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精神,并研究貫徹落實會議精神舉措。以下內容由思而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員干部學習成都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心得體會,希望能幫助到您!
黨員干部學習成都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心得體會【一】
這次大會,將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攬,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對成都工作的總體要求,科學謀劃成都新一輪發展的戰略路徑,系統回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中心城市,怎樣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一重大問題。
在這次黨代會召開前的全市領導干部大會上,在成都發展的重要關頭,省委書記王東明對成都寄予更高期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省委省政府對成都發展格外看重,寄予厚望,王東明書記先后40多次到成都調研考察,提出了“繼續一馬當先,發揮首位城市帶頭引領輻射示范帶動作用;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成為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引擎;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提高全方位對外開放水平;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城市經濟綜合實力;推動城市建設管理轉型升級,提升城市科學發展水平;著力補齊民生短板,努力提高民生福祉;全面從嚴管黨治黨,持續用力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等一系列重要要求,為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和今后一個時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具體部署中,展現出對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進程寄予厚望,也充分體現城市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怎樣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如何在具體實踐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到任成都當天,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范銳平在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和市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有兩條清晰的脈絡可循??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對成都的城市能級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對成都的發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變革,對成都的治理體系是一次全方位的重塑,對成都人民的生活品質是一次全方位的提高。完成好這“四大戰略任務”,必須加強對標學習、加強規律研究,以新的理念和思路指導新的實踐。
成都,是四川的成都,也是全國的成都,更是成都人民的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必須堅決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攬,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必須堅決貫徹落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和對成都工作的總體要求,必須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價值追求貫穿到城市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才能更好地推動城市爭先進位與人民生活品質改進提升相得益彰,真正把成都建設成為人才向往、市民熱愛的幸福城市。
這,是一座城市面對人民的重托,發出的鏗鏘誓言。
黨員干部學習成都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心得體會【二】
今天,肩負著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的期待與厚望,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了,這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們滿懷高昂的政治熱情,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這 次大會,是在成都發展新階段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將系統總結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成就與經驗,全面系統部署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 和主要任務。開好這次大會,對于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思想新戰略,認真落 實省委“三大發展戰略”,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斗,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市 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全市黨員干部群眾砥礪奮進、接續奮斗,成都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在以*同志的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市委團結帶 領全市人民,勇擔歷史使命,搶抓戰略機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順利完成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 的各項目標任務。五年來,成都發展取得的成就,是以*同志的黨中央正確指引、親切關懷的結果,是省委堅強領導、大力支持的結果,是歷屆市委?力 同心、持續奮斗的結果,是全市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結果。
成 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回顧五年的發展歷程,我們既要堅定發展信心,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 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擔當歷史使命,自覺在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工作大局下找準定位,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保持定力,科學 作為,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把新發展理念轉化為城市建設發展的生動實踐,對成都的城市能級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對成都的發展方式是一次全方位的變革,對成都的治理體系是一次全方位的完善,對成都人民的生活品質是一次全方位的提升。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責任。旗幟就是方向,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來對表看齊、統一行動,旗幟鮮明講政治,切實增強政治定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不辜負中央和省委的信任和關懷,不辜負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待。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樹立更高標準,擔好歷史使命。成都是四川省會城市、首位城市,承載著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歷史使命,擔負著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時代重任。中央和省委對成都發展寄予厚望。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省委治蜀興川總體部署,提高謀劃工作的站位和境界,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 略、主動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主動服務省委“三大發展戰略”,搶抓歷史機遇、積極奮發有為,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創新發展,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 家中心城市,為全國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堅定發展新理念,開創發展新境界。“建 設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中心城市,怎樣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是擺在全市黨員干部群眾面前的重大歷史課題。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刻把握經濟 發展規律、城市發展規律、現代市場規律和管黨治黨規律,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奮斗目標,不斷提升城市競爭力、國 際影響力和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全市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鞏固發展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事業成敗,關鍵在黨。我們必須嚴格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不斷提高管黨治黨科學化水平,旗幟鮮明懲治腐敗,持續用力正風肅紀,堅決有力刷新吏治,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執政骨干隊伍。
