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開始,石油系統的員工林紅(化名)每個月只能拿到2000多元的基本工資,以前每月都有的960元的月獎已不見蹤影。她的工資由基本工資、月獎和績效獎組成。受石油系統全員降薪影響,單位今年可能在月獎和績效獎中,只選發一項。
在一家石油鉆井公司工作的職工陳輝(化名)對于經濟環境感受得更為直觀。由于項目工作量不足,這位經常“漂”在國外的小伙子今年干脆待在了國內。陳輝說,他所在的公司屬于工程公司,主要根據工作量決定獎金和績效的發放。現在他的基本工資是3000元左右,公司一位副處級領導的基本工資也只有4000多元。績效減少的確對他們產生了很大影響。
據統計,中國石油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61.4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2.48億元驟降82%。而中國石化一季度凈利潤16.85億,較去年同期的134.77億驟降87%。
人力資源專家分析:國企全員降薪可能會給基層員工帶來消極情緒,但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是有利的。過去是干多干少一個樣,現在把效益與個人薪酬進行掛鉤,可以讓員工關心切身利益的同時,也關注企業的經營情況,更有利于調動職工民主參與的積極性。
自今年5月起,此前四次加薪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進行了薪酬回調。據某地方鐵路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他所在的工務段人均降薪300~400元,內部流傳的降薪理由是公司虧損。
5月22日,神華集團的官方微信發布公告,受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價大幅下降及電價下調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神華集團會按全員工資總額的10%下調員工的薪酬總額。
神華旗下寧煤集團內部下發的《關于降薪事宜的通知》稱,從5月1日起,神寧煤業領導班子成員按當月基本年薪標準的40%降薪,高級主辦及以上管理人員按35%降薪;一級主辦及以下管理人員、基層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管理人員按30%降薪。
神華集團一直被業內稱為煤炭行業最掙錢的煤企。據界面新聞,神華集團的效益優于其他煤炭企業,國有煤炭企業中,或只有神華集團一家能實現盈利。神華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中國神華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股東的凈利潤56.90億元,同比下降45.1%,營業收入399.11億元,同比下降34%。實際上,降薪已是煤炭行業內的普遍現象。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一份內部數據顯示,去年就有50%以上的煤炭企業下調了職工工資。但煤炭的“龍頭”神華坐擁優質煤炭資源、電力、港口、航運、鐵路,效益相對較好,已經算是最晚降薪的煤企。
相比于一些能源類、運輸類國企因為效益下降而調整薪酬,還有一些國企調薪的理由與反腐相關。
據調查,一家電信運營企業員工透露說,雖然4600元的月基本工資沒有變化,但是能拿到的福利補貼卻比往年低很多,年終獎也從以前的兩萬元左右縮減到最近的5000元。
據悉,福利補貼的削減與中央對電信運營企業的監管有關。受此影響,該員工所在公司的福利待遇開始參照公務員標準,一些為基層員工開展工作設置的補貼也被取消了。
由于待遇下降明顯,該電信運營企業最近有不少人離職。一位該公司的員工透露,公司還為此專門下發了一個文件,要求部門經理和主管約束員工,申請離職報告必須提前一個月提交。
對此,匯博思而學教育網分析,雖然無論是高管、還是普通員工都應順應八項規定和限制三公消費,但是反腐針對的是違規部分,對正常的企業生產經營開支、職務消費并沒有限制。有些企業理解不當,謹慎過度了。不過對于非法的利益輸送和公款消費,再怎么嚴格監管都是正確的。有的人用公費買明信片給個人寄,此事牽涉的金錢雖小,但性質是違規的。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里,有著特殊身份的國企,應在社會風氣的凈化上作表率。
兩會期間,中國電力投資集團總經理陸啟洲、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和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長周中樞均自曝月基本工資不超過8000元。消息一經傳出,便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實際上,高管限薪是1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央管理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的產物。方案實施后,國企負責人收入由基本年薪、績效工資、任期激勵三部分組成。基本年薪是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兩倍,基本年薪按月發放。績效收入要根據考核情況發放,原則上不能超過基本年薪的兩倍。任期激勵是指3年一個任期,在任期考核基礎上,按照不同系數確定發放標準,但不能超過基本年薪和績效工資的30%。
按照企業的不同性質,國有企業一般會分為公益性、壟斷性和競爭性這三種類型。其中,公益性國企包括公交、地鐵、環衛等,這類國企的薪酬應該參考公務員的薪酬。因為這類國企不能靠盈利發展,只能依靠政府的補貼。
競爭性國企與一般企業無異,考核這類國企主要看經濟指標。對于組織任命的董事長,應該參照公務員標準。對于市場聘用的高管,則應該采用市場化的待遇。
至于壟斷性國企,可以再細分為自然壟斷和行政壟斷。自然壟斷企業包括輸電、天然氣、自來水行業等,它們提供微利的公共產品,員工待遇應該與公益性企業類似。
不過,行政壟斷國企則屬于政府賦予特殊資源的企業,這些企業理應降薪。如中國電信有著69%行業的占有率,對其高管限薪是應當的,因為他們不是靠自身的能力,而是靠政府賦予的一些特殊政策獲取效益的。
除了分類標準存在爭議外,外界同樣關注此輪國企高管限薪是否會“牽連”到普通職工。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曾表示,本次薪酬制度改革僅針對企業負責人,并不針對企業員工,國企不能對內部職工不加區別地層層降薪。
一位航空航天類央企的員工表示,他們公司的確也在執行國企高管薪酬改革的方案。“但是降薪只是執行在集團領導班子上,小編認為,子公司方面不降薪是正確的。因為子公司是真正在市場中拼殺的,如果他們的薪酬只有民企領導的幾分之一,很難說有什么競爭力,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