些壞心態、壞習慣、壞作風,安心工作,實實在在地做些對人民群眾有益的工作。
三、以共產黨人的艱苦創業為佳話,立足崗位認真干好本職工作。奢是禍胎,奢是壞兆??奢必將引起腐敗,腐敗必將失掉人心,失掉民心,必將亡國。從我們共產黨的歷史可知史,從建黨之初,我們黨就繼承了中華民族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等,建國后我們還有鞍鋼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等等,這些都是共產黨人在執政條件下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的生動體現。
當然,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們黨長期執政,地位變了,權力大了,有些人逐漸脫離群眾,出現一些干部抵御不住各種誘惑,不是用手中權力為人民工作,而是用來謀求私利想方設法維護和擴大既得利益。因此,我們應當弘揚共產黨人艱苦創業的優秀精神,以其為佳話,自覺遵守“八項規定”,切實反對“四風”,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立足本職崗位,干好本職工作,從而無愧于黨組織、無愧于人民群眾、無愧于時代對我們的信任。
《鑒史問廉》心得體會
今晚,我早早打開電視,調到CCTV9,守候在熒屏前,一如當年第一次單獨與心儀的女孩約會般,有點興奮,有點期待,還有點忐忑--不知今夜又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呈現?!晚8點,《鑒史問廉》第二集《清官之念》如約而至。片頭的制作依舊那么精美,故事更是感人至深,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隨著熒屏上包拯的出現,這首歌自然地回蕩在我耳邊。包公擲硯,表現了他“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為民情懷;鍘美案,表現了他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剛正;包公立下的家訓,則表現了他治家嚴謹的家風。儒家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包拯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證。可是歷史上的真相卻顛覆了包公的傳統“形象”--真正的包公面龐白皙,博物館收藏有包公同時代人為他畫的像,有圖有真相。但不要責怪民眾“篡改”歷史,“黑臉的包公,白臉的曹操”,黑臉是清正廉潔的象征,表達了民眾對公平公正、一心為民、執法不阿的期待和向往。包青天是清廉和正義的化身。
中國的福爾摩斯狄仁杰更是斷案如神、執法廉明、剛正不阿的典范,為維護法律的尊嚴,他敢于頂撞皇帝,據理力爭。一生斷案無數,拯救無辜百姓無數。活著,百姓建生祠供奉他,死后,更是尊享皇帝廢朝三日,感嘆“朝廷空也”的哀榮。
那個小小的芝麻官洛陽令董宣,是“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典范。為此,他膽敢殺公主的人,不給皇帝面子,寧死不向公主認錯,贏得了“強項令”的美譽。
天下第一清官海瑞,無論到哪做官,都讓當地的貪官如臨大敵,雖最終被罷免,卻迎來了如潮的民眾爭相一睹其尊容。死后靈柩回鄉,沿途百姓為之披麻戴孝者綿延百里而不絕……
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一個個清官的故事,感動著觀眾,震撼著觀眾的心靈。25年前,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讀了《人民呼喚焦裕祿》一文,深受感動,揮毫寫下了“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氣”“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深深表達了*對焦裕祿這位“好官”的崇敬之情和他自己愛民為民、責任擔當的堅定情懷。何為好官?答案不一而足,但好官必是“兩袖清風來去”的清官無疑。清官的核心是清正、清廉、清明,心中裝有百姓。
去年“兩會”期間,*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三嚴三實”,要求領導干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仍舊體現了他的“清官”情懷。縱觀十八大落馬的官員,原因雖各有不同,但細分析之,不難看出,落馬官員無一不是在“三嚴三實”上放松要求,在腐化墮落、追求個人享樂的過程中,貪心漸起,丟掉了清廉,最終把“三嚴三實”的告誡拋之腦后。導致鋃鐺入獄,追悔不已;為了讓官員做“清官”,*曾多次告誡干部:“心無百姓莫為官”。在山東調研時,他念了這樣一幅對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他語重心長地對當地干部說:“封建時代的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去年五四青年節,*在北京大學考察時諄諄告誡青年學子“當官就不要想發財、想發財就不要去做官”。心中裝著人民,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為民眾謀福祉,當是這個時代領導干部的最強音。因為,我們黨是最清廉的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
“以史為鑒,鑒往古今”,當深明 “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則明,廉則威”的道理,當代的領導干部應該以歷史上的清官為榜樣,學習他們,超越他們,以清廉之身,取信于民,服務于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