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亞萍的父親鄧大松、母親蔡荷珍年輕時都是乒乓球運動員。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鄧亞萍成長之路手抄報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鄧亞萍成長之路手抄報
鄧亞萍的成長之路
由于個子長得矮,被認為沒有發展前途,被擋在省隊大門之外,張燮林慧眼識珠,力排眾議,將鄧亞萍調進國家隊,鄧亞萍在成長道路上遇到了四位好教練。
在?般人眼里,鄧亞萍9歲獲全國少年冠軍,13歲獲全國冠軍,15歲獲亞洲冠軍,16歲成了世界冠軍,人生道路好像一帆風順,非常平坦,其實不然,鄧亞萍在成長道路上,充滿了挫折和艱辛,生活給她的磨難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鄧亞萍的父親鄧大松、母親蔡荷珍年輕時都是乒乓球運動員。
在60年代,鄧大松曾經獲得過中南五省乒乓球比賽的男子單打冠軍,個頭矮小、性格倔強的鄧大松雖然日夜夢想當世界冠軍,但由于種種原因,他的夢想未能變成現實,鄧大松夫婦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由于“xx”的影響,兒子鄧建平到八歲才開始練球,由于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的種種限制,最終未能實現父親的夢想。鄧大松夫婦轉而把心血傾注在女兒鄧亞萍身上。
鄧亞萍出生在1973年,那時中國乒乓球隊巳重返世界舞臺,世界冠軍又受到國人的尊重,鄧亞萍生逢其時,鄧大松夫婦決心把女兒培養成世界冠軍。為了讓鄧亞萍早日感受乒乓球的環境,當鄧亞萍還躺在搖籃的時候,鄧大松就用小車把她推到乒乓球臺邊,讓她聆聽球拍擊打乒乓球和乒乓球撞擊球臺的聲響……在鄧亞萍學會走路不久,鄧大松就把小亞萍帶到省文化宮去看打球……鄧亞萍在這種氛圍中長大,不知不覺中愛上了乒乓球,5歲的時候,鄧亞萍就主動地向父親提出:“爸爸,我要打球!”從此.鄧大松成了女兒的啟蒙教練,幾乎每天下午都領著女兒到文化宮去練球。于是,一方面鄧亞萍特別喜愛打球,且從小性格倔強、好勝,刻苦,另一方面鄧大松能根據鄧亞萍的條件因材施教,鄧亞萍個子矮小,胳膊、手、腿都短,就改直拍為橫拍,小亞萍體力充沛,特別爭強好勝,就讓她練正手連續進攻、極富殺傷力的積極進攻的打法。又常常讓她與年齡較大的選手對陣,以培養她敢于同強手拼搏的精神。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下來.到了1982年,鄧亞萍9歲時,就獲得了全國少年冠軍。第二年又獲河南省的少年冠軍和中南五省的少年冠軍。有這么幾個冠軍在身,鄧大松滿懷希望地把女兒送進了河南省乒乓球集訓隊集訓,認為這樣可以向著世界冠軍夢前進一個大臺階。可是沒多久,鄧亞萍卻被省集訓隊退了回來,理由是:個子太矮,沒有發展前途。是呀!小亞萍的個子的確很矮,長大成人以后的鄧亞萍才1米50,可以想像當年10歲時的小亞萍能有多高?墒悄菚r的鄧亞萍除了身材矮小之外,其他的條件,如爆發力、步法的靈活、反應的靈敏、手感等等,在同年齡的少年選手中可都是一流的。但不管說什么都無濟于事,省隊就是不要。從省隊退了回來,是鄧亞萍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挫折。為此.鄧亞萍昏天黑地大哭了一場。此時的鄧大松卻沒有泄氣,他深知,要成為一名好的乒乓球運動員,身材不是惟一的因素,世界冠軍、日本名將關正子的身高只有1米49,不照樣威震國際乒壇嗎?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補,只要有特長和扎實的基本功,同樣可以打出一片新天地來。鄧大松在女兒最困難的時候,給了她最大的鼓勵,他用日本關正子的事例教育女兒。鄧亞萍也沒有在挫折面前低頭,更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決心臥薪嘗膽,拼命地練,一定要爭口氣,讓事實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省隊是進不去了,但另外一個機會卻來了。此時鄭州市女子乒乓球隊成立了。主教練李朝風很喜歡這個拼勁十足的小丫頭。他認定小亞萍是棵好苗子,只要精心培育定能成材。李朝鳳教練把鄧亞萍吸收進了鄭州市隊;李朝風可以說是在鄧亞萍的成長道路上,除鄧大松這位啟蒙教練 之外,所碰到的第一位好教練。
那時的鄭州市隊,論條件可以說太可憐了,隊員幾乎都是從省隊退回來的,講訓練條件,連個固定的訓練場所都沒有。今天在這里借個地方訓練,過不了多久這塊地方不行了,又到別的地方借場地訓練?蛇@幫小姐妹的心里都憋著?股勁,定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打敗河南省隊!李教練的工作也是稱職的,對隊員嚴格要求、訓練有方,不到一年的功夫,他率領這幫沒人要的小丫頭,第一次參加于1983年10月在沈陽舉行的全國少年乒乓球賽。鄭州市隊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作為主力的鄧亞萍幾乎場場打頭陣,而且場場拿兩分。
兩年后的1985年,中南五省乒乓球賽,在河南省會鄭州市舉行,鄭州市隊和河南省隊狹路相逢,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鄧亞萍和她的小伙伴們憋了兩年的那股勁像火山似的爆發出來,憑著她們幾年苦練出來的實力,終于打敗了河南省隊,轟動了全河南!
