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生作為創新創業的重要群體,已然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加快發展步伐,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近日,我市在吉林省率先出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工程指導意見》,對各類高校在校生、五年內的畢業生、出國留學回國等人員,從多方面提供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支持和保障。
此次出臺的《意見》共有20條具體措施,內容涉及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方方面面。《意見》從增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激發大學生“雙創”熱情,提高優秀自主創業大學生的政治、生活、福利待遇入手,強化創業引導、創業激勵、創業服務、創業支持和創業保障。對優秀自主創新創業大學生免費提供60—100平方米周轉房居住,子女(含本市戶籍和非本市戶籍)入園(入學)的,可根據大學生的意愿選擇學校。配偶就業給予優先安排,按照原工作屬性安排相應單位。
《意見》加大了創新創業資金扶持力度,凡在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和特色生態農業等現代產業領域內創新創業的大學生,符合意見中相應條件的給予10萬元的補貼。對于年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上,帶動10人以上就業的,給予一次性5萬元獎勵。對于年銷售額在30萬元以上,帶動10人以上就業的,給予一次性3萬元獎勵。
《意見》進一步降低創新創業門檻。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允許“一照多址”“一址多照”“住宅改商用”。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凡有創新創業需求并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可在創業地申請3年期最高額度為20萬元的財政貼息創業擔保貸款。
《意見》支持大學生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創業。設立白城市科技創新發展基金,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教師科研項目或研究發明專利并實現成果轉化的,可利用白城市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按照技術交易額的10%,給予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資金支持。
《意見》對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實行社會保險補貼。對于畢業不超過3年,自主創業并參加社會保險的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連續失業1年以上高校畢業生、“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或殘疾高校畢業生,按照其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的50%給予補貼。同時,計劃舉辦白城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進一步激發青年創業熱情,展示青年創業風采,支持青年創業實踐,建立服務青年創新創業的持續機制,搭建人才、項目、資本與政策的對接平臺。
此外,《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建設高標準、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吉林省級大學生創業園,為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產品展示、電腦、網絡、倉儲、物流等服務,實現大學生創業的“零門檻、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