不忘初心,奮勇前行。我們堅信,全市人民將在新一屆市委帶領下,更加緊密地*同志的,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一定會譜寫成都發展 新輝煌。我們堅信,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各位黨代表,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行使權利,積極履行職責,發揚民主、暢所欲言,一定會為成都發 展新征程描繪好藍圖、制定好路徑,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一定能開成凝心聚力、團結奮進的大會,載入成都發展的光輝史冊。
黨員干部學習成都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心得體會【三】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第十三次代表大會聽取和審議了范銳平同志代表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所作的報告,大會批準這個報告。
大會對報告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報告確定的“深化改革開放、聚力創新發展,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斗”主題,貫徹中央精神,體現省委要求,符合成都實際,順應全市共產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報告,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省委治蜀興川總體部署和對成都工作的總體要求,為立足新的起點實現城市永續健康發展、奮力開創治蓉興蓉新局面指明了前進方向,是指導和推動今后一個時期全市各項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報告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始終堅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擺在首位,堅決維護以*同志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主動在發展理念、發展思想、發展戰略上向黨中央對表看齊,確保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在成都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報告具有鮮明的堅定性,始終堅持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不動搖,不斷深化對經濟發展規律、城市發展規律、現代市場規律和管黨治黨規律的認識,全面回答了 “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國家中心城市、怎樣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一戰略課題。報告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加重視以市民需求為根本取向、以市民滿意為根本標準,推動城市爭先進位與人民生活品質改進提升相得益彰,全面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報告具有鮮明的連續性,始終堅持從確保成都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出發,繼承和發揚歷屆市委探索積累的好做法、好經驗,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高起點、高標準謀劃成都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大會充分肯定十二屆市委的工作。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在以*同志的黨中央和省委堅強領導下,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勇擔歷史使命,搶抓戰略機遇,砥礪奮進、接續奮斗,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全社會創造活力競相迸發,雙向開放取得明顯成效,城市功能品質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城市現代治理邁出新步伐,政治生態發生明顯變化,順利完成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成都改革發展邁上新臺階。五年來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為成都今后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五年來探索實踐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對成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應當繼續堅持并不斷豐富發展。
大會同意報告提出的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大會要求,必須,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統攬成都工作,統籌推進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省委 “三大發展戰略”和對成都工作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遵循規律,穩中求進,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而奮斗。大會指出,圍繞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必須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通過五年努力,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級、全方位變革發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體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質,努力建設創新驅動先導城市、城鄉統籌示范城市、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現代化國際城市、和諧宜居生活城市,引領和推動成都發展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前進。
大會指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要圍繞大局精準定位,保持定力科學作為,努力建設宜業宜居之城、創新創業之都,切實增強西部經濟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創中心、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通信樞紐的支撐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在全球競爭格局中的影響力、輻射力和集聚力,不斷開創成都發展新境界。
大會同意報告對今后五年主要任務的部署。強調要重塑城市空間結構和經濟地理,構建四級城市體系,堅持 “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構建 “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網絡化功能體系,增強區域競爭力和實現城市永續發展,優化城鎮功能體系和空間布局形態;構建現代化高品質城市設施體系,建成一批國際一流的文體功能設施,提高城市綜合服務能力;構建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充分發揮首位城市作用,積極推動五大經濟區合作發展。要培育轉換城市動力,形成以創新、改革、開放、人才為主的城市動力結構,全面加強創新供給能力建設,讓創新創造成為成都永續發展的強勁動力;以系統思維和問題導向謀劃推進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牢固樹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務實”的新開放觀,以新開放觀服務全省跨越發展、服務西部大開發、服務“一帶一路”戰略;牢固樹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為優秀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公共資源和政策支持,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要堅持做大經濟總量與提升產業層次互促共進,培育先進制造業新優勢,推進差異化布局,促進集群化發展,實現企業梯隊發展;打造現代服務業新引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構筑現代農業新高地,推動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要傳承巴蜀文明,發展 “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揚城市之韻,固城市之根,立城市之品,鑄城市之魂,讓人文成都別樣精彩,讓人文成都享譽世界,讓人文成都勇立時代潮頭,讓人文成都閃耀真理光輝,努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要持續改善城市民生,提升民生凈福利指數,鐵腕治霾、科學治堵、重拳治水、全域增綠,努力使城市發展更有溫度,讓大愛陽光照亮每個角落,讓黨的關懷溫暖每個家庭。要加強和創新城市治理,以 “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智能化管理,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
大會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把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增強 “四個意識”作為根本政治要求,堅決維護以*同志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提升黨委領導和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國家中心城市的能力,培養造就忠誠干凈擔當的執政骨干隊伍,著力構建以黨組織的新型基層治理體系,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鞏固發展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根本保證。
大會號召,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要更加緊密*同志的,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懷著對全市人民的熾熱情懷、對城市發展的崇高責任,努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譜寫更加絢麗的成都篇章!