不久,河南省隊主教練易人,關毅擔任了主教練,為了準備參加1986年4月在湖南省懷化市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乒協杯”賽,關教練主動找上門來,想借用鄧亞萍代表河南省隊參加這次比賽。這對鄧亞萍來說,是?次非常難得的機遇。按照慣例,鄧亞萍所在的鄭州市隊只能參加全國的青少年賽,只有省隊才有資格參加全國性的大賽??全國錦標賽、乒協杯賽、全國運動會等高水平的比賽,才能有同國內高手對陣的機會。作為省隊新任主教練的關毅,主動提出借用鄧亞萍,要做到這一點也是不容易的,到底是當年的河南省隊把鄧亞萍從集訓隊退了回去,關毅的豁達大度、惟才是舉,給了鄧亞萍一次在全國重大比賽中展露才華的機會。鄧亞萍緊緊地抓住了這一機遇,她第一次在全國大賽中打單打,就碰上了戴麗麗,那時的戴麗麗已是威震國際乒壇的世界冠軍,面對這位世界冠軍,鄧亞萍毫不畏怯,打得虎虎有生氣,以她連珠炮似的正手大力扣殺,使戴麗麗終于敗下陣來。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就戰勝了世界冠軍,這極大地增強了鄧亞萍爭當世界冠軍的自信心。
鄧亞萍的出色表現,更堅定了關毅對鄧亞萍的認識,他認定鄧亞萍是一顆被深埋在泥土中的珍珠,只要把她挖掘出來就會發出耀眼的光芒,于是決定請鄧亞萍回到河南省隊來,他先后派助理教練到鄭州市隊協商,雖兩次被 腕言謝絕,但毫不灰心,最后又親自登門。鄭州市隊也從大局出發,同意放人,鄧亞萍終于調進了河南省隊,成了河南省隊的主力。這是鄧亞萍邁上世界冠軍的道路上又一個新臺階。關毅的胸懷大度、禮賢下士、出于公心,給鄧亞萍以重任,對鄧亞萍的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說關毅是鄧亞萍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二位好教練。
1986年秋天,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被關毅委以重任的鄧亞萍,作為河南省隊的主力出戰,河南隊先后戰勝了實力雄厚的河北隊、遼寧隊、湖北隊,鄧亞萍為河南省隊奪得女子團體冠軍立下了赫赫戰功。在整個錦標賽期間,鄧亞萍參加了19場比賽,勝了18場,先后戰勝了耿麗娟、李惠芬、陳靜、徐竟等多名國手。13歲的鄧亞萍成了我國乒乓球史上最年輕的運動健將。鄧亞萍在全國錦標賽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按說,入選國家隊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幸運之神遲遲沒有向她招手,國家隊教練組內的意見沒能取得一致。把鄧亞萍拒之于國家隊大門之外的理由同當年河南省隊將其拒之省隊大門之外的理由完全相同,有人還提出鄧亞萍年齡太。夹g不成熟。奪得了全國錦標賽的冠軍仍然進不了國家隊,這無疑是鄧亞萍在攀登乒乓球技術高峰途中所遇到的又一次重大打擊。但這時的鄧亞萍比3年前成熟多了,這一次她沒有哭,而是下定決心,更加刻苦訓練,她要用更加輝煌的比賽成績去敲開國家隊的大門。他認為總有一天她會披上國家隊的戰袍。
鄧亞萍雖然沒有入選國家隊,但中國乒協給了鄧亞萍在國際舞臺上經受考驗的機會。1987年3月,鄧亞萍隨中國青年乒乓球隊訪問日本,參加在東京舉行的第39屆日本公開賽,日本國家隊的選手除個別因病未參賽外,日本乒壇的高手幾乎全部出馬。鄧亞萍與浙江籍選手應榮輝配對參加女子雙打,她們擊敗了所有的對手,榮獲女子雙打冠軍。同年8月,鄧亞萍又赴朝鮮參加平壤國際乒乓球邀請賽,她與河南藉隊友李琪配對參加女子雙打比賽,戰勝了包括乒壇名將李芬姬/趙貞姬在內的所有對手,獲女子雙打冠軍;在單打比賽中,還戰勝了當時的蘇聯女子第一主力波波娃。
