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消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這些根深蒂固的頑疾,各級領導干部必須作好表率,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我做起學習發言材料,歡迎大家閱讀!
【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我做起學習發言材料1】
總的來看,各地各部門開展活動態度認真,與中央要求基本相符,也讓人民群眾抱以期待。但也有些單位和領導干部表面上轟轟烈烈,實際上走形變味,用形式主義來反對形式主義。這種苗頭,必須高度警惕、堅決遏制。
比如,把學習當作任務強行攤派,不考慮實際效果和承受力;喊口號、發文件、開大會,卻沒有多少實質內容;聽取群眾意見走過場、搞形式,把征求意見弄成冗長復雜的表格填寫;混淆教育對象,領導干部“動靜”不大,普通干部卻“動靜”不小,把“共產黨人的趕考”變為“讓群眾趕考”,等等。對這種“變異”和“升級”的形式主義,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將使實事變虛、好事變壞,把活動做成夾生飯,影響活動健康開展,甚至事與愿違,引起群眾反感。
“虛”字當頭,“空”字掛帥,形式主義萬變不離其宗,正說明*同志提出“三嚴三實”的強烈針對性。為反對形式主義而產生新的形式主義,也表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現實必要性。重形式輕內容、重口號輕措施、重對上交待輕對下負責……脫離群眾,對群眾缺乏感情,不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這是形式主義產生的總根源。可以說,但凡形式主義存在之處,必然是群眾路線沒有走好的地方。形式主義的問題不解決,反對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就會流于表面,甚至在“偽解決”“偽落實”中變本加厲,那就會懈了活動的勁、冷了群眾的心。
“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求真務實是形式主義的克星,從實處著眼、用實干考量、靠實績說話,才能鏟除形式主義生根接枝的土壤。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查擺問題要深入實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要動真碰硬,督導檢查要敢于糾偏。只有在每一個環節都警惕形式主義,切實筑牢遏制形式主義的“防火墻”,才能真正杜絕用假成績糊弄上級、用假把式糊弄群眾、用假反省糊弄組織,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功夫用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上。
評判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能否取信于民。“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聯系群眾,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來了”,堅決遏制形式主義苗頭,要有這樣的榮辱觀和緊迫感;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健康開展,要有這樣的責任心和危機感。惟其如此,我們才能用動真碰硬取得實效,以清風正氣贏得民心。
【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我做起學習發言材料2】
培養和選拔干部要“五湖四海”,不能搞“山頭主義”、“小集團”,這是我們黨在選人用人問題上的一貫主張和要求。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再次強調,要堅持五湖四海,拓寬視野選拔干部,廣辟途徑培養干部。從現實情況看,絕大多數領導干部在這個問題上認識清醒、態度堅決。但也有一些領導干部選人用人僅僅局限于自己周圍的小圈子,以是否與自己“同圈”、“同鄉”等為標準。從本質上說,這是一種官僚主義的做法,是一種黨性不純、作風不正的表現。
據《辭海》解釋,所謂官僚主義,即國家工作人員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只知道發號施令的壞作風。鄧小平同志曾經對官僚主義有過深刻論述。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鄧小平同志指出,官僚主義的主要表現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濫用權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好擺門面,好說空話,思想僵化,墨守陳規,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辦事拖拉,不講效率,不負責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諉,以至官氣十足,動輒訓人,打擊報復,壓制民主,欺上瞞下,專橫跋扈,徇私行賄,貪贓枉法,等等。在同一篇文章中他還指出:“不少同志只是看到周圍熟悉的一點人,總在原來的一些人中打圈子,不會深入到群眾中去選拔人才,這也是一種官僚主義。”
為什么說在小圈子內選人用人也是官僚主義呢?這主要因為:領導干部不深入群眾,就很難全面了解情況,視野就比較狹隘,就容易為自己的喜好所左右,而不容易把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選拔出來,從而影響選人用人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實際上,這就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就是在選人用人上的不負責任,就是一種官僚主義作風。