黨員干部學習成都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心得體會【四】
成都黨代會報告,用全球視野和國際標準審視成都發展,將建設“西部金融中心”作為全面提升城市能級水平的重要支撐。
成都早有這方面的考量,去年西博會期間成都就曾舉辦天府金融論壇,邀請一批知名金融專家為建設西部金融中心支招。
報告提出,成都將全面構筑現代金融產業集群和支撐體系,強化金融要素市場建設,加快發展新興金融業態,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增強“資本市場、財富管理、結算中心、創投融資、新型金融”五大核心功能,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西部金融中心。“一樞紐”增加了兩個字,由“綜合交通樞紐”變為“綜合交通通信樞紐”。早在1993年,成都就被確定為西南通信樞紐,將其納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有利于發揮優勢,加快建設高速、泛在、融合、安全、綠色的信息網絡,打造“一帶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節點、數據中心、物流中心和國際信息港。
新理念
首提“生活城市”概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成都將這一理念全面貫穿到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級、全方位變革發展方式、全方位完善治理體系、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質,提出要建設“五個城市”??創新驅動先導城市、城鄉統籌示范城市、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現代化國際城市、和諧宜居生活城市。“和諧宜居生活城市”為首次提出。報告專門描述了一幅畫面:重現“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盛景,讓市民“慢下腳步、靜下心來,親近自然、享受生活”。
“人民”一詞在報告中出現了22次之多。成都市委強調,要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營造高品質生活環境,加大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健全就業、社保、住房等保障體系,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升民生凈福利指數,讓市民生活更幸福,讓城市未來更美好。
新觀念
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根據大會提供的參閱材料,,成都經濟增速均低于副省級城市平均水平、國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規模不夠大、增速不夠快,成都尚未走出轉型期。
實現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產業體系從傳統產業主導向新興產業引領轉型,城市治理從傳統管理向現代治理轉變,需要新的觀念。
報告提出,要牢固樹立“更全面、更深入、更務實”的新開放觀。
更全面,指推進城市、產業、企業和人才的全面開放,構建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內外聯動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更深入,就是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人才鏈,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協作;更務實,是構建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務實開放體制,不斷把雙向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報告還提出,要牢固樹立“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的新人才觀。其中,要加快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打造國際一流的人才匯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價值實現之地;還要建立人才綠卡制度,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讓“蓉漂”成為時代風尚。
新概念
成都要挖掘“天府文化”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
報告提出,要傳承巴蜀文明發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設世界文化名城,這一點引發共鳴和熱議。成都大學黨委書記羅波說,“創新創造、時尚優雅、樂觀包容、友善公益”概括出天府文化的內涵,也體現了成都的獨特氣質。
報告用一系列項目,為傳承歷史文脈、激發文化創造落實“抓手”??