國家隊的教練班子再一次討論是否將鄧亞萍吸收進國家隊的問題,有人仍然以前述的理由提出反對意見。幾經研究仍然統一不了意見。最后第三次開會,國家隊副總教練、女隊主教練張燮林發言了,他說:“不能因為個子矮就簡單地判斷沒有發展前途,鄧亞萍打球積極主動,攻擊力強,她搶先上手意識強,正因為她個子矮,看網低,有些來球就成了機會球。人才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鄧亞萍還有潛力,應該給她機會。”主教練的話當然是一言九鼎,持反對意見的人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1987年12月鄧亞萍終于調進了中國青年乒乓球隊。青年隊是國家隊的后備軍.鄧亞萍還不能算國家隊的成員,只能算是一只腳踏進了國家隊的門坎,只有在青年隊里表現突出的尖子才能進入國家隊。
鄧亞萍進國家隊之前,球技雖然出色,但反手不能發力快撥,只能擋、嗑;速度慢,易被動。青年隊的主教練姚國志為了使鄧亞萍的球技有一個新的突破,他同天津橡膠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合作,研制成功一種新的“長膠”供鄧亞萍使用。鄧亞萍改用這種“長膠”以后,在姚教練的指導下,很快練就一手反手發力快撥的絕活,同她原來的正手兇猛快攻技術融合在一起,威力猛增。這是鄧亞萍在前進道路上碰到的又一位好教練。
1988年11月。第六屆“亞洲杯”在菲律賓的馬尼拉市舉行,“亞洲杯”只設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兩項比賽,中國隊派李惠芬和鄧亞萍參加女子單打比賽。李惠芬是1987年第39屆世乒賽的團體冠軍成員,又是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女子單打亞軍,這一老一少打得非常出色,最后雙雙進入決賽爭奪冠軍,經過三局苦戰,鄧亞萍戰勝了李惠芬奪得冠軍,李惠芬獲亞軍。鄧亞萍有實力奪得這個冠軍,但她贏得并不完美,這是由于一個擦邊球引 起的,其中一局球鄧亞萍20領先時,鄧亞萍發球,準備待對方回球后上手搶攻,哪知李惠芬反手一推,打了一個擦邊球,當時裁判沒有察覺是擦邊球,而是誤判出界,鄧亞萍得分。其實,球臺對面的李惠芬憑著運動員的靈敏的耳朵聽到了擦邊的聲音,但她很有大將風度,沒有去計較這一分,反正冠軍已經穩握在中國人手里了。坐在檔板外的其他運動員對這個擦邊球也看得很真切。此時的鄧亞萍太想拿這個冠軍了,她沒有及時主動指出真象,讓裁判改判,而是順水推舟地得到了這塊金牌。后來此事傳到了張燮林那里,張燮林找來鄧亞萍查問原由,鄧亞萍坦白地承認了錯誤,她說:“我能進青年隊太不容易了。進了青年隊還是害怕別人因為我個子矮而不要我,所以才不顧一切地想贏球,想拿冠軍。”張燮林深知鄧亞萍成長過程中的坎坷經歷,能走到這一步的確不容易。但作為國家隊的主教練,他深知要造就一名出色的運動員,不僅要教打球,更要教做人。所以他沒有原諒鄧亞萍,而是嚴厲地批評了她,他說:“要想做一名真正的優秀運動員,凡事要從難從嚴要求自己。要想當冠軍,既要靠實力,又要保持良好的體育道德,而不是靠僥幸、耍小聰明,只有這樣,才能贏就贏得光彩,輸也輸得大度……”張燮林語重心長的批評,如雷擊頂,使鄧亞萍刻骨銘心。鄧亞萍在向張燮林承認錯誤以后,誠懇地向李惠芬賠禮道歉,并交上了書面檢查。
2年后的北京亞運會乒乓球賽,女子團體決賽,在中國隊和韓國隊之間進行,前兩盤大比分l:1平,第三盤雙打,鄧亞萍/喬紅出戰玄靜和/洪次玉,第一局打到13:14鄧/喬落后,此時玄靜和打過來一個擦邊球,裁判沒有察覺誤判出界。比分牌上出現14:14,這一分對雙方來說都非常重要,這場比賽全國電視直播,億萬觀眾也關注這一分,此時的鄧亞萍,突然想起馬尼拉那場“亞洲杯”上李惠芬打過來的那個擦邊球,她想起張教練的那句“贏就贏得光彩,輸也輸得大度”的教導。她毫不猶豫地舉起手來示意是擦邊球,請裁判更改比分。這一局球,鄧/喬以19:21告負,而且鄧/喬以1:2輸掉了這關鍵的第三盤雙打,但鄧亞萍毫不后悔,這一次她輸得非常大度。這盤球雖然輸了,但中國運動員的誠實品德給外國裁判、外國運動員、外國教練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場的觀眾、以及電視機前億萬中國觀眾肯定也會理解和贊揚中國運動員的這一舉動。后面的兩盤單打,鄧亞萍和喬紅都以2:0分別戰勝了玄靜和和洪次玉,最終中國隊以3:2戰勝韓國隊,奪得亞運會的女子團體冠軍,中國姑娘贏得非常光彩。
