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關注鶴崗的人口數量問題,現在很多有多少人口了?鶴崗的常住人口是多少?以及近幾年的鶴崗常住人口變化趨勢。本文就將為你介紹關于鶴崗人口的知識。
一、鶴崗城市簡介
鶴崗,黑龍江省轄地級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東南臨松花江與佳木斯接壤,西屏小興安嶺與伊春為鄰,處在黑龍江、松花江、小興安嶺“兩江一嶺”圍成的“金三角”區域;總面積14684平方千米,下轄2個縣和6個區。2017年總人口100.9萬人。
鶴崗的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大界江、大森林、大冰雪、大濕地、大農業、大礦山、大石林,原生態保存良好。龍江三峽是黑龍江省十大旅游景區之一,有3個國家級原始森林公園、國家礦山地質公園,以及黑龍江流域博物館、名山旅游名鎮、太平溝黃金古鎮、金頂山石林、葦場濕地等風景區,市區有“五湖一河”濱水景區。鶴崗是黑水女真的故鄉,是滿洲皇族的發祥地,清金文化的聚集地。
二、鶴崗常住人口數量統計
以下鶴崗常住人口數量并不代表目前最新的鶴崗常住人口數量,請知曉!
100.9萬(2017年)
三、鶴崗人口數量相關知識介紹
鶴崗的房價下跌再次引起了輿論對東北經濟的關注。盡管東北目前的困境可以歸因於諸多不同因素,但審視超低生育率下東北的現狀,有助於我們反思人口控制理論的作用。
近日,黑龍江省鶴崗市房價大幅走低引起網絡熱議。有截圖顯示,當地一套46平方米的住宅總價1.6萬元(人民幣,下同),折合每平方米348元。媒體調查證實這種情況基本屬實,只是超低價房大都是當地的棚改房,而非通常意義的商品房。
但即便是正式的商品房,在鶴崗的價格也相當低廉。數據顯示,鶴崗二手房每平方米均價從今年二月初的2800元,一個月內腰斬至1400元,之后又略微上升至目前的1560元。對鶴崗這樣一個總人口100多萬,市區人口50多萬的中等城市來說,目前的房價已經非常低廉了。
在深受高房價之苦的中國,許多人會對低房價樂觀其成。但房產如果真的跌到一文不值,對擁有房產的大部分城市居民來說,并非福音。特別是,購房者也不會愿意涉足一個房價長期看跌的城市。
人口外流并非?結
鶴崗房價走低的背后,是當地經濟的困境。隨著其主要產業煤炭開?變得蕭條,鶴崗經濟近年整體上處於萎縮狀態,從2011年到2017年,當地名義GDP從331億元萎縮到293億元,財政稅收從48.8億元萎縮到44.2億元。
與鶴崗經濟萎靡對應的是人口萎縮。根據該市各年的統計公報數據,鶴崗總人口從2011年的108.8萬減少7.9萬到2017年的100.9萬。在有數據的2011-2013年及2015年的四年時間?,鶴崗自然減少的人口約0.9萬。考慮到人口自然衰減會加速,估計2011-2017年的七年時間?自然減少大約2萬人,而同期?流出約6萬人。這意味著鶴崗人口目前以每年約1%的速度外流,這似乎能較好解釋當地房價的變化。
近年來,東北的經濟增長率遠低於全國水平。東北經濟失速可歸為人口形勢、產業結構、政商環境、地理氣候等各種因素,其中人口具有基礎性意義。?管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人口變化對東北經濟的影響,但卻誤以為這主要表現為人口外流,而沒有認識到超低生育率才是更根本性的問題。
雖然人口外流對鶴崗近期房價暴跌可能有直接影響,但人口外流對東北經濟的負面影響并不明顯。根據歷年中國統計年鑒和人口普查數據推算,東北人口外流遠沒有中西部嚴重。從1985年到2015年,遼寧為人口?遷入省份,累計遷入率為3.89%;吉林和黑龍江則為人口?遷出省份,累計遷出率分別為7.08%和10.85%。