將高水平建成成都中心、天府中心等城市文化地標,持續辦好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成都創意設計周等文化活動,打造“非遺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和“會展之都”;優化文創產業空間布局,構建文創產業集聚區和文創產業帶,打造一批重點文創產業園區和文創特色街區,構建以音樂、文博、設計、動漫、影視等為重點的現代文創產業體系。
黨員干部學習成都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心得體會【五】
??文化發展,要為推進四川“兩個跨越”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在古蜀文明基礎上,成都形成了更具特質的城市文化,已經成為成都最具鮮明底色和獨特魅力的城市名片。這樣的城市文化,也凝聚出這座城市創新創造、時尚優雅、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時代精神。
一座名城,因何而立?不僅在于其“硬件”的強大和完備,更在于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印記。有了城市文化的根和魂,所展現的“軟實力”必將成為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向世人散發著獨特的吸引力。
省委多次就文化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強調文化事業的發展,重要的是要體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覆蓋城鄉,惠及全省人民。要著力深化和中國夢學習教育,積極培育和踐行,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推進四川“兩個跨越”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成都,被譽為“天府之國”,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孕育和積淀著思想開明、生活樂觀、悠長厚重、獨具魅力的文化氣質。
歷經2000多年發展變遷,今天的成都,既有現代都市的快節奏,又有休閑城市的慢生活;既有傳統文化的優雅從容,又有現代文明的前衛時尚;既有崇尚創新的基因,又有兼容并蓄的氣度;既有聰慧勤巧的秉性,又有友善互助的美德。
??在古蜀文明基礎上,成都形成了更具特質的城市文化。這樣的城市文化,歷經各個時代天府之國的滋養,已經成為成都最具鮮明底色和獨特魅力的城市名片。這樣的城市文化,也凝聚出這座城市創新創造、時尚優雅、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時代精神。
去年5月17日,一輛救護車行駛到紅星路下穿隧道時,遭遇車輛排行。危急時刻,排在前方的車輛自發往兩側挪動,硬是在狹窄的下穿隧道內生生開辟出一條“生命通道”。不到2分鐘,救護車呼嘯而出,奔向希望。如此溫暖的一幕,隨著多家媒體的跟進報道而感動全國,成都和成都市民友善互助的美德再次得以彰顯。
其實,這樣的溫暖,在成都從不陌生。“撐傘妹”“百元愛心哥”“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梁益建”“20路排隊現象”……這些無數次發生在蓉城街頭巷尾的溫暖瞬間就是對城市文明和成都生動踐行的最好注解。
今天的成都,世界500強云集,全球航線高達近百條,為成都帶來了更多的現代文明和前衛時尚,各種文化交匯、時尚氣息濃厚、國際范十足,成都的文化特色也更加多元和包容。
這幾天,以“最萌外交官”大熊貓為主角的電影《我們誕生在成都》在北美熱映,成都新版城市形象片同步亮相素有“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紐約時報廣場,成都再次向全球展示它的獨有風采。以古蜀文化、三國文化、大熊貓文化為代表的特有文化,一直都在給成都帶來“財富”。再過不到兩個月,兩年一度的國際文化盛宴??“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又將在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精彩上演。
以“非遺節”和“非遺之都”為代表,“音樂之都”“設計之都”“會展之都”的打造,彰顯成都城市文化的特有現代魅力。
按照省委要求,把文化產業發展作為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抓手,加快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全省支柱性產業。成都在文創產業發展上大步邁進。
今年年初,一首《成都》火遍全國,刷爆各種社交平臺,引發無數人“因為一首歌而戀上一座城”。《成都》的背后,是成都以音樂產業為代表的文博、設計、動漫、影視等為重點的現代文創產業體系蓬勃發展以及整座城市文化創造力的持續升溫。
去年,成都音樂產業招商投資項目推介會上,15個音樂產業項目成功簽約,總金額達154億元。今年,我市又和四川音樂學院啟動共建城市音樂廳。明年建成后,將成為聚集音樂演藝、版權交易、音樂制作、創業創作為一體的音樂產業發展區。根據我市《關于支持音樂產業發展的意見》,預計到2025年,全市音樂產業年產值將突破1000億元,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現代音樂產業領軍城市。
涵養城市文化,傳承歷史文脈,激發文化創造,共建精神家園??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西部文創中心功能,成都正加快向世界文化名城邁進。