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附中數學老師,山西省名師培養對象、山西省學科帶頭人、山西省教學能手、山西省優秀班主任、山西省數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
分析??
理科有較好區分度;
文科整體難度略有提升。
理科數學
結構穩定,解答題計算量有所增加,填空、選擇難度較前幾年有所下降。
許曉莉,一一例舉。
選擇題??
前10個題目常規,題設簡單,問法直接,計算量與思維量不大,學生較易得分;第11題,背景較新,平面不好畫出。學生不會轉化,會感覺吃力;
第12題,考查正弦型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比起導數與圓錐曲線的選擇壓軸題,學生感覺容易下手,即便不會規范分析,通過逐一代選項驗證也可以得到答案。
填空題??
前3個簡單,較易得分;第4個填空題題是線性規劃的應用題,不再直接給出可行域和目標函數,而以實際問題為背景,貫徹了新課標精神。
許曉莉建議,下一屆考生要增強閱讀理解能力。對于基本功扎實的學生來講,只要認真讀題,耐心審題,不算困難。
解答題??
17題考查恒等變形與解三角形,是常規題,學生平時練習較多,容易得分;18題立體幾何,圖形較新穎,不是學生熟悉的棱錐、棱柱,是一個五面體,首先學生會感覺不適應,其次需通過線面平行判定與性質才能正確認識此五面體,正確求出點的坐標,部分學生感覺較為吃力,最后二面角為鈍角判斷仍然較易錯;19題,學生審題、讀題上會花一些時間,第三問是決策性問題,計算量較大;20題,作為壓軸的圓錐曲線題,有較高區分度,第一問以幾何中平行為背景考查橢圓定義,會讓一部分對幾何不敏感的學生望而卻步,第二問較為常規,但學生易形成定式思維,將直線與圓的交點看成直線與橢圓的交點,再加上需要大量計算,所以失分較多;21題,作為壓軸的導數大題,問法較為常規,基本功扎實的學生可以做出;三選一參數方程與極坐標以及不等式比較常規,運算量不大,較易得分。
總之??
試題知識點覆蓋較全面,難度設置較合理,強調學生能力培養。
文科數學
文科整體難度,略有提升。
許曉莉,一一例舉。
18、19題??
本是拿分題,但成了失分題。
18題立體幾何,第一問證明中點,條件較為隱避,不易入手,相比之前的平行垂直的證明難度有所增加;第二問考投影的位置可以概括為立體幾何中的軌跡問題,難度偏大,與以往常考的等體積法解題大有不同,有新意;
19題概率統計,題目很難理解,需耐心審題,很容易由于想的太多,造成錯誤。對學生來說,拿下這道題耗時會較長;
20題??
解析幾何,第一問與前幾年相比對文科生來說有點偏難;第二問相對比較常規簡單,但運算量大,得分不樂觀;
21題??
導數第一問含參數討論單調性,分類情況有三種,難度中等,相比前幾年也偏難,不易得滿分;第二問相對比較常規,但有一定思維含量,再加上時間緊,得分同樣不容樂觀。
給出建議
通過對2017年新課標高考數學試題的分析,許曉莉給出四點建議。
重視基礎 回歸教材??
常規題型依然是試卷的主流,考查的幾乎都是現行高中數學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
高三復習應改變以往片面追求“新、奇、怪”的極端做法,回歸教材,狠抓基礎,靈活運用知識處理分析問題。
強化主干 突出重點??
縱觀近幾年高考數學試卷,不難發現:主干知識支撐了整個試卷;分值設置固定;題型固定,命題方式幾乎固定;對知識的考查角度、深度相差無幾;對熱點知識的考查也是年年都有等等。
因此,研究高考試題,以高考試題為范例展開發散思維,變式演練,以主干知識復習,突出重點,目標明確,通法通解,狠抓實練。
新增內容 不可忽視??
近幾年大綱一直強調新課標新增內容的考察,切不可憑經驗一意孤行,忽視這部分內容,如幾何概型、統計、回歸分析,獨立性檢驗的教學,造成遺憾。
調節心態 增強應變??
適當注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經受挫折和失敗的考驗,增強抵抗壓力能力,增強適應各種題型的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