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指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是中國在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階段,針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企職責不分、政府直接經營管理企業的狀況,為增強企業活力,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背景
“轉變政府職能”,是當前形勢下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舉措,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到這一階段的客觀要求。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政放權)則是轉變政府職能的突破口,是釋放改革紅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一招。
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以來,已先后兩次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重點落在簡政放權上,突出了新一屆政府改革的魄力。這種魄力根植于對國情的清晰認識上,對人民和市場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簡政放權,就是騰出手來抓大事。當前,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頭等大事。
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型的關鍵期,從出口導向到內需拉動,事關民生利益。形勢倒逼我們必須從政治體制改革方面著手,理順權力運行關系,減少甚至剔除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原生阻力。“把該放的權力放掉”,就是要激發制度和體制潛力,讓改革釋放出更多更大的活力,讓民眾享受到改革紅利,這是拉動內需發展的前提和保障。
發展是改革的目的,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仡櫢母镩_放30多年的歷史,每當出現大的經濟變革的時候,政府總是率先進行自身的變革。如何處理好發展與改革的關系,使兩者協調配合、互促共進,則成為了共同思考的問題。
新一輪轉變政府職能的大幕已經拉開,李克強總理用“簡政放權”引導廣大領導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統一到中國夢上來,為實現“中國夢”積聚著強大力量。
影響
“簡政放權”是權力外放,是自我革命的開拓者。國務院前兩次召開常務會議,共批準取消和下放133項行政審批事項。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簡政放權,這就是為了“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薄昂喺艡唷笔亲晕腋锩拈_拓者,它能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活力,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它能更好地發揮地方的作用,激發內在活力;它能推動經濟轉型,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內需潛力、形成新動力。
“簡政放權”是強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護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權力是為了更有力地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就是要編織一張覆蓋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優化行政管理流程,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對食品、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把該管的管住管好。”“簡政放權”既是增強政府治理、建設現代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