馬尼拉比賽以后,鄧亞萍憑著自身的實力,終于在1988年的12月,從青年隊調進國家隊,踏進了中國乒乓球隊的最高殿堂。成了張燮林教練手下的高徒,下一步就是要向世界乒乓球的頂峰沖刺了。張燮林是鄧亞萍沖刺乒乓球運動頂峰道路上所遇到的第四位好教練。
鄧亞萍在張燮林的親自調教下,一步一個腳印,1989年獲第40屆世乒賽的女子雙打冠軍,1990年獲世界杯女子團體冠軍,1991年獲第41屆世乒賽的女子單打冠軍,l992年獲巴塞羅那奧運會女子單打、女子雙打冠軍,終于登上了乒乓球運動的最高峰。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鄧亞萍都是一匹馳騁沙場的千里馬,可誰能想到當年的鄧亞萍雖有報國之心,卻難進報國之門。當年這匹【牛寶寶日記本】看似瘦小的駿馬,在她各個成長階段的關鍵時刻,如果沒有被上述這些伯樂所相中,并加以調教和培育,那是絕對成不了千里馬的。另一方面,在自己被拒之門外、屢屢受挫之時,如果自暴自棄、心灰意冷向命運低頭,稍有放松那也是絕對成不了千里馬的。
鄧亞萍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她能堅定信心,矢志不移,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絕不低頭,依舊一如既往、努力奮斗,把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緊緊地抓住一個又一個難得的機遇,她終于成功了,成為一匹讓后來者望塵莫及的千里馬。
今天的鄧亞萍如果亞運會、世乒賽和奧運會的冠軍是我乒乓球生涯的三大滿貫,那么清華獲得學士學位、諾丁漢大學碩士畢業和取得劍橋博士,就是我要完成的另一項大滿貫。
----鄧亞萍
1997年后,鄧亞萍結束運動員生涯后開始了11年的求學之路,分別在清華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先后獲得英語專業學士學位、中國當代研究專業碩士學位和如今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鄧亞萍從英國劍橋大學jesus(基督)學院畢業,獲得土地經濟學博士學位。擁有18個世界冠軍頭銜的鄧亞萍在學生舞臺上也站上了新的高度。在劍橋大學近八百年的歷史中,第一次有像鄧亞萍這種重量級的世界頂尖運動員拿到博士學位。
2002年,鄧亞萍在國際奧委會道德委員會以及運動和環境委員會兩個委員會擔任職務。
2009年4月16日,鄧亞萍正式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
2010年9月26日,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兼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總經理。
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兼人民搜索網絡股份公司總經理
人民搜索網絡公司是人民日報社于2010年5月23日組建的一個國家級網絡搜索平臺,目的是 展示國家在信息方面的技術實力,掌控國際信息話語權和網絡主權,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即刻搜索平臺于2011年6月20日正式啟動上線。
曾經多年的乒壇霸主鄧亞萍有永爭第一的勁頭,這一點也是她被人民日報相中的原因。談到遠景,鄧亞萍說,人民搜索的長遠目標就是真正做成人民的搜索,服務于中國人,成為中國人的選擇。
經常有人問鄧亞萍,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鄧亞萍說:“我坦率告訴大家,就是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做最有用的事情!彼忉,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不管聰明也好、笨也好,其實成功都是很多苦工夫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