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已成為社會爭議的焦點。三四歲的孩子是否應該開始學習語數外?這一問題不僅使年輕家長感到迷茫,也讓學前教育深陷兩難境地。對此,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沈健表示,要推進學前教育課程改革,開展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建設,防止和糾正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
沈健指出,發展學前教育,發達國家有一條共性經驗,即通過立法重視和發展學前教育。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陸續頒布了一系列法規規章,對于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些行政法規規章的法律約束力有限,許多條款已不能適應形勢變化和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為促進我國學前教育及整體教育事業全面、科學、健康發展,亟待制定《學前教育法》。而江蘇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率先出臺了地方法規——《學前教育條例》,為國家層面立法提供了有效的探索。
為此,沈健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出臺《學前教育法》,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首先,完善學前教育體制機制。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完善縣級統籌、縣鄉共建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進一步擴大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覆蓋面。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公辦園、普惠性民辦園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和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明確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的比例,完善學前教育經費保障長效機制。其次,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根據學齡前兒童數量分布、流動趨勢、保育教育需求等因素,制定和實施幼兒園布局規劃,滿足學齡前兒童就近入園的需求。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推進鄉鎮以下幼兒園(辦園點)標準化建設。充分考慮城鎮化發展、老城區改造和人口流動的實際,著力解決城鎮及城鄉接合部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