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保證,是教師的立身之本。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教師我們要在日常教學中發揮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言談風貌。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孩子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一、存在的不足
1、加強學習,依法執教方面
學習的主動性有待加強。
2、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方面
有的時候,感覺責任心不夠強,這主要表現在自己心情不是太好的時候,自己的行為有點受情緒的影響,有時甚至會帶一點到工作和課堂中去。
3、熱愛學生,和諧發展方面
有的時候,教育學生的手段欠佳,不管出于何種目的,都給學生的身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課后對差生的輔導不到位。
4、注重小節,修煉人格方面
教育無小事,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關注的方面,往往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這一點上我比較注意,如班級有一張紙,我都會主動撿起,做給學生看,而不是教學生來撿。
5、尊重家長,服務家長方面
有時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沒有注意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直言不諱,可能會傷害到家長,讓家長不敢和老師主動溝通。
6、廉潔從教,不謀私利方面
求過家長為班級剪過小紅花。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究其原因,主要有:對此類問題認識不夠,輕視政治理論學習、缺乏理想信念、不注意產生問題后的影響,有麻痹思想在里面。
三、改進措施
今后改進的方向:
1、進一步加強學習,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不要遇難而退,要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夯實自身基礎。
2、在教研組活動中,與組內每一個教師都有暢談教育心得,獲得新知;尋找到了新的教學方向。
3、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誨人不倦,克服不良情緒,杜絕不良行為。注重心靈的溝通。
4、我要時刻銘記-??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師德形象帶動孩子。
5、及時與家長溝通,認真聽取家長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和配合,不指責、責備家長,并且在語言交流中,語氣平和、委婉、真誠、用誠意使家長信任我。
6、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進行有償補課和收取額外的報酬。與家長交往中不收禮、不吃請、不叫家長辦事,不進行有償家教。
總之,在師德師風的自查自糾的活動中,我要負起應負的責任,遵循教師規章制度,多奉獻一點愛心,我堅信只要承擔了我所能承擔的責任,我就扮演了我所能扮演的最優秀的角色,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對自己擁有一顆平凡心,對工作擁有一顆事業心,對學生擁有一顆責任心,
這是*師德的三個重要內涵。
一、對自己擁有一顆平凡心
教師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著務實。當今中國已經走過了唱高調的時代,無論是國家還是老百姓都變得越來越務實。務實就意味著從實際出發確定目標,意味著腳踏實地做事和實實在在地做人,也意味著實事求是地論人論事。教師作為一種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干好自己的份內之事,也就是對社會盡了份,行了義,從而理所當然地從社會獲取一份屬于自己的應得的報酬。這是師德的物質基礎。師德作為一種精神現象,不可能離開一定的物質基礎。任何職業,教師也不例外。
平凡意味著回歸生活。在傳統文化背景下,教師被賦予太多的“光環”,當前必須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師表形象要實現由“師”向“人”的復歸,由圣神人格的道德楷模轉向具有師范人格的模范公民。這是對教師人格的解放和人性的復歸。
從教師個人角度來說,擁有一顆平凡心,意味著,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師的勞動是平凡的,但其中卻又孕育著偉大。當教師,就要培養這種從平凡中見偉大的綠葉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師的工作性質是屬于“以群體和他人為中心”的社會型工作,而不是謀利的經濟型或謀官的權力型。在教師的崗位上,沒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和權力,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財富,也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因此!當教師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輕怕重的心理干擾,以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去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總之,教師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絕不意味著平庸和庸俗。教師是從事教書育人工作的專業人員,對教師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顯然要比從事其他職業的人要高得多。的確,教師是普通人。但教師與從事其他職業的人不同的是,他還需要有不畏清貧的品質、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為名利誘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質、把學生的成長視為自己成功的心態、鐘愛孩子的激情、永不泯滅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這就是為什么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的原因。
二、對工作擁有一顆事業心
教書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職業,又可以是一種事業。職業是人們用以謀生的一項工作,是一種謀生的方式;事業則是一個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執著地為之獻身的目標和追求目標的活動。職業使人安身之命(命運),而事業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職業使人能夠生活,而事業能夠使人生活得有意義。教師的事業心和敬業精神是師德的核心,敬業意味著樂業和創業。
第一,樂業精神。樂業意味著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有“喜”、“愛”的情感。“優秀者”、“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來的,而是因為他們對所干的工作有樂趣,或者能找到工作的樂趣而產生對工作的極大的熱情干出來的。真正的教育是發自內心的、充滿激情的,是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和幸福感的。這種樂趣和幸福感是職業道德的源泉,是教師工作的內在動力,同時也是教師善待學生的根本支撐。
第二,創業精神。教師應該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但絕不能因此把學生成才與教師成長對立起來,實際上,學生成才與教師成長是雙向的,相輔相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成長是學生成才的基礎和前提,正所謂名師出高徒,毀滅自己,不是照亮別人的必要條件,并且簡單地毀滅自己也不足以照亮別人。
總之,教師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找到了興趣和熱愛,因此他們的工作能做得很出色,永遠進取,不言放棄,并真正擁有著為人做事的尊嚴,教育事業需要這樣的教師,他們是教育事業的脊梁,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三、對學生擁有一顆責任心
教師既有教育別人的使命,也有自我教育的使命。“孔融四歲,能讓梨”,令我們肅然起敬;孔子、陶行知、蘇格拉底等古今中外大家的教育思想,猶如盞盞明燈將人性引向光明。我們不是圣人,但我們是教育者。在履行教育職責問題上,我們孕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之所以要把“負責任”放在教育者前面,是因為教育并非萬能的,并不是所有教育者都是高尚而神圣的,也不是所有教育活動和行為都行之有效。做負責任的教育者,實為職責所系。教育者須為人師表,率啡垂范,應關注教育細節,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在教育生活中事必躬親,伸手彎腰保護環境,主動積極參與或處置校務,哪怕是轉動了一下表針,關閉了一盞燈、一扇窗阻,拾起地上一張廢紙等,也必將影響和帶動同事以及學生向上的熱情。教師要加強學習,加強溝通交流,因為“教師和學生是一對相互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伙伴”。真正作到為人師表,有高尚的精神境界,要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榮,愛生如阻?甘為人梯,對學生充滿極大的熱情。新世紀的教師應具有完美的職業道德,高尚的情操,豐厚的文化底蘊,優秀的藝術表現,言傳身教,以身垂范。愛學生應是教師多種素質中最為重要的一種。也是孕責任的表現。孩子重視老師的愛勝過父母的愛,對師愛的反映比對父愛母愛更強烈。教師的愛會使學生受到感動,感召而引起模仿,使他們產生“應像教師那樣做人”的意嫌爆更能使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互相信賴的橋梁,自覺愉快的接受老師的教育乃至嚴厲的批評。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
十八大審議并通過的文件主要有:胡錦濤同志代表十七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政治報告、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和《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這些文件,充分體現了大會的主要精神。十八大報告是大會精神的集中體現。
(一)十八大報告的主要內容
報告的主題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圍繞這一主題,報告共分十二個部分:
一、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
二、奪取;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四、加快完善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五、堅持走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六、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
七、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
八、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十、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
十一、繼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十二、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報告旗幟鮮明地回答了我們黨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作出了全面部署,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的宏偉藍圖,為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1.關于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報告指出,十七大以來的五年,黨和國家各項事業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國防和軍隊建設開創新局面,港澳臺工作進一步加強,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在總結十年工作時,報告指出,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鞏固和發展了改革開放和大局,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彰顯了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增強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報告強調,總結十年奮斗歷程,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
2.關于把科學發展觀確定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是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報告就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四個更加自覺”的新要求,即全黨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更加自覺地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覺地把統籌兼顧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報告強調,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是科學發展觀最鮮明的精神實質,號召全黨在黨和人民創造性實踐中奮力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3.關于奪取。報告在回顧總結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偉大實踐和歷史進程的基礎上,深刻指出,、、制度,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三大根本成就”。,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建設、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報告進一步深刻闡明,是實現途徑,是行動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偉大實踐;,總依據是,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發展,不斷豐富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報告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要牢牢把握“八個必須堅持”的基本要求,即: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必須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須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和平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4.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報告要求,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繼續努力奮斗,確保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報告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報告明確提出“兩個翻一番”的目標,即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0年翻一番。報告深刻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報告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五個加快”的新要求,即加快完善,加快推進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生產經營機制,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管理體制,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
5.關于加快完善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報告強調,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要加快完善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著力培育開放型發展新優勢,使經濟發展更多的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更多的依靠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型產業帶動,更多的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更多的依靠節約資源和循環經濟推動,更多的依靠城鄉經濟發展協調互動,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具體提出了五個方面的任務:一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二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三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四是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五是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6.關于堅持走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報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高揚的光輝旗幟。強調必須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以增強黨和國家活力、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擴大民主,加快建設,發展政治文明。報告就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提出了“三個更加注重”的總體要求,明確了“七項重要任務”。“三個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保證黨*民有效治理國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七項重要任務”,一是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二是健全協商民主制度;三是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四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五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六是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七是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7.關于扎實推進文化強國建設。報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報告強調,建設文化強國.必須走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報告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等作出了部署安排。
8.關于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報告指出,加強社會建設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必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必須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報告明確了六個方面的重要任務:一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促進教育公平;二是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三是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四是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五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六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開創社會和諧人人有責、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生動局面。
9.關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強調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重點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二是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四是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10.關于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報告指出,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必須堅持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按照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構想,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力爭到二0二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報告強調,堅持以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為主線,全面加強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積極穩妥進行國防和軍隊改革,推動*軍事變革深入發展;堅持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加強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規劃、體制機制建設、法規建設。
11.關于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報告強調,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報告指出,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全面貫徹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和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報告強調,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圖謀。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割出去。“臺獨”分裂行徑損害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徹底失敗。
12.關于繼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定不移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報告強調,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通過深化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
13.關于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報告指出,形勢的發展、事業的開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們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全黨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的堅強領導核心。報告提出了八個方面的新任務新要求,即: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增強黨的創造活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堅定不移反對腐敗,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嚴明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報告強調,全黨必須增強“四種意識”、做到“四個始終”,即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必須增強創新意識,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須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二)黨章修正案的主要內容
這次修改黨章遵循的原則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黨的十八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戰略思想寫入黨章;堅持發揚黨內民主,集中全黨智慧;保持黨章總體穩定,只修改那些必須改的、在黨內已經形成共識的內容,努力使修改后的黨章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充分體現黨的十七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充分體現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內容。在具體條文部分,對黨員義務作了適當修改,充實了黨的基層組織的基本任務,增寫了有關干部選拔和監督干部、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的內容。
(三)中紀委工作報告的主要內容
中紀委工作報告從九個方面全面總結了十七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成效,總結了黨的十六大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七個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即必須堅持以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確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始終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必須堅持著眼于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履行職責,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必須堅持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徹落實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之中,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必須堅持懲治和預防工作一起抓,整體推進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的反腐倡廉建設;必須堅持完善權力制約監督體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得到正確行使;必須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工作,始終保持反腐倡廉建設的生機和活力。報告就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要任務,即:嚴明黨的政治紀律,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促使黨員干部弘揚優良作風;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加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工作;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進一步拓寬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強化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促進權力規范透明運行;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著力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鞏固和發展全黨動手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良好局面。報告還對加強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