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寧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為86632元,同比名義增長7.9%,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4.3%;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90986元,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5.4%。
一、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繼續領跑全區
2019年南寧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低于全國3869元,高于全區10153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高于全區11470元。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位均居全區第一,增速快于經濟發展增速。工資的平穩增長,主要受幾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2019年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就業保持穩定,為全市從業人員工資水平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二是企業落實新的最低工資指導線標準,對工資的平穩增長起到兜底保障的作用;三是落實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增資政策,促進了非私營單位的工資水平的提高。
二、城鎮非私營單位行業間工資水平差異明顯
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衛生和社會工作業(126254元)、電力熱力和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117668元)和信息傳輸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116343元)。年平均工資最低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住宿和餐飲業(40565元)、采礦業(51495元)和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58446元)。最高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是3:1。
三、工資統計數據容易產業誤區的解讀
(一)工資統計制度中的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不是“到手收入”
統計的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房費、水費、電費、住房公積金和社會保險基金個人繳納部分等;工資總額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范圍。
(二)平均工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個數據不能混淆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包括現金收入和實物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平均工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了工資性收入之外,還包括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其中包括養老金或退休金);2、平均工資指從業人員工資的平均水平,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平均,它是以一個地區所有人的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總和除以這個地區的常住人口總人數得出。其“分母”既包括有工作和收入的人員,也包括沒有工作的離退休人員,還包括沒有收入的失業人員、未成年人等,這些沒有工作或收入的人員同樣分攤到數額相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關于部分社會公眾對年平均工資水平質疑的問題
近年來,部分社會公眾常常有平均工資被增長的感覺,對南寧市年平均工資水平產生質疑,要解釋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從業人員工資的構成。從業人員工資包括計時計件工資、獎金、各種津貼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以其他形式發放到職工手中的勞動報酬,包括實物。
(2)南寧作為廣西的首府,有大量的中央直屬、自治區屬的單位,又包含人員多、工資水平高的企業,如信息傳輸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電力、燃氣和水的供應業、鐵路、建工、金融機構等大中型單位多集中于此,對全市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有較大的拉動作用。
(3)由于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沒有合并為一個總體來算平均數,所以讓人感覺到統計局往年公布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虛高。
(4)從業人員平均工資因地區、行業、所有制、崗位、職務、職別、工作時間長短等因素都存在著差別,對平均工資水平有不同的感受。
注: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是采用全面調查匯總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