相比之下,中西部大部分省份的累計?遷出率都要高於東北人口外流最嚴重的黑龍江。其中,安徽與江西的累計?遷出率分別為23.8%和22.2%,為黑龍江兩倍多。而這兩個省份近年經濟增長率甚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與東北形成鮮明的對照。
低生育率才是關鍵
如果說東北的人口外流程度低於中西部,東北的少子化無疑是全國最嚴峻的。配圖顯示了各年東北的總人口、結婚登記數、新生兒數量?全國的比例。在2018年,東北人口?全國7.69%,但新生兒數量僅?全國的4.48%,說明東北的出生率只有全國的58%。從該圖還可以看出東北近年結婚登記數量?全國的比例,接近於東北人口?全國比例,說明東北的人口結構中,育齡人口并不算少。因此,東北新生兒如此之少,主要還是因為育齡女性平均生育太少,也就是生育率太低。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東北生育率僅為全國水平的63.6%。根據筆者分析,隨著堆積反彈結束,中國的自然生育率將跌到1.2以下。如果屆時東北與全國生育率的相對水平維持不變,東北生育率最多只有0.76,只相當於以少子化著稱的日本的一半略多。根據鶴崗統計公報中擁有年齡結構和出生率的最新2015年版本推算,鶴崗該年的生育率不到0.7。
東北生育率如此之低至少有三個原因:一是城市化率較高;二是計?生育執行得更為徹底;三是傳統生育觀念比較淡薄。早在2016年4月,《黑龍江省人口與計?生育條例》就規定,夫妻雙方均為邊境地區居民的,允許生三個孩子,但應者寥寥。
在2018年,每一千人口中,東北僅有6.36個新生兒,與韓國持平,低於日本的7.3和臺灣的7.6。而且,東北目前還處於全面二孩實施后生育堆積效應期。隨著堆積生育的釋放及育齡女性數量快速萎縮,東北年新生兒數量在未來十年有望進一步下跌1/3,也就是從2018年的68萬跌到50萬以下。就算屆時新生兒數量不再萎縮,即使所有人都活100歲,到時東北也只有5000萬人,不到現在1.08億的一半。
但這還只是天方夜譚般的樂觀。按0.76的生育率,東北新生兒會每代人減少63%。以此速度,到2050年東北新兒生數量就會跌破20萬,而且到時并不會停止。除非大幅提升生育率,更合理的預測恐怕是東北人口在衰減到1000萬以下之前都無法停下來。在世界?圍內,東北的生育率之低是絕無僅有的;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一個如此大的區域在如此長的時間?處在如此低的生育水平。
今日東北明日全國
遺憾的是,東北似乎還陷在以物為本的理念之中,并未認識到人的核心意義。振興東北的規?基本都是投資驅動。實際上,在如此萎靡的人口形勢下,進一步的投資只會加重產能過剩,降低經濟效率,即便短期能刺激GDP增長,但長期看來只會?造泡沫,加劇未來經濟形勢的惡化。
東北興也人口,衰也人口。按前面分析,東北新生兒數量在十年內可能降到50萬以下,這意味著重回“闖關東”時的水平。由於東北的生育率實在太低,持續時間太長,東北經濟短期內雖然還會起伏,但在一二十年的跨度內萎靡不振,已經難以避免。如果立即開始實施強力的鼓勵生育政策,并成功地大幅提升生育率,東北經濟在二十年后,或許還能迎來一線轉機。否則,東北經濟只會隨著人口坍塌而墜入無底的深淵。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超低生育率不只是東北的問題,也是整個中國的問題。只是全國的低生育率狀態比東北要滯后十至二十年而已。因此,除非盡快廢除生育限制并大力鼓勵生育,東北的今天將是全國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