在選人用人問題上出現“小圈子”現象,原因是復雜的。有的是因為意識不到位、思想方法不對頭,即沒有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和群眾觀點、群眾路線。對于這些領導干部,主要是加強教育引導,促使其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考慮問題,在選人用人時做到海納百川,廣泛聽取民意、積極吸收民智,努力做到公道正派、唯才是舉。對于組織來說,應嚴格執行黨政干部選拔任用條例,靠制度選人,依規章用人。現實生活中,有個別領導干部從一己私利出發來選人用人,搞“小圈子”,或是為了照顧親屬、朋友關系,甚至是搞“權錢交易”。對于這樣的領導干部,應及時予以警示和誡勉,督促其懸崖勒馬;其中違反黨紀國法者,應運用相關黨紀國法對其進行嚴肅處理,決不能姑息。這樣,才能有效杜絕任人唯親等不正之風,形成風清氣正的用人導向和用人環境。
【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從我做起學習發言材料3】
領導干部不妨時常照照新媒體這面鏡子,“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誠心正意、拒絕作秀,把有意義的事做得既有意思又有效果
用過微信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每天都有幾篇熱門文章、幾個搞笑段子,在群里和朋友圈里相互轉發,成為千萬人的“精神食糧”。有人感慨新媒體帶來的傳播革命,也有人擔憂社會文化的同質化。而對領導干部來說,它還帶來了不太熟悉的新挑戰:一個地方的小眾事件,可能瞬間變為大眾輿情;一些自我感覺不錯的創新之舉,可能招來網民集體批評。
近期以來,從民警執法,到手抄黨章,輿情的演變,再次向人們展示了新媒體上下互動、內外互動、虛實互動的格局,也再次提出了面對新的輿論場怎樣關切民意、錘煉作風、增進能力的命題。換言之,伴隨著輿論生成機制的變化,今天的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如何踐行“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的要求?如何設置能夠取得“最大公約數”的議題?如何在與網民的對話中改進工作?
回答這些命題,自然要提升領導干部的“新媒體素養”,比如對“時、度、效”更為精準的把握,對網絡“極化言論”更為理性的應對,等等。而從深層次來看,更要看到網絡是現實的折射,這種折射盡管不時會有失真之處,卻也是不可回避的存在。從這個角度講,更為本質的“新媒體素養”,是要善于通過網絡了解真實的社情民意,甚至是通過網絡輿情,反思自己是否落后于網民的成長腳步、認清自己與現代治理要求的現實差距。
孔子有云:“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思是說,古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修養和水平,而現在的人學習卻是為了做給別人看。這話至今仍然有啟發意義。脫貧攻堅,是講求實效,還是一味追求數字好看?行政執法,是為了利民便民,還是只為完成考核指標?工作創新,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只為證明自己在創新?對于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僅有領導與同行的打分評判,還有數億網民的火眼金睛。正如所言,“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聯系群眾,老百姓一眼就看出來了”。
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要警惕“作秀”的誘惑,防止那種“做給別人看”的形式主義。為何?就因為形式主義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并總在“形式主義解決”中獲得重生。人們有時對形式主義無可奈何,就在于它總有一副“政治正確”的面孔:把上級的要求掛在嘴上,去搞堂而皇之的“政治排場”,讓有心批評者擔心唐突了“大好形勢”,使有意反對者忌憚觸碰了“原則立場”。但我們必須指出,形式主義是最大的政治不正確,它不僅有名無實,還會讓一切工作走樣變味。尤其在新媒體時代,一個地方的形式主義,很可能在網上被“上綱上線”,最后一只老鼠壞了一鍋湯。
本該10點鐘開始的課,9點40不到,容納400人的階梯教室就坐滿了學生。來得稍晚的學生只能站在走廊里聽課,有的干脆坐在了教室的臺階上聽課……25日,人民日報在“兩學一做?我為什么入黨”欄目中,介紹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師徐川講授黨課的盛況。為何能做到這一點?“引領學生,不是簡單地傳授完知識就萬事大吉了,而是通過與學生互動,教給學生看問題的視角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我想做的就是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徐川看似輕松的回答,正與中央領導的要求不謀而合:“兩學一做”要對準問題去、帶著問題改,具體化、接地氣、見實效,防止搞沒有實質內容、花里胡哨的東西,防止形式主義、走過場。
有人說,現代政治是一種參與政治。身處新媒體時代,講話辦事出現紕漏并不可怕,有了負面輿情也非不可挽回,但在這一過程中,應該有所反省、有所收獲,并時刻在這種互動中保持初心、不忘本心。從這個角度,可以理解,為何強調,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也因為此,領導干部不妨時常照照新媒體這面鏡子,“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誠心正意、拒絕作秀,把有意義的事做得既有意思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