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官收入、改善法官待遇是現在司法改革的重要議題,在一個追求司法公正的法治社會,法官不應被視為普通公務員看待,工資待遇也應當高于公務員。那么如何改革法官工資呢?下面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法官薪酬改革的信息,僅供了解。
香港在法官薪酬制度改革之前,法官工資即相當于政府高級公務員,因此,香港的改革更側重構建一套獨立的薪酬標準和調整機制,而不是從實質上提高法官的經濟待遇。而在我國內地,法官工資的改革宜以“三步走”的方式有序進行,即先改革法官管理制度,提升法官入職條件,完善法官高薪的前提;再加大“去行政化”力度,使法官真正說了算;然后構建法官薪酬機制,切實提高法官待遇。具體思路是:
第一步:改革法官制度。沒有一個令人信賴、素質過硬、管理科學的法官群體,提升法官待遇的措施將無法爭取到全社會的認同與支持。而且,如果地方法院法官的工資仍由地方財政負擔,統一加薪也不可能實現。因此,有必要配合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進程,采取如下措施:
提升法官管理層級。司法權既然屬于中央事權,司法人事、經費自然也應由中央管理和保障。考慮到全國法官有十多萬人,統一收歸中央任免有較大難度,可考慮先將人事管理權限全部提高到省級。至于法院的人員經費和辦案經費,則應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以確保法院免受地方干預,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國家設立全國法官管理委員會,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中央組織、編制主管部門、最高人民法院、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負責人擔任委員,下設法官選任委員會、法官員額委員會、法官薪酬委員會、法官懲戒委員會、審判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負責處理具體事務。
建立法官員額制。由全國法官管理委員會下設的法官員額委員會結合不同審級、地域的法院實際,科學測定全國法官員額,為法院經費的獨立預算和薪酬核算打下基礎。法官員額確定后,原則上只有在出現缺額時,才能補充招錄和任命法官,法官員額增減情況應當向全社會公示。法官員額委員會根據法官員額,確定全國各地應配備多少審判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
提高法官入職標準。結合法官養成規律和審判工作要求,適當提高初任法官的最低任職年齡、工作最低年限要求。針對不同審級的法官設置相應的任職條件,所有初任法官必須首先到基層法院任職,上級法院法官主要從下一級法院優秀法官中遴選產生,遴選信息和法官業績必須公示。將職業訓練作為法官的法定任職條件,通過司法考試的法學院畢業生,必須經過兩年的強制司法職業訓練才能進入法院。
優化法官職務序列。建立符合法官職業特點、有別于一般公務員的管理制度。法官等級不再與行政職級對應,法官只要盡職履責,就可以根據年資晉級,工資與法官等級掛鉤。無論在哪個審級,初任法官工資都不得低于當地副處級公務員的標準。
第二步:改革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對法官待遇是否應高于普通公務員的諸多質疑中,有一類觀點值得重視的。有學者提出,法院內部行政化色彩較重,法官辦理案件,要送庭長、院長層層簽批,有時還要請示上級法院,這與公務員的科層式管理沒有區別。因此,我們既要建立有別于公務員的法官制度,在審判權力運行上,也應采取“去行政化”的改革措施,以體現法官職業的特殊性,即一是要強化獨任法官、合議庭、審判委員會的責任,發揮審判組織之間的制約監督作用,而不是院、庭長的行政審批權,使法官名副其實地成為“做決斷的人”;二是應取消案件請示做法,對之進行訴訟化改造,下級法院如果覺得案件重大、復雜或具有普遍法律適用意義,可提請上一級法院審理,而不是走內部請示途徑。
第三步:科學確定法官薪酬標準。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新加坡等國家的法官薪酬,都由國家從固定法定撥款中支付。配合之前的改革,我國的法院、檢察院的經費也應單獨列入國家預算,由中央財政統一解決,使法官、檢察官真正成為從中央領取薪酬的國家法官、國家檢察官。
法官薪酬委員會應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結合不同審級、地域和法官等級的特點,測試出法官薪酬基數,并據此確定審判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的薪酬。考慮到全國85%以上的案件和法官都在基層,應優先設立基層崗位津貼,明確在基層時間每增加一年,崗位津貼即增加一定數額。不同審級法院法官的工資應保持均衡,不宜有太大落差。在此基礎上,再設立平衡地區消費水平差異的地域津貼。與此同時,可在充分借鑒國外經驗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落實法官法規定的“定期增資”制度。例如,每隔兩年,就根據全國案件總量、法官人均辦案量、通貨膨脹率、物價消費指數和國家整體財政狀況的變化,確定法官工資增幅。
增加法官工資,提高法官待遇,當然不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前提條件,實踐已經證明,即使在現有薪酬水準下,絕大多數法官都能夠經受考驗、固守清貧、盡職履責、守護公正。但是,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需要一支優質、自律、廉潔、穩定的法官隊伍。只有摒棄職業偏見,尊重司法規律,通過嚴格選拔、加強監督,切實提高法官的政治、經濟待遇,才能重塑廣大法官的職業尊榮感,才更